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用地指标
什么是住宅用地指标[1]
住宅用地指标是指平均每人住宅用地面积。它是由居住面积定额、住宅平面系数,住宅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等几项技术经济指标决定的。
住宅用地指标的决定因素[2]
住宅用地指标决定于四个因素:
(1)住宅居住面积定额(㎡/人);
(2)住宅居住面积密度(㎡/h㎡);
(3)住宅建筑密度(%);
(4)平均层数。
平均每人住宅用地= | 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定额 | |
层数×住宅建筑密度×平均系数 |
或= | 每人居住面积定额×住宅用地面积 | |
住宅总居住面积 |
住宅用地指标的计算[1]
例如,某镇1990年平均每人居住面积为12㎡,居住建筑密度为25%,平均层数为1.43层,平面系数58%,则:
每人住宅用地面积==57.87㎡/人
1.居住面积(㎡/人)
是指每个居民居住的有效建筑面积。
2.住宅建筑密度(%)
是指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与住宅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公式为:
住宅建筑密度= | 住宅建筑基底面积 |
X 100% |
住宅建筑用地面积 |
住宅建筑密度主要取决于房屋布置对气候、防火、防震、地形条件和院落使用等要求。因此,住宅建筑密度与房屋间距,建筑层数,层高,房屋排列方式等有关。在同样条件下,一般住宅层数愈高,住宅建筑密度愈低。
3.平均层数
平均层数是指各种住宅层数的平均值,一般按各种层数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进行计算,用公式表示:
平均层数= | 总建筑面积 | |
总占地面积 |
4.平面系数
是指建筑面积与居住面积的比例,其公式为:
平面系数= | 居住面积 | |
建筑面积 |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