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尝试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解决推广难的问题
本文将用户分为三种类型,并通过分析这三种类型的用户属性和相互关系,来解决推广难题。运营的分类包括数据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新媒体运营等。用户运营需要我们不仅懂得维护用户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对用户有深刻的理解,知道如何协调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怎样的刺激来达到我们的目标。作者将用户划分为尝试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三种类型。
三种用户的定义
尝试者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用户。他们总是走在潮流的最前端,发现一些新鲜好玩的事物。一些新兴产品往往首先被尝试者发现,当大众开始使用时,尝试者要么嗤之以鼻,表示自己早就玩过了;要么成为布道者,告诉大家如何使用。例如最早一批玩知识问答的用户就属于尝试者。
传播者是喜欢分享新鲜事物的用户。他们在生活中表现积极乐观,乐于分享有趣的事物。传播者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传播,另一种是被动传播,即因为利益而进行的分享。例如为了得到复活卡,给亲朋好友推荐知识问答的用户就属于第二种。
接受者是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他们在看到很多人使用某个产品后才会开始使用,属于后知后觉型的用户。例如股市里的韭菜,当看到很多人都进场时才决定进去捞一笔,却被深深套牢。
三种用户的价值
-
尝试者的价值:尝试者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一种存在。由于尝试者占整个用户群的比例较少,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尝试者们发挥着测试员的作用。产品测试通过,可以投放市场,让更多用户使用;产品测试失败,要么回炉重造,要么项目流产。因为有尝试者的存在,我们日常看到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经过验证通过、被人们认可的产品了。谷歌眼镜在2014年发售时,价格接近1万元人民币,是一个新鲜的产物,很少有人会去购买使用。除了生活中的尝试者,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超过常人,花了高价买回谷歌眼镜,并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头晕、操作不灵活、安全隐患等。尽管谷歌对产品进行了几次优化,但受限于技术瓶颈,用户反馈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最终不得不关闭了这个项目。对于开发者来说,尝试者是一种免费的劳动力。从尝试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获得的是优先体验产品的机会,而开发者获得的是这些用户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个游戏内测期间,比如吃鸡的手游版,限定名额进行内测,这些用户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先是游戏的重度玩家,其次是乐于参与并反馈使用产品中的BUG。通过尝试者的反馈建议,开发者将产品不断优化,最终打磨出一个可以投放到市场的产品。我之前在做一个清理类工具时,在论坛里拉了一批玩机的用户,他们对手机软件非常了解,对新产品充满了热情。我们做出了DEMO丢到群里,虽然功能简单,体验也不咋地,但这些人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回报,我们最新的版本在上架前,都会让他们先使用,号称内部优先版。这个玩法我还应用到了“老虎讲运营”公众号内的知识星球里,通过尝试者的反馈来优化星球的运营。
-
传播者的价值:传播者能让好的产品迅速为人所知。传播者天生热衷于分享美好的事物,当他们发现一些特别好的美食或优惠活动时,会主动传播给朋友。传播者在用户中的占比较尝试者大一些,有些传播者本身也是尝试者。因为有传播者存在,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省去了筛选产品的过程。所以当我们看到满大街的用户都在穿同一个品牌的衣服时,就不用太惊奇了。美食家就是典型的传播者,他们四处寻找美食,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当美食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后,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评价,就会吸引很多用户慕名而来。我之前曾看到有人推荐某某奶茶店,特地去买了一杯来尝试,味道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对于开发者来说,抓住了传播者就抓住了用户。让传播者自愿传播产品的前提是产品本身品质过硬,能够触动到传播者的内心。如果产品触动不到传播者,又怎么能让他们去传播呢?除非给钱!如果给钱还不行,那就给更多的钱!所以我们经常见到微博上的大V推广广告,基本上是受利益驱使的结果。例如推广面膜的广告,你觉得这些大V自己真的用过吗?
-
接受者的价值:接受者才是产品真正想要获得的用户。接受者占整个用户群的比例预计超过90%。尽管尝试者和传播者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但接受者才是真正养活企业的用户。以游戏为例,通过尝试者的建议优化了产品,通过传播者的传播让更多用户知道,而接受者则是下载使用功能完善的产品并为之付费的用户。有了收益,企业可以进行下一款产品的研发,循环往复。
三种用户的关系
根据用户接触产品的时间轴来看,可以将用户分为尝试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三种角色。同一个用户在不同行业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例如,在游戏领域中,用户可能是尝试者;而在其他领域,用户可能是接受者,比如我在买奶茶时就是一个接受者,尽管在游戏行业中我是尝试者。
产品的推广策略
在我曾经待过的不同公司推广不少产品后,发现很多公司在推广策略上存在问题,缺乏章法,导致推广费用和时间的浪费。其实,产品的推广策略非常简单:打造90分以上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渠道、引入和维护目标用户。只要这三个方面做好,产品的推广就不会有问题。以上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上述的三种用户:尝试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打造高质量的产品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产品至关重要。几十年前,消费者只关注产品的功能,比如面包,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而现在,面包不仅要好吃,还要具备附加价值,满足精神需求。如果要给产品打分,只能吃的面包打60分,好吃的面包打80分,而吃得好、有内涵的面包才能打90分。作为消费者,你会选择哪种面包呢?在产品没有达到90分以上之前,不要急于推向市场,否则可能摔得很惨。打造90分以上的产品需要耐心与尝试者密切合作。比如小米的100个梦想赞助商,这是一个过程。在产品的内测阶段,我们的运营团队需要及时收集尝试者的反馈,以便对产品进行优化。有些公司与用户的连接中断了,这是个致命问题。用户无法找到开发者,开发者也无法收集到用户的建议。除非你是乔布斯,否则最好先完善用户反馈机制。
选择适合的推广渠道
有了优质的产品,就万事大吉了吗?并非如此。现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我见过很多优秀的产品因为没有找到适合的推广渠道而无法盈利,最终倒闭。当产品达到90分以上时,找到合适的渠道(即传播者)变得非常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将有限的推广预算花在能产生最大价值的地方。现在有个词叫KOL(Key Opinion Leader),如果是推广游戏,可以找游戏达人或知名评测媒体。像最近很火的旅行的蛙,大V的分享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这种推广是免费的。无论我们是做APP、面膜还是鞋子,只要找到对应的KOL,谈好价格,提供高转化的文案,并根据推广节奏和时间进行推广,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找到传播者并进行推广后,能否成为全民事件就取决于运营团队的水平。有些公司为了取巧,做了一些无底线的营销内容,例如共享女友,结果被请去喝茶了。我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反而更喜欢像网易云音乐、支付宝的年度账单,甚至是渣渣辉这种方式。
引入和维护目标用户
当产品引起大量用户涌入时,就是产品开始盈利的时候了。在这个阶段,如果是实物产品,需要确保供应,包括发货和产品质量(除了饥饿营销)。如果是虚拟产品,需要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我们有个产品因为担心用户量过大而不敢大规模推广,怕服务器无法承受。一旦进入这个阶段,产品的推广基本上就结束了,随后依靠接受者的消费,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继续开发新产品,上述流程可以再次进行。
推广的注意事项
-
及时处理负面反馈:任何产品,无论多么完美,都会有负面反馈。有些是真实的用户体验不佳,有些则是竞争对手恶意中伤。在推广过程中,运营团队需要关注接受者的反馈。尝试者和传播者基本上可以按照公司的要求发声,但接受者进入后,如果发现产品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就会出现负面反馈,比如差评。有个网红店通过炒作吸引了大量流量,但产品质量跟不上,结果遭到了差评的洪水,没几天就倒闭了。
-
找准用户的点:传播者传播的内容很多时候是由公司提供的。如果传播的内容平淡无奇,推广出去就像是向湖中扔石头,无法激起一丝波澜。而如果内容能够打动人心,接受者的转化率会大大提升。例如,有道词典之前做的H5刷屏活动,吸引了很多没有外语学习需求的人下载了该应用,这就是打动了人心。在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如推广节奏的把握、目标用户的选择、突发事件的解决和数据分析等。运营团队需要以细致的心态对待这些方面,一个环节没有做到位,可能会影响整个推广计划的成功。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三种用户的角色,我们讲解了产品推广的内容。只要善于运用这三类用户,将产品与用户相结合,就能轻松打造爆款产品。你已经学会了吗?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