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冷启动:从25个回答到1000个回答
这篇文章使用自我对话的形式来展示作者如何思考和推动一项事业。作者为企业内部的学习平台开发了一个业务问答社区模块,在冷启动阶段需要完成两个小目标:找到5个用户,邀请他们每人贡献5个代表性回答,发布25个回答;找到100个用户,每人贡献2个问题,共200个,每人贡献3个回答,共300个。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作者采用了一些策略。
在冷启动的第一步中,作者建立了几个回答示例,通过“样板房”的方式让用户理解他们正在做什么。作者找到了5个爱表达、业绩还不错的人来提供25个回答。为了保证回答的质量,作者采取了一种“人工智能”的方式,给他们挨个打电话,让他们在电话里讲自己在每个问题下的真实经历,我们录音、把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进行二次的校对,最后发给他们确认。通过这种方式,作者成功地完成了5个人的电话沟通+内容整理和发布。
在第二个小目标中,作者通过学习平台的机器人给每个人发一条活动推送,招募到了100个用户。为了让用户贡献200个问题和300个回答,作者让用户提问,尤其是关于他们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虽然目标定的是200个问题,但当时作者觉得能收上来50个就不错了。
总之,作者通过一些策略成功地完成了企业内部学习平台的业务问答社区模块的冷启动阶段。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活动规则:晚上10点推送一个问题,格式必须是「什么场景+遇到的问题」,必须是当下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提交有效问题数量排到Top8就可以获得礼品。当天晚上,共有100多人提交了580个问题,人均5个问题,这个数据非常令人惊喜。在跟用户调研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做对了一个判断:用户一般十一二点到家,睡前会有看手机的习惯,有些还需要写日报;晚上10点多推送,他们刚好要做当日工作记录,在一个工作的环境,会有很多问题浮现,不需要额外思考,活动的参与成本就会很低。
为了达到300个回答的目标,我们做了一个名为「6天思考挑战」的活动。活动规则很简单,每天回答一个问题即可获得「我爱思考奖」,回答数量Top3将获得「最强思考奖」。活动持续了6天,收到了800多个回答,人均回答4个,超过20万字。除了上述规则,我们还增加了两条互动激励规则:被赞数量Top3,获得「最有启发奖」,评论他人数量Top3,获得「我最积极奖」。这些规则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我们使用了一些小心机,因为看似坚持6天、每天回答1个问题的难度最大,实际上三个Top才是最难的。Top3是不具备确定性的,每天乖乖的回答一道题反而是参与门槛最低的。而其他三个Top的价值其实比坚持打卡6天还要大。
在达到收集300个回答的目标后,我们进行了复盘。在数据中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互动数据,也就是说参与回答的人不会给其他人的内容点赞、收藏、评论,整个社区也几乎没有互动行为(除了我,6天点了700多个赞)。一个完整的社区,不应该只有内容输入,还应该有互动、有交流、有碰撞,才能有氛围。于是,我们马上开展了第二期「6天思考挑战」活动,并在原有的激励规则上,增加了两条互动激励:被赞数量Top3,获得「最有启发奖」,评论他人数量Top3,获得「我最积极奖」。这两个规则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我们用了心机在里面。这种方式可以帮我们挖掘出既有内容生产能力、又有很多经验储备、还有极强分享动力的人。未来在做用户分层运营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KOL、更是社区的中坚力量。
被赞数量Top,有三种获取方式:一是你的内容真的好,别人给你赞;二是你为了获得赞,邀请你身边的人给你点赞,也就是你帮社区拉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带新;三是你跟其他选手互赞。二和三,都是在促进社区互动,是正向的。但是,可能有人会关心:有人刷赞怎么办?实际上我们没把它当作是一个应该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果你是参与者,你会给回答质量很低的人点赞吗?如果他赢过你,你会心里平衡吗?即便你的赞刷到最多,前提也是回答质量过关。如果回答质量过关,找人刷赞也是在帮社群拉新,早期多一些这样的用户也没有什么坏处。
为什么要评论数Top?
对于评论数量Top,可能有人不太理解它的价值所在,但实际上它有三个作用:
第一,促进那些不擅长创作的人去消费内容;持续的内容消费也是社区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鼓励和支持创作者,通过消费者的鼓励和提问,让内容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第三,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通过评论数,建立起了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于社区发展至关重要。
这样看来,三个Top的设置比每天回答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但反过来说,这两类规则(基础打卡和Top)又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回答了,才有资格冲刺Top;只有认真回答和学习,才能真正拿到Top。
我的小心机
我在活动中还采用了一些“小心机”,虽然每个都很小,但对整个活动的效果却有很大的贡献。
心机1:搞事情
我建了一个临时活动群,因为很多互动在社区做不了,但是在群里却可以,比如调侃和高频激励。刚开始的时候,群里只有活动信息,没有人说话。我请求大家支援我几个表情包,群里马上变得活跃起来,还有人在发图的时候“认领了熟人”。当氛围起来的时候,我及时制止“包包装不下啦”,然后再发一下活动信息。有人拉了一个人进群,我马上艾特他:你居然帮我摇人,我哭了,xx(城市)人民太热情了。其他人看到后,表示不能给自己城市“丢脸”,纷纷拉人进群。最终的效果是:被邀请进群的人占了活动的3/4,实际扫码进群只占了1/4。
心机2:制造Bug
我给自己立了一个人设:一个智能机器鹿。活动是晚上10点推送的,推送当日就是第一天打卡,活动第二天上午还有人狂拉人进群,新进群的同学就表示看到消息晚了,好遗憾,也有人抱怨晚上12点才看到消息,想回答也过时间了。为了防止大家参加不到活动而退群,进而不去社区互动,我在群里回复:都是机器鹿的锅,机器鹿晚上不睡觉也以为大家不睡觉,给机器鹿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晚上20点之前可以补一个,如果原谅我,就带着回答来找我。刚进来的用户就会有“失而复得”的感觉,万分珍惜此次活动的参与机会。后续我去看数据,第一天补发的人,最后都完成了活动。
心机3:地下交易
活动结束后,我们一个个审核,给每一个回答做了标记和备注:是否合格、不合格如何引导他修改。有很多不认真回答的人、滑水滑了6天,最后统计完成6天打卡的人中,有40多个因为个别回答不合格,不能拿到最终的奖品。我找到这40多个人,1个个私聊,话术大概是: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我准备先说坏消息。坏消息是你的内容有x个不合格,不满足6个回答的条件;好消息是可以私下跟我达成交易,今晚6点前修改回答,符合要求我就把你加到获奖名单上。然后把内容点评截图发过去(为了让他心服口服)。幸运的是,私聊到的每个人都答应了,并且提交回来的回答,质量都非常的高。更好的消息是,这些用户在后续第二期活动中也非常积极的参加,并且回答质量都不错。可能你会好奇: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他们没过就没过,还节约了活动成本,而且既然不好好回答,何必在他们身上花时间?我是这么想的:我做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收集优质的回答,如果他们愿意写、也能写,那最好不过了。其次,他们既然每天坚持来社区打卡,本身就是一个“活跃用户”了,本着长线运营的角度来看,可以培养他们成为长期的活跃用户。再次,私聊会让他们有一种“我被特殊关照”的感觉,无论对产品还是对我,信任度都会变高。多一个人信任我们,怎么看都是赚的。
在设计有奖征集业务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不确定用户是否会暴露问题,不知道什么样的奖品能够激励他们,以及筛选礼品需要耗费时间。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有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小心机。例如,让礼品激励部分变得神秘,从而吸引用户参与活动。当然,这也有可能会让用户觉得反感,认为是虚假营销。不过,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策略,就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
在进行冷启动验证社区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征集内容,而我们所做的运营动作和小心机,都是为了回收内容。最终,我们通过人工审核和地下交易的方式,把一些不合格的回答拯救到及格线、甚至是优秀线,以保证内容质量。当然,建立长效的运营机制、社区氛围、话题筛选机制、内容审核机制以及如何保证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