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决策:感性冲动与理性思考
消费决策就像看剧一样,尽管很多剧情有逻辑硬伤,但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行为看似理性,实际上充满了感性的冲动。特别是当你第一次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时,很可能只是想试试看,如果产品体验还不错,你可能会继续购买使用。可以说,大部分品牌消费习惯都源自一次冲动和冒险。
两种决策方式
关于决策的理性和感性,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做过解释。他将人的思维模型分为两种类型:系统1和系统2。
简单来说,系统1是通过感性和经验做决策,而系统2是通过理性和思维分析做决策。在生活中,大部分决策都是通过系统1进行的,因为它速度快、效率高,但准确性不高;只有少数事情是通过系统2进行的,因为它虽然准确性高,但速度很慢。
举个例子,我们认为红色的桃子好吃,是根据经验推测红色代表成熟,自然就是好吃的,整个决策过程很短,短到你认为是本能反应;但如果现在给你一个二元二次方程,你就无法使用系统1去寻找决策捷径,只能通过系统2的推理计算结果。
冲动消费与买房
我们经常夸大了理性决策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事实上,消费行为是本能和感性的驱使。
很多年前,我曾与一些地产行业的工作人员交流,让我惊讶的是,即使是对于购房这样的重大决策,仍然存在着冲动消费。
按照常理,在省会城市购买房产至少价值上百万,如果有住房贷款,那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事情,即使对于土豪来说,也需要精细计算和理性决策。但事实上,很多人第一次来售楼处就直接认筹了,其中首置(第一次购房)的年轻人也不少。
对于首次购房的年轻人来说,很多都是冲动消费。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样板房的布置、楼盘外立面的美观、宣传物料的质感,甚至售楼部的装修和楼盘名字的好听程度都会对决策产生很大影响。
而对于再次购房的人来说,更加关注楼盘地段、户型质量、周边配套等因素,因为他们不是第一次购房了,所以再次决策时会更加理性。
对于大多数营销推广人员来说,很难改变用户理性决策的对比参数,比如产品的各种硬性指标和性能。他们需要的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动人。
不要逻辑要共情
只有在用户比较多个品牌时,理性决策才会出现,但由于没有哪两个品牌的产品只存在一个变量,因此完全的理性决策是不存在的。
广告的作用是沟通和说服,其中的技巧是,如果你的产品没有压倒性的亮点或性能优势,那么广告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寻找共鸣,逻辑性应该是次要的。
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广告或文案实际上经不起逻辑推敲。一个优秀的广告创意人员必须学会摆脱逻辑的束缚,学会发散思维。重要的创意方法就是类比,但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只有产品本身才能与某个产品进行类比,否则你的广告就变成了说明书。
我们看毛泽东是如何在讲课中说服工人们参加运动的,他说工人的“工”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就是工人连接天地……虽然我没有研究过这个汉字的演化,但明显可以认为这是神奇的逻辑;后来他又说“工人”二字,上下叠加起来就是“天”字,寓意着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大过天……虽然在逻辑上并不严谨,但却能在情绪上获得受众的认同,是一种优秀的说服推广手法。
再来看一下所谓的广告语万能公式“XXX,就选XXX”。这是一个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用来品牌占位。
比如知名的“送礼就送脑白金”、“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类广告语能让用户减少逻辑思考的难度,能有效突出产品的利益点,但并没有告诉用户为什么。如果我们仔细思考每天接触到的广告(虽然几乎没人这么做),会发现几乎所有广告都是“无脑”的。
神反转广告的崛起
广告寻求共情而非逻辑,这从近年来流行的神反转式广告就能看出。在这类广告中,理性的沟通和说服已经完全不存在。
这类广告通常只需要符合品牌价值观和用户群体即可,甚至连产品都与广告内容弱关联。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个TVC的内容与品牌产品在表面上毫不相干,最后强行植入,这种大跨度元素的拼贴效果让人记忆深刻,无论转化效果如何,传播性、话题性和用户的广告消费时长通常都很好。
比如前两天网上热传的螺蛳粉神反转广告,近六分钟的广告片,前五分多钟都在说几个被人误解的例子,推导出“有些误解,不去了解就不会解开”,然后最后10秒钟开始反转“螺蛳粉的美味,了解后才知道”,让人猝不及防。
神反转的脑洞广告内容模式可以说是一种极端了,我们很早就能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电视广告中看到雏形。就像一些纯设计性、纯图案表现的广告一样,神反转通过情绪和内容引起用户对品牌的关注和消费转化,虽然一直有争议,但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广告内容形式。
用户本位
广告内容淡化逻辑推演,强化品牌与用户的共情,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用户本位”的思路。
如果品牌方对比用户决策的理性指标,那实际上是在展示产品参数,告诉用户“我有什么”;而品牌方讲述用户决策的感性指标,实际上是在展示用户的需求满足,告诉用户“你要什么”。
这种“用户本位”的思路在广告语和商详页面中都具有指导作用。比如说“怕上火”比“有效降火”更好,看上去意思差不多,但补足这两个短语的省略部分后会发现用户思维的差异。
“怕上火”其实完整来说是“(你)怕上火”,而“有效降火”其实完整来说是“(该品牌产品能)有效降火”,前者以用户为视角,后者则以品牌本身为出发点。
结语
并不是说所有广告说服手法都应该是“无逻辑”的,只是说在消费决策中(尤其是首次消费行为)理性判断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关键。如果你回忆一下自己的消费行为,就会发现很多剧情有逻辑硬伤,但仍然让你乐此不疲。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告实际上是一门沟通的艺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