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系数法
什么是用地系数法
用地系数法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相关指标的变量与建设用地量之间的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来测算计划期内的用地计划指标的方法。
用地系数法的运用
目前一般采用基本建设投资与用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测算。首先要对历史上基建投资与占地的系数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计划期内这个比例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综合确定合理的系数,再用基建投资计划数乘以系数,得到计划期内的占地数。例如,假定已知“八五”期间国家每万元基建投资占地0.004hm2,“九五”期间国家计划基建投资2000亿元,考虑国家制定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鼓励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土地供应政策,可将这一系数调整到0.0033hm2,则“九五”期间国家需建设用地计划为6667万hm2。
系数法只能作为编制宏观用地计划的一种方法。主要原因是:与用地相关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不是理想的单因素线形相关关系;各部门每万元基建投资对土地的需求量存在很大差别;不同阶段基建投资对用地的需求量也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基建投资都与用地有关,有些投资主要用于购置设备。但在缺乏详细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宏观预测,用地系数法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王万茂主编,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21页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