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新思维:技术流派的三种应对策略
新技术不仅仅是新工具,更是新思维。社交媒体账号和直播间不仅仅是宣传工具和互动场,更是用户运营的阵地和品牌的分销渠道。同样地,广告行业也在经历技术的革新,但技术对广告业的冲击是通过新思维去彻底改造广告业的。本文将介绍三种技术流思维,看看广告里的技术流派是如何解决当下的营销难题的。
过去的营销环境是链条式的:产品-渠道-媒介-服务。广告几乎只在第三个环节上发挥作用,各个环节之间是先后发生、互不干涉的。而现在的营销环境是魔方式的:产品、渠道、媒介、服务四种角色在相互流转。消费者和品牌的每一个接触点,都可能是一个广告,广告变得无处不在。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用户的广告耐受力越来越强,购买意愿持续走低。用户对广告的兴趣已经减弱,即使再惊艳的创意也会无感。媒体越来越“吃”素材,广告的量产能力越来越重要。广告的寿命越来越短,需要不断产出素材来填补媒体的流量黑洞。
在当前的流量时代,广告不再仅仅是迎合用户需求,而是需要创造用户需求。用户的广告耐受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媒体对素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广告量产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此外,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也让如何挖掘用户多面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人员的加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技术人员提出了“体验前置”的思维路径。传统的解决方案主要依靠心理学方法,即在广告生产环节上表达产品的某个卖点,来刺激顾客的购买行为。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顾客只是“隔层纱”瞭望产品和服务,无法真正感受到产品的好处。相反,技术人员提出的“体验前置”则直接用技术把产品体验前置,让用户在没下载APP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产品的魅力。
举例来说,一个短视频平台的广告卖点是“刷视频、金币天天领”,但广告只是描述了用户下载后的利益点,无法打消用户的顾虑。如果能把领红包的场景前置,让用户在下载前就能感受到领红包的氛围和流程,就能打消用户的部分顾虑。同样地,消消乐游戏的广告描述只是在描述用户玩游戏的体验,但用户无法真正感受到玩游戏时的快乐。如果广告能够把游戏体验“预览”出来,让用户在没有下载APP的情况下就能体验到消消乐的乐趣,用户会更有兴趣去下载试玩。
这种“技术流”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把CTR和CVR提升50%以上,甚至在某些优秀投放广告中,提升100%以上。此外,用户留存率也有40%左右的提升。可以说,“技术流”的玩法直接改变了营销链路,使得广告不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的。这种适用于游戏类客户的互动广告,也可以被应用到其他行业。比如,健身APP可以通过把减脂后的效果前置,让用户真实感受到减脂后的状态;婚恋类APP可以通过服务前置,让用户提前感受到平台的服务流程和效果。
广告常常会吸引人们的关注,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提前让用户感受到产品或服务的体验,就可以更快地促进交易行为。举个例子,通过模拟对话场景,扮演婚恋顾问的AI可以为用户定制初级的服务方案。这种技术流思维可以提升用户的行动意愿,从而改变传统广告的转化逻辑。
现如今,广告的量产能力对于增长速度至关重要。而技术流则将生产内容和生产手机一样,都看作是一堆零部件的组装。通过将内容拆分成更小的颗粒,将内容打散成一组“内容基因”,再通过基因的重组,就可以生成批量的广告内容。举个例子,通过将APP内容打散成更小的内容元素,就可以生成不同类型的落地页,从而解决广告的量产问题。
传统公司往往用一二三线来划分人,而技术流则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很多面。这种技术流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例如,在拼多多的用户眼中,重要的是追求高性价比,而不是所谓的低端人群。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多面需求,才能真正赢得生意。
人的需求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的。如果一个女生不知道有脱毛仪这种东西,她就不会想着去购买。但是,一旦她发现女明星和一些注重精致的同事都在使用,她的需求就被激发了。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仍然很局限,但我们的信息环境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消费者的随机购物需求,被各种信息唤醒。因此,广告需要从抓住消费者的单一需求,转变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可能你的品牌还需要通过定位来占据市场份额,但是你的广告不能仅仅表达定位,而是必须围绕定位构建一个内容体系。打个比方,以前你的广告可能是一支箭,现在你的广告可能是一张蛛网。我们把这种广告的生产方式称为“内容架构”,就像工程师一样,构建一个有机体系的内容。让我们先来看看最基本的广告内容体系:
-
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信仰、品牌故事等。
-
产品:卖点、便捷性、差异、价格等。
-
用户:消费观、生活习惯、心理偏好、痛点、流行元素等。
-
背书:代言人、资格认证、名人推荐、跨界联名等。
-
场景:什么时间被额外关注?在哪个渠道或地点使用?在什么对话中被提及?
-
活动:买赠、折扣、抽奖、集卡等。
这些是六个最基本的广告内容维度,每个维度或每个维度下的每个分支都会触动消费者的某个需求方面。广告主可以根据自己品牌的特性,收集多个维度的指标,搭建自己的广告工程模型。例如,携程的广告语是“携程在手,说走就走。”经过多年的积累,再加上数以亿计的广告费用,当我们想“说走就走”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携程。但在无数场景下,“说走就走”并不能唤起我们的消费欲望。例如,当两个闺蜜想一起旅行时,这样的广告语可能更具吸引力:“最出色的旅行路线,网红打卡地一网打尽!”这种广告语利用了女孩子的消费偏好。许多女孩子旅行时,发朋友圈晒图会比玩得开心更重要。再例如,在某些特殊景点(例如大理、乌镇),主打民宿的应用可能夺走了携程的酒店生意。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广告应该这样打:“住宿安全、有人清洁,旅游住宿最重要的是安心!大理##酒店,携程下单3折优惠。”以往,广告之所以“一招鲜吃遍天”,是因为当时的媒体生态不成熟,广告无法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因此我们只能做出取舍。现在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纳入互联网,在一个千人千面的媒体环境中,我们已经能够构建出复杂的广告内容体系,激发消费者的每一种消费动机。在当下,仅依靠品牌定位指导广告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广告必须是捕捉用户的蛛网,是营销的毛细血管。这就是我分享的第三种“技术流”思维:像工程师一样,构建一个有机体系的内容,挖掘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总之,体验优先:解决转化效率问题。基因重组:解决规模化量产问题。内容架构:解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在这里,我们不是要用“广告+技术”来适应时代,而是从“技术思维”出发,重新理解广告业。面对激烈的“技术流”广告,我们应该提前布局,为未来的增长释放想象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