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一炮而红,真的是因为产品本身设计的好吗?
能够成为热门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具备出色的基因。让我们以一本世界畅销小说为例,比如《哈利·波特》。这本魔幻小说是英国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它被翻译成了73种语言,销售量超过4.5亿本。我们可能会认为,《哈利·波特》之所以如此畅销,一定是因为它比其他小说更优秀、更有趣、更吸引人。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J·K·罗琳在第一次投稿时遭到了出版社的拒绝,不止一家出版社拒绝了她的作品,整整十二家都没有看出这本小说的潜力。直到最后,J·K·罗琳才通过自己的女儿成功找到了一家出版社。这并不是个别现象,《飘》在正式出版之前也被拒绝了38次,埃尔维斯曾被告知回去当卡车司机,沃尔特·迪斯尼早年也因为缺乏想象力和创意而被解雇。这些例子表明,热门产品并不一定具备明显的优势,它们可能与其他产品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可能还有不如之处。
我们可能会怀疑,《哈利·波特》和《飘》只是个例,可能它们只是碰巧遇到了不懂行的出版商。如果销量真的取决于产品本身,那么假设我们将一群差异不大的产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销售,最终销量是差不多还是会有明显差距呢?为了找到答案,有人做了一个试验。他们设计了一个网站,放了48首不知名的歌曲,包括不知名歌手的作品和还未出道的歌手的作品。参与者可以试听任何歌曲,并选择喜欢的歌曲免费下载。实验组的参与者能够看到每首歌的当前下载次数,并且歌曲排名随着下载数量而变化。实验分为了8个互不干扰的小组,每个小组的歌单都是一样的,但下载量互不影响。参与者的分配是随机的,因此每个小组对歌曲风格的喜好也差不多。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不同小组的榜单差异很大。有些歌曲在一个小组中排名第一,在另一个小组却排名倒数第九。这是因为人们的选择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一旦某些歌曲开始有下载量,人们会倾向于跟随别人的选择,试听和下载他们喜欢的歌曲。因此,最终形成了8个完全不同的下载榜单。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差异不大的产品也能产生明显的销量差距,并且在一个群体中受欢迎的产品不一定也会得到另一个群体的欢迎。
畅销,或许只是运气好。
运气,也是有科学的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这句话常常是被拿来调侃,或自我吐槽的。实际上,运气,也是有科学的。从萨尔加尼克做的那个实验中,我们至少能发现一个窍门:如果能人为控制最开始那段时间的下载榜单,就能影响后续的受试者跟随你的榜单。这就是运用“从众效应”来制造出一场好运气。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会产生惊人的效果。生活中,我们也能遇到商家暗中做的小动作——比如刷单、刷评论、雇人排队。除了“从众效应”之外,还有其他科学方法能制造出运气吗?有很多很多。比如:各方面都类似的两个新产品,用户选择购买了这个,而不是那个。
请问,他真的是随手拿的吗?
假如你立刻去问他,为什么买了这个而不是另外一个?他很有可能会告诉你:
“都差不多,所以我随手拿了一个。”
这个看似运气更好的产品,其实很有可能做了这些事情,比如:
-
摆放在了最顺手的货架层。
-
售价是19.9元,而不是20元。
-
设计了更大一点的外包装,虽然商品净重其实一样。
-
让用户在进超市前无意中看到了它的广告。
-
……能否成为爆款,看上去是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好坏,但这个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很多人看不到的“运气的科学”。因此,我们只能说:一款好产品,可以增加畅销的概率,但不能决定它会畅销,也不是畅销的必要条件。即使是普通产品,甚至有些看上去很low的产品,也有可能会一夜走红。
总结
天赋是少数人的,套路是所有人的。——康熙师爷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全部内容:(1)产品一炮而红,真的是因为产品本身设计的好吗?并非如此。能走红的产品,并不一定具有明显的“畅销的基因”。它们看上去,可能和其他产品没什么区别,甚至可能还有不如之处。(2)能成为爆款的产品,是否有它成功的必然道理?也不一定。或许只是运气好。在这个地方能畅销的产品,换个地方不一定也会受到欢迎,甚至可能还被冷落。所以,让爆款产品重来一次,不一定能再次复制它的成功。(3)运气,真的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吗?我可以很严肃的讲这句话:“运气,真的是实力的一部分。”因为,所谓的运气,其实是有科学的。用户看似随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被预测到,或者影响他的选择。这背后的科学原理,在行为科学这个领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