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容策略:从内容到社区
最近在即刻上了解到了一个新的岗位——“内容策略”,这个岗位需要运营和产品的双重技能,门槛相对较高。本文将对这个岗位的职责进行解读,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职位。职责主要包括内容创作、审核、社区治理和分发等方面。其中,内容方面包含创作者运营、内容激励和长尾内容挖掘等;审核方面需要与审核同学配合,保证内容审核流转,清楚审核规则,减少违规内容的出现;社区治理方面包括社区生态建设、制定基础社区规则玩法等;分发方面需要与产品算法配合,理解用户习惯并输出规则给产品或验证算法准确性,同时还需要验证内容激励效果,做作者分层运营原始数据供应等用途。
不同的产品对内容的侧重有所不同,市面上的产品可为社交、工具和内容三类。不同的内容载体决定了创作者的用户体量,对于中老年垂类用户,其在创作者上可能有所差异。内容商业化程度决定了内容产出的逻辑,运营者需要考虑产品定位、内容存量、产出量、消费情况等维度,以保证有合适的内容产出方式。在社区运营中,创作者被分为不同类型,如平台编辑、政企账号、机构号、平台大v/意见领袖、普通用户等。运营者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创作者,指定对应的激励和流量策略,区分头腰和尾部创作者,根据平台调性对创作频率和内容质量做把控。
总之,内容策略这个岗位需要具备运营和产品的双重技能,职责涵盖内容创作、审核、社区治理和分发等方面。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内容策略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社区中,为了处理平台、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账号等级体系、创作者学院学习、激励计划和社区策略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在社区中拥有更好的内容创作和运营方式。
以直播运营为例,这是短视频社区中创作者变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主播是内容的创作者,同样适用于分层和干预,对应着流量曝光。观看直播是内容消费,产生的数据反馈用于策略的制定,此处还有社区调性这个权重因子。冷启内容要求直播的生产门槛要远高于异步的视频内容。为了降低门槛,我们需要为目标人群设立合理的开播场景,让他们有直播的由头。例如,对于中老年人,我们可以在节假日和“上电视”期间征集或指定用户给予“开播”权限,并对此帮助宣传造势。我们需要筛选出符合社区调性且平台掌控高的主播,首批冷启内容产生。
直播自带备商业模式,但也存在利弊。由于中老年人的惯性思维是贪小便宜,因此我们需要在策略上除区别传统秀场的大额付费、促消费外,更关注交流。我们要发挥直播的价值,即及时互动,让内容激励以“陪伴”的价值产生。同时,通过互动产生更进一步的好友关系,某种程度现金可用情感陪伴代偿,甚至高于金钱价值。在内容策略中,我们需要保证长尾内容的挖掘,内容曝光维度增加符合平台价值的维度,例如“互动人数”和“内容标签”等维度。我们可以做一些如“邓丽君歌友会”和“诗歌朗诵”等内容活动,持续挖掘长尾内容。
社区内容是单向的链接,而社区则是内容的多向链接,将内容与人构成散点网状结构。在社区中,内容策略的作用是处理平台、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社区应该缓慢地成长,控制新人的进入。但在快速迭代的今天,社区内容策略需要满足新人、普通用户和忠实用户多重身份的消费感受。在内容策略上,我们需要考虑“让新人快速感受到社区内容的积累,工具用途解决用户痛点、普通用户则加强其中氛围感,构建共同的文化空间和期待行为、忠实用户要强调身份特征,满足心理需求同时帮助不断成长”。
以话题为例,社区内容创作需要有一个切入点。话题在社区中可起到“内容生产、传播、消费和调性”作用,可以做为内容切入。根据社区的不同阶段,内容策略对话题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冷启阶段,我们偏向内容向,即“埋内容”,通过内容吸引用户,内容策略重消费,根据社区定位产出符合消费的话题。在普通用户的社区中,我们需要增加互动。话题策略上则由原有的阅读型话题转向互动型话题,例如“美食地图变为晒晒最爱的美食”。在对忠实用户的需求中,话题策略需要给予明确择优规则,保证社区用户的成长进阶、保证长尾内容的产出、甚至需要话题内容的自治等特殊权限玩法。我们需要让用户在产品中沉淀社交货币,获得产品中的社交资本。另外,社区奖惩规则和内容底线也需要通过内容策略告知用户,避免在社区中产生纠纷。
审核与分发是内容平台的安全底线和流量走向决策,内容策略上保证内容的安全和审核流程的合理性是关键。此外,该业务与创作者分层相关,例如优质内容是否有快速审核通道、除基础审核外垂类审核是否需要二次判断内容优劣、原创内容和去重机制又涉及到社区规则等。分发方面,算法分发的预期需要遵循内容策略规则,判断是否有误差。同时,新人池内容曝光/优质内容召回策略和信息流话题曝光方式也可能涉及内容策略的制定。内容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产品理解用户和内容,为用户反馈产品策略,促进优质内容的产出。然而,一位从事内容策略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提出了质疑,认为缺乏实例佐证,只有用户和社区相关经历拼凑而成。如有机会,欢迎更多专业人士提供意见和建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