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行业的变革与未来
有一天你穿越回宋朝,恰好出现在开封的城墙边。你看到一个男人在城门口唾沫横飞地吃着哈密瓜,他大声自夸说:“我的瓜可真甜,客官您要不要尝尝?”你会惊呼:“难道吃播也穿越了?”这个男人后来被称为“王婆”,他在历史中留下了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最近,国家严厉抵制粮食浪费的行为,痛批吃播行业浪费食物的问题,引发了一场风暴。警报已经响起,与吃播有关的互联网行业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吃播将死”。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无论在相关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吃播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场风波对吃播可能只是暂时的困境,而未来将带来益处。
商业的“转变”游戏
最早的吃播是商家在售卖食物时的热情呼喊,但由于缺乏互联网的“共享屏幕”,商家的影响力只限于有限的范围。正因如此,当陈晓卿走遍中国,将各地美食集中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展示时,才能取得0.75%的高收视率。甚至在某段时间里,陈晓卿不得不面对各方人士的推荐请求。这不仅说明“吃”仍然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也预示着在“吃”的领域里,商业还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商业一直都是聪明而敏感的,许多经销商希望像章丘铁锅一样一夜脱销,渴望得到陈晓卿的支持。早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聪明的商人就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的产品。而商业社会最早的吃播可能来自于广告。无论是电视广告中的旺仔牛奶,还是康师傅加班夜宵,甚至是溜溜梅,电视广告通过视觉伪装营造出“非常好吃”的感觉。各种明星在屏幕上展现出各种表演技巧,吃饭行为本身变成了商业的一部分。作为商业的附属品,这是现代商业意义上吃播的最早形式。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发生了改变。2015年起,韩国兴起了“美食偷窥热”,真正意义上的吃播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吃播行业不断壮大。从2016年开始,专业团队包装的吃播开始出现,吃播逐渐摆脱了商业的束缚,开始自我成长和赋能。当“吃”从商业中独立出来时,互联网发现,局限于营销功能的“吃”被解放出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吃饭”为主题的直播从治愈陪伴到各种新奇特,再到如今已经形成风格的各类标签,吃播行业一路走来获得了无数粉丝的支持。根据《2019淘宝美食直播趋势报告》,2018年有16亿人次在淘宝观看吃播。抖音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直播数据显示,美食分享类直播环比增长了283%,而抖音的头部吃播“浪胃仙”拥有3962.4万的粉丝数量,显示出吃播的商业潜力。
独立形态的吃播通过吸引互联网的注意力证明了自己,头部吃播拥有巨大的流量和商业价值,从而实现了与实体商业的合作。根据统计,抖音头部吃播的小视频中,2019年商业合作的作品数量占比高达65%以上。越来越多与食品相关的传统行业通过吃播来拥抱互联网,吸引更多的关注。例如,2020年5月4日,海口市长丁晖与湖北卫视主持人汪涵、著名歌手吉杰一起推荐当地的特产荔枝,汪涵在3分钟内品尝了大量荔枝,帮助销售了18000斤滞销的荔枝。在2020年第一季度,有150多位市长首次尝试直播,其中吃播带货成为各市长帮助本地实现销售滞销产品的主要方式。头部主播李佳琦和薇娅也时不时客串吃播的角色,不断刷新吃播带货的记录。从依附于实体商业到成为独立模式,再到商业的互相合作,吃播的发展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对于吃播来说,政策调整可能会对行业产生一定的阵痛,但与“吃”相关的经济不会消失。目前,吃播这种商业模式可能受到限制,但它一定会找到新的转变方式。
吃播的核心不仅仅是“吃”
吃播之所以能够吸引巨大的流量,并不仅仅因为“吃饭”本身,而更多地是在于“吃”的外延。经过五年的发展,吃播行业虽然还没有完全定型,但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类型。除了大胃王,还有游遍城市各个角落的“探索发现式吃播”;还有探访高级餐厅的“体验式吃播”;还有边吃边做的“分享式吃播”;还有还原影视剧和动画片的“还原式吃播”;还有尝试稀奇古怪食物的“尝鲜式吃播”;还有推荐各种美食的“种草式吃播”;还有反应地方风土的“特色式吃播”;还有重组食材做法的“无聊式吃播”。每一种吃播标签背后都有着不同的需求。粉丝们守在手机屏幕前进出直播间,根据自己的需求贡献自己的流量。
吃播行业在独立出来后,吃的行为只是一种手段,而通过这个手段所抓取到的片段才是商业发力的重点。以种草式吃播为例,重庆市作为吃货大市之一,拥有的吃播带货团队是全国最专业的之一。重庆夯格瑞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江的商务团队每天需要接待200-300家店铺,并从中筛选出40-50件适合上播的商品。而在重庆,为了使吃播的种草更专业,还出现了“吃播培训师”这一新职业。种草式吃播在直播过程中更像是商品的导购员,与线下店铺的结合更多地回归了商业的本质,使流量转化更具有实际的商业意义。其他类型的吃播也拥有各自固定的流量。在变现的道路上,流量被直播行业奉为至高无上的财富。粉丝的打赏、广告植入、商业洽谈与合作都是流量大号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吃”这个行为已经被相对弱化到了下一个层级。
据《网络吃播调查问卷》显示,42.3%的受访者表示吸引他们观看吃播的是想要获得可靠的推荐,26.9%的受访者表示对教学类吃播更感兴趣,而19.1%的受访者则更注重主播的风格,只有11.7%的受访者对“吃”本身更感兴趣。
这意味着吃播本身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吃播行业具备更好的避险功能。如果大胃王类型的吃播无法继续下去,他们可以尝试vlog的体验风格,如果vlog行不通,还可以进行美食的直播带货。吃播的多种形式使得它可以快速转型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这是行业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商业不断发展的支撑。吃播行业需要一段时间的洗牌,让自己清理拥堵的肠胃,然后迎来行业的重新崛起。这意味着,经过洗礼的吃播将迎来行业螺旋上升的春天。
吃播在近5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4G的普及,短视频成为新的交互逻辑,吃播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群的关注。这意味着吃播的内容变得难以控制。为了吸引注意力,吃播主们开始比拼,其中一些主播为了追求新奇特常常突破底线。刺眼的食物,夸张的吃法和恐怖的吃相常常让人感到不适。甚至有主播因此猝死,事后留下无尽悔恨和平台的严格监管。而有团队的主播为了保持自己的标签常常做假,特别是与其他团队竞争之后,为了保持前排的位置会通过剪辑、摆盘和催吐等手段欺骗粉丝。各种乱象伴随着食物的浪费得到粉丝的认可,对于吃播带来的回报而言几乎微不足道。但是真相终将揭开,吃播的声誉和信誉都将受到严重损害。何况如今,浪费本就是应该强烈抵制的行为。统计数据显示,被冠以“大胃王”标签的播主中,80%曾卷入“假吃”、“催吐”等丑闻。有业内人士坦言,“只要技术好,人人都会作假而不会被发现。”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团队合作,吃播问题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对注意力的极度渴求,以至于不择手段。面对这种局面,国家已经作出结论,吃播行业需要一段时间的整顿来清理拥堵的问题。整顿之后,行业将迎来重新焕发的机会。因为“民以食为天”,吃播本身就占据着人们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需求,而行业的发展需要提供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以推动吃播行业的发展,创造出商业喜剧般的成功故事。正如《舌尖上的中国》用真实的笔触和朴素的食材占据了中国人民的晚间娱乐时间;正如李子柒用充满仙气的镜头记录下田间地头一顿饭的制作过程;正如一众美食博主用心制作、真诚推荐,通过最接地气的方式与食物和人建立契约。能够成功的吃播,也许并不是那些新奇特的。从长远来看,“平凡才是真实”,在商业领域同样适用。商业需要顺势而为,而长远的商业发展更需要认清最本质的趋势。一时的快钱会使商业变得油腻不堪,而不想早早退场,就需要适应平凡的日常。无论多么新奇,我们仍然需要吃饭,最简单的日子仍然要过。“商业最大的痛点永远隐藏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吃播行业的下一个阶段可能需要提前思考如何走一条平凡的道路。吃播行业不会消亡,一些油腻的吃播可能会倒下,但会有一些清爽的吃播站起来。国家介入吃播行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行业消失,而是为了促进行业更健康的发展。如今,吃播已经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整顿之后的吃播行业,在摆脱浪费的泥潭后,谁说没有机会迎来第二春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