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如何在视频号上发展业务
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涌现了许多普通人的创作,而在视频号这个平台上,你会发现许多企业的创始人也加入了其中。
-
他们对视频号这个赛道非常看好,不想错过微信生态系统带来的机会。
-
视频号在微信内部,无需下载其他应用,同时能够与公众号、朋友圈、店铺等功能相互打通,极大地提高了便利性。
那么作为创始人,我们在做视频号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业务导向
作为企业的CEO,我们在做视频号时,应该明确目标,以发展企业业务为导向,而不是个人喜好。
假设你是一个社交电商的CEO,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业务:
-
寻找合作伙伴:分享自己在电商领域的经验和对行业的观察,吸引商家和与流量相关的合作伙伴。
-
招募代理:通过分享平台业绩、代理故事、企业荣誉等,吸引微商、宝妈等潜在代理。
-
销售产品:直接介绍自己工厂或平台正在销售的产品,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通过小店铺、直播、私人微信等渠道进行销售。
因此,在你踏入短视频领域之前,作为CEO,你需要先确定你在发展企业业务方面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例如,许多教育、社群行业的创始人为了销售课程或年度付费会员,而许多工厂的老板则直接为产品带货。
自我定位
对于创始人来说,在做视频号时,我们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
是否需要强调品牌的标签?是只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还是行业,或者只要提及企业身份即可?
-
需要向用户传递什么样的形象?是知识渊博的,平易近人的,权威靠谱的,还是努力奋斗的?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与我们的视频号定位密切相关。例如,一个卖厨具的老板做视频号,他的定位是企业创始人直销。
他只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分享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用户避免问题,让用户心中留下一个印象:买XX,找XX!
因此,在开始拍摄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定位,确定内容、形象和语言风格,然后开始拍摄。说完这两个要点,我们再来谈谈具体的实操方法。
频繁更新
依靠内容传播,并不能因为你是创始人这个身份标签,就能自动获得持续的流量,而是需要保持账号内容的更新。我认为短视频账号的更新状态可以分为两种:日更和固定更新,两者都可行。
有条件的创始人可以选择日更,例如每周一、三、五或每周二、四、六进行更新,除了提前录制的内容,直播也可以算作更新。特别是在粉丝积累不多时,更要勤快,以获得更多的推荐流量。
如果你在做代理模式,创始人保持固定更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树立榜样,激励代理进行日更宣传。这也是之前提到的创始人+代理的短视频营销矩阵。
可看性大于可买性
我们前面提到,做视频号要以发展业务为导向。然而,如果直接卖货,肯定不是一个好选择,毕竟没有人会一直对广告感兴趣。
只有一部分To B的产品,可以通过大量的服务案例和产品功能介绍,来精准地吸引客户。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只能获得一次性流量,用户要么购买,要么不购买,缺少足够多的关注理由。
因此,作为创始人,分享的内容还是要思考大于销售,多分享个人成长、行业变化、社会故事等见解,但不能脱离本行业。
真实性大于摆设性
过于精心设计的剧本和画面可能很好看,但不一定能够转化。尤其是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已经有了创始人这一层身份,没有必要过多地修饰内容。
相反,更朴实的画面会更吸引用户,就像在微信里交朋友一样。因此,创始人可以在固定的场景中分享一些实用的心得干货,也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包括连麦、参加会议、见朋友、接受采访等片段。
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脱离本行业,要不断强化用户对你的认知。
多连麦,多跨界
根据目前对视频号的测试情况来看,连麦是一种很好的破圈方式,也能相互增加粉丝。作为创始人,我们应该找谁连麦呢?我们在开篇已经给出了答案。
-
一方面,可以与客户、合作伙伴连麦,目的是增加用户见证,让客户自己说你的产品和服务。
-
另一方面,可以与朋友、圈友、大咖连麦,目的是增加内容的可看性,借势吸引更多人,帮助其他人开拓眼界。
留下微信号
对于普通内容创作者来说,想把粉丝引导到自己的微信中,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很高。但对于企业老板的个人微信号来说,对某些人来说,具备吸引力。
因此,如果我们要进行销售,就不要吝啬自己的微信号和朋友圈。要让用户成为你视频号的粉丝,并将其变成你的朋友。毕竟,你的视频可能会停拍,某个产品也可能不再销售,但微信好友仍然存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