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运营的关键思考
任何事情的运营好坏,不是取决于你虚有何种运营头衔,而是取决于你对用户和业务的深入思考。
以下是一段关于理发店运营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理发师作为一个真实的运营者,如何将运营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理发店的运营逻辑
理发店和电影院、饭店一样,属于区域性服务型的服务业。店铺规模和理发师的数量直接影响着能够承接的客户量。
在一个理发店开业两年多后,店铺基本上能够渗透到自己所辐射的区域。大部分消费次数都来自老客户的重复消费,新客户的占比不到20%。
店铺容纳客户人数有限,超过上限后会实行预约制。店铺不能无限制扩大规模和招聘理发师,需要考虑到理发师的收入、所覆盖小区的人口数量、房租等因素。
达到一个均衡值后,需要优化客群和扩展产品种类。优化客群是指逐渐淘汰低付费能力客户,转化为高付费能力客户。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考虑市场竞争情况和店铺发展节奏等因素。
理发店的客户数量在周末达到峰值,大约在100人到150人之间。
一个较资深理发师一年服务的客户数量大约是700人。其中,400人是老客户,剩下的300人是流动性客户。这300人中的大部分是由老客户介绍过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完全的新客户。
400人的客户中,2/3是女生,1/3是男生。女生的消费潜力更大,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是高价值客户。男生群体的价值在于他们有可能介绍女生来选择理发师。
理发店的客户主要是这400个老客户的重复消费和一些偶然的新客户。其中50%的客户是忠诚用户,他们会提前预约,并且只找指定的理发师。
理发师没有底薪,每单收入的20%-30%作为提成,店铺会拿走30%+,剩下的40%+是店铺的成本。整个行业都是如此。
理发师的时间是稀缺的,无法复制。每天服务的客户数量有限。因此,提升客户的购买能力是关键。理发师涨价需要店铺评估,店铺会结合整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涨价。
店铺会通过干预定价来平衡理发师之间的关系。如果有的理发师长期不涨价,会积攒大量客户,超过服务上限后会影响服务质量。理发店会强制干预涨价,以平衡各方利益。
店铺对理发师的管控能力和对员工的管控相似。没有底薪,拿20%-30%的提成是为了提升员工积极性和保证店铺的毛利率。
理发店就像一个交易平台,除了为理发师吸引客户外,还需要对理发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把控,寻找服务质量和数量的平衡点。需要不断优化分配规则,以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和获得更高的营收。
以上就是一个理发店的运营逻辑和理发师的客户运营方法。
闲聊中的发现
在与理发师的闲聊中,我发现他对自己的客户群了如指掌,从各个维度对客户进行分类。相比之下,我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初学者,掌握了互联网运营的方法论,却无法像理发师那样熟悉自己的用户。需要反思自己的运营思维。
理发店已经将互联网运营的各种手段发挥到了极致。每个运营点都可以套上太多的逻辑,但我们的许多互联网从业者却太浮躁,只追求学习新名词。我们每天标榜着了解行业、熟悉产品、对数据敏感、了解用户,但真的做到了吗?
我们应该向传统行业的前辈们学习,他们更加踏实。应该少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多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来设计运营动作。
最后,引用张亮老师的一句话,“不懂运营才是真的运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阐明一些道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