咕卡:新生事物引发好奇心,成为新一代盲盒生意?
咕卡:一种新的青年社交方式
咕卡是一种源自韩国饭圈的应援玩法,现已演变成一种新的青年社交方式。咕卡的对象不仅限于明星小卡,还包括亚克力、钥匙扣、手机壳等等,总之万物皆可“咕”。近年来,咕卡在社交媒体上备受关注,其搜索量持续增长,甚至超过了盲盒。在抖音上,#咕卡的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8亿,在小红书上,“咕卡”笔记多达55万篇。咕卡的主流受众已经从最初的90后,发展到目前的10后,核心玩家明显变得年轻了。他们将咕卡作为一种社交载体,用于吸引注意力和展示自己的创意。因此,咕卡已成为一种新的青年文化,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和消费选择。
咕卡:新生事物引发大众好奇心
咕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在百度指数上,咕卡的搜索量一路走高,说明咕卡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微信指数上,咕卡的热度远远低于盲盒,这说明咕卡更受陌生人社交媒体的欢迎,而不是微信这种熟人圈子。咕卡的普及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它尚未被广泛报道。尽管咕卡的用户群实在太广泛、又日益低龄化,但它在不同受众持续消费的叠加下,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文化现象。因此,咕卡有望成为新一代的盲盒生意。
咕卡:从自我取悦到社交载体
最初的咕卡爱好者更多是为了自我取悦,往往只在圈子内部沟通。但随着咕卡逐渐成为社交载体,咕卡玩家开始秀咕卡,而不再是仅仅玩咕卡。因此,社交媒体上咕卡热门的创作题材是教程、分享、自制咕卡等等,这些内容预留出“接受者”的位置,明显不是单向输出。与此同时,咕卡博主也在持续向粉丝种草,他们的自我定位更像是“圈层偶像”。在短视频里,人气较高的咕卡博主大多是05后和10后,他们用创意和创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粉丝。因此,咕卡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文化现象,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和消费选择。
咕卡:新的青年文化现象
咕卡作为一种新的青年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咕卡玩家的年龄日渐年轻化,咕卡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社交方式。咕卡在社交媒体上备受关注,其搜索量持续增长,甚至超过了盲盒。尽管咕卡尚未被广泛报道,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文化现象。咕卡玩家将咕卡作为一种社交载体,用于吸引注意力和展示自己的创意。因此,咕卡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文化现象,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和消费选择。
孙吉的咕卡生意:从小学生到爆款
孙吉是一个成功的咕卡生意人。他在今年3月彻底放弃了盲盒生意,开始联系工厂开发咕卡工具、贴纸、配饰等。他通过抖音、QQ空间、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找到大量的10后中小学生,给他们寄送产品并拍摄宣传视频,帮助自家产品种草带货。孙吉避开了一线城市,而是寻找三四线或更下沉市场的小学生,因为他认为一线城市的文娱消费更潮流化,盲盒、潮玩、手办更受欢迎。此外,他主动给优质账号分成或佣金,以获得更好的引流效果。
咕卡是一种装饰玩法,与手账类似,但上手简单且材料平价,门槛更低。咕卡的材料包工艺没有技术含量,难点在于设计。咕卡生意的利润主要在网红款,因为咕卡材料的翻新速度越来越快,错过一波爆款元素就可能与近10万元的利润擦肩而过。原创不是好生意,盗版才是。孙吉走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既让合作的小学生们分享热门的咕卡款式,又会熟悉下韩国市场,迅速打版韩国咕卡材料。他的产品尽量不面向核心咕卡爱好者,而是满足泛玩家,甚至伪玩家的需求。
“咕卡”盗版生产模式的利润明显更高,根据孙吉的估算,他们店里的热卖款月销量多达6万件,即使卖两个月下架,单件产品的总毛利润也能有15万左右。然而,盗版店铺承担的风险也更高。通常情况下,核心玩家会追着骂“黑心”“垃圾抄袭狗”,但这些都是“甜蜜的负担”。因此,在电商网站里,越来越多的盗版咕卡材料店涌现,试图赶在这种文化最热的时候赚一笔再走。不过,这种好日子或许不会太长久。以前,孙吉觉得只要不抄袭国内的产品,被举报电商平台也不会过问。但现在泛爱好者的占比变高,破坏圈层规则的行为更容易引起核心玩家的不满,导致更大规模的矛盾和摩擦,这或许将冲击盗版店铺的根基。
“咕卡”能否成为新的文创产品呢?孙吉在重点布局线上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尝试过在一些线下渠道开店,例如三四线城市的文创店、手作店。但现实是,这些地方的货品需求量比较低,很容易出现滞销情况。他只会把一些在线上卖不动的款,或者有瑕疵的款,以低价放到线下店铺去销售。“电商让价格透明化,门店实在没啥利润,我很早就放弃了。”最明显的对比是,孙吉网店目前卖得最差的一款产品是可爱系贴纸,月销量只有200多件。但是“放在小城市的门店里,卖三五个月都未必能有这个销量”。而真正的“咕卡”品牌则完全不同。它们会花费大量精力去运营线下渠道,因为这是做品牌的必经之路,也是关键一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文创产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872多亿,成功催生了一大批潮流文创店、杂货铺、零售集市,比如番茄口袋、萌物合辑、九木杂物社等等。而这些门店也成为正版“咕卡”品牌的主要线下销售渠道。
当硬糖君小时候,一元店模式特别走俏,但想想确实也没有带火什么让人记得住的品牌。现在的文创店和杂货铺虽然走得是高端模式,但“咕卡”这种消费本身是很轻体量的,仍然难以带给普通爱好者特别强烈的品牌认知。这是限制“咕卡”发展的困境。在试水“咕卡”生意之前,孙吉做过一段时间的盲盒生意,最后以惨败收场。他告诉硬糖君,盲盒的投入成本高,再加上核心玩家已经被几大潮玩厂商牢牢占据,新生品牌难以分走蛋糕。“‘咕卡’这种生意谁都能做,只是我们不知道能做多久,大家都是想着赚一波快钱就撤。”虽然品牌化道路非常艰难,但原创的“咕卡”品牌们仍在坚持,他们是从手账行业里找到的信心。毕竟在国外,手账的商业模式已经跑得相当成熟,养出了灯塔、国誉等一系列高端品牌。硬糖君留意到,国内手账市场也发展良好,晨光、得力这些老文具品牌早已入局,很多新生品牌在老玩家群体里也打开了知名度。不过,“咕卡”生意最大的尴尬是:现在玩得欢的和卖得俏的,或许都不是真正的圈内玩家。当所有人都抱着“收割”的心态进来,也就没有人在意这种文化能否长盛不衰。至于品牌化,不管是品牌还是不品牌,都需要努力争取。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