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品牌化机遇与商业趋势
营销方法的转变与市场的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营销方法的流行度也会不断变化。从2009年微博兴起的阶段到2013年微信公众号的刷屏期,再到2016年左右的H5风靡时期,以及2018年后迎来的社交裂变、私域流量走红、短视频风口、直播带货风口等,营销方法一直在不断转变。然而,营销人应该关注的不是最有效的营销方法,而是品牌的用户适合怎么去做营销。要让用户思维融入团队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营销人应该关注用户的行为偏好,从而使用针对性的方法。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质
中国市场的用户层级众多,几乎每一种营销方法都能找到针对性的人群受众。营销人员需要关注用户的行为偏好,从而使用针对性的方法。新的方法论可以打开营销思路,但没有必要生搬硬套。在营销行业中,并不是新方法就一定奏效,也没必要迷信某个品牌营销大师。
二三线城市的品牌化
二三线城市的用户消费力较高,物价消费水平也不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品牌化带来的结果。二三线城市消费品牌化红利巨大,消费力依旧有待挖掘,值得许多品牌重视这部分市场。互联网的手段抹平了“时光机器”的时间差,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数量、市场容量,显然是远大于一线城市的。近年来不少的“网红品牌”都起源于二三线城市,而非一线城市。
现有品牌普遍趋向下沉,高端品牌出现空位
随着下沉市场消费力的激活、下沉市场商业品牌化的推进,今天的许多高端品牌将会不断祛魅,变得不再有“高端光环”,这同样也意味着高端品牌会再次出现空位。消费升级的进程是全面多维的,二三四线城市有本土企业品牌化的机遇,一二线城市也有高端品牌占位的红利,甚至有创造新用户需求的空间。总体上看,今天的中国市场,至少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机遇依旧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