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微信公众号内容持续输出?
做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同学们,每天都要忙于寻找、撰写和发布内容,有时为了完成工作不得不加班加点,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内容的持续输出更加轻松呢?
微信一直在大力鼓励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的产生,包括广点通的扶持、原创标识、赞赏功能等,并且对带有原创标识文章在微信搜索中的权重进行提升。然而,要做到每天持续输出原创内容,对很多人来说是吃不消的,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每天发表原创文章,而且从不抄袭。今天我来教大家一些持续输出内容的运营技巧。根据内容来源,公众号的推送可以简单分为三类: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产生内容(PGC)和职业产生内容(OGC)。
第一招:写原创(PGC、OGC)
直接写原创当然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将公司品牌和个人品牌融入其中。由于内容由自己掌握,可以根据粉丝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原创文章是最受粉丝喜爱的,也是进行人格化运营的关键。当然,写原创文章需要一定的能力,比如对事物的洞察力、对行业的了解以及过得去的文笔。如果写出的原创文章无法说服读者或者观点不被认可,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学习原创写作可以从模仿一些大号开始,比如学习干货类型的原创可以模仿李叫兽,学习故事类型的原创可以模仿咪蒙,学习吐槽类型的原创可以模仿天才小熊猫等等。学习原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便困难也不要回避,因为这是进阶高端运营必不可少的门槛。
第二招:做话题(UGC)
话题运营是一种很好的运营手段,一方面可以增加粉丝对你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只需要给用户一个能够聊得来的话题,他们就会自发地产生内容。不管你是做哪个行业的公众号,在这个行业中总有一些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深夜发媸——你都用过哪些好用的化妆品?程序猿——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放这个话题容易出人命)。当然,话题本身也可以更加轻松,互动内容也可以更加多样,比如: 嗨,来聊聊天吧,周末打算去干嘛?
第三招:建社群(UGC、PGC)
目前典型的社群有两种,一种是金字塔型,一种是群星型。金字塔型的社群内有大咖和高手,也有普通成员和小白,群里有管理员来维持秩序,也有人专门负责发起话题和组织讨论。这些社群以大咖和高手为核心,通过内容输出吸引普通成员和小白,增加大咖和高手的影响力,也为他们提供持续输出的动力。群星型的社群没有组织,里面虽然也会有大咖和高手,但只是偶尔冒泡。群里有一些活跃分子引出各种话题来讨论。普通成员和小白因为大咖在的原因,大多都会选择留下,也会遵守秩序,不发广告。这种社群因为运营成本低,所以数量比较多,但通常因为结构不够稳定,无法持续生产内容,慢慢也会冷下来,被人们遗忘。不管是哪种社群,大家都是因为某些共同的话题聚集起来的,因此也比较聊得来,这就意味着社群会有内容产出。运营者可以尝试自己去搭建社群,有意地引导用户产生内容,并筛选出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对外输出。
第四招:内容库(OGC、PGC)
只要一个行业足够庞大,就会发现其实你想写的任何内容,在网上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或资料。因此,运营者应该梳理出内容渠道,为自己提供写作素材。比如在写原创的时候,经常会纠结写什么好。这时可以去一些知名的互联网资讯网站,如36kr、钛媒体、虎嗅等,或者一些运营者社区,如姑婆、鸟哥等,看看哪些文章更受用户欢迎,哪些问题被更多人提及。我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做产品运营时,经常会去丁香园、好大夫、春雨医生等竞品的网站逛一逛。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获取素材,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但是要切记不要抄袭,因为你会去,粉丝也会去,一旦发现文章是抄袭的,对你的认同感会大大降低,转而去关注竞品。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去“洗文”,把别人的文章换种描述方式,“洗”成自己的文章,避开原创标识,别人也不容易察觉。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征求原作者的同意,并在转载后注明出处。即便是基于文章的二次创作,也应该先征求原作者的同意。
第五招:紧跟热点(PGC)
热点可以分为可预测热点和突发热点。可预测热点比如情人节、国庆节等节假日,都是非常容易预测的热点;比如欧洲杯决赛日期也会提前公布,如果再细心一点,还会注意到《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如果你是互联网人,也会早早地知道papi酱在10个平台同步直播这件事。对于这些可预测的热点,我们应该制作一张热点日历,将它们一一列出来,甚至提前准备好活动或素材。这个日历包括但不限于:节假日、娱乐新闻、电影排期、世界赛事、国际形势、科技产品发布会等等。
突发热点:有些热点是不可预测的,例如之前的武汉看海、葛优躺等,几乎都是难以预测发生而又瞬间成为焦点。还有像最近的南海仲裁,虽然可以预测,但事情之前大家一般不会关注。对于这类热点,我们只能及时发现和迅速响应。微博、百度、搜狗等网站可以查询实时关键词,一般来说每天早上看一次,中午看一次,就能不错过热点。个人认为,百度的搜索风云榜还是相对更好用一些。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为这些热点做好推送计划,另一方面,如果一时找不到可以推送的内容,也可以去刷一下最近有哪些热点可以追。追热点其实也是一门学问,需要避免追随争议性较大或政治性较强的热点,以及与自己不相关的热点。
栏目化运营(PGC)是一个非常好的内容运营策略。它可以非常好地指导内容生产,甚至做到标准化的产出,降低运营成本。举个例子,曾经做过校园公众号,每周一发校园活动资讯,周二发校园名人访谈,周三发布励志文章,周四推送学校大礼堂影讯,周五推荐武汉的吃喝玩乐,周六发布语音,周日休息。这样的规划让我们的运营方向十分明确,新人加入之后也可以快速上手。在固定栏目规划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栏目应以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为第一标准,不要推送用户不关心的内容;栏目应该可持续化,不能两三期之后就停止推送;栏目应该有清晰的标识,比如统一的标题格式和排版样式。
做活动(PGC、UGC)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增加与粉丝的互动,同时减轻一些推送压力。但是要注意,如果仅仅是想通过活动来减轻运营的压力,最好还是不要这么做。因为愿意参加活动的用户往往是平台最忠实的用户,如果活动办得不好,得罪了最爱你的这群人,那罪过真是大了。
精彩集锦(PGC)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法,可以将一两年前的文章加工梳理一下,做成推送集锦,像大礼包一样推送给用户,方便他们体系化地阅读。有些公众号现在还支持模板消息,可以更方便地将一些文章收录进去。当然,对于其他公众号的文章也可以进行收录,但前提是经过对方的同意。另外,公众号本身也可以做成集锦,比如《做新媒体运营你必须关注的20个优秀公众号》、《学习自媒体,看这10个公众号怎么玩》。还有一种玩法是与同行业公众号形成互推联盟,相互推荐,共同增加粉丝。
放弃治疗(GO DIE)并不是真的放弃治疗,而是放弃内容生产本身。对于一个每天都更新,并且有忠实粉丝每天阅读的公众号来说,"开天窗"(今天没文章)是个比较严重的错误。而如果实在没有东西推送,你可以尝试只发一段文字、一张图或者一段语音。这种互动形式不仅可以在关键时刻帮你顶住压力,也可以强化公众号的人格化运营,塑造一个更加鲜活的运营者形象。但切记不要滥用,否则用户会感到疲倦。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