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奥贝纳的创意方法:挖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李奥贝纳:广告行业的传奇
李奥贝纳是广告行业中的传奇人物。他在20世纪初期从编辑转入广告行业,经历了多次起伏,最终在44岁时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以下是李奥贝纳的创业历程。
从编辑到广告人
在李奥贝纳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汽车杂志编辑,并在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工作。尽管他是一位编辑,但他对广告十分感兴趣,疯狂阅读广告专业刊物,并参加了许多广告俱乐部。20年代初,李奥贝纳成为了拉菲特汽车公司的广告部经理。然而不久后,由于定价过高和经济萧条,拉菲特汽车公司破产了。李奥贝纳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并坚持偿还债务,为自己和家庭背上了债务。为了寻找生计,李奥贝纳加入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并于此时正式进入广告行业。
44岁孤注一掷创业
李奥贝纳在广告公司中遇到了他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一起工作,李奥贝纳自己画草图、写文案,甚至亲自坐火车到外地去排版。他相信勤奋工作终究会换来回报。然而,30年代,美国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萧条,许多企业破产,李奥贝纳所在广告公司的重要客户也破产了。李奥贝纳意识到,要想继续留在广告行业,就必须换个地方。他来到了芝加哥,并成功入职当时芝加哥最大的广告公司,担任创意总监。然而,这家公司老板对广告生意并不上心,这家曾经是最大代理商的广告公司便走向衰落。身边的朋友和老客户纷纷建议李奥贝纳创业,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多番犹豫之后,李奥贝纳抵押房子并借款,筹得了5万美元,在1935年创办了李奥贝纳股份有限公司。他已经44岁,可以说是孤注一掷。
与生俱来的戏剧性转折
创办公司的第一年,李奥贝纳的事业走得非常艰难。然而在1939年,李奥贝纳击败其他多家广告代理商,赢得了美国肉类研究所的业务,这是李奥贝纳第一单超过100万美元的业务。为肉类研究所做的广告是李奥贝纳最引以为傲的广告之一,因为这则广告充分运用了李奥贝纳的创意方法——寻找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此后,李奥贝纳的公司也为绿巨人豌豆、万宝路牛仔形象等等进行广告宣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奥贝纳的广告创意方法也因此成型和定型,标志着李奥贝纳公司的成功。
在过去,所有的肉类广告都建议使用煮熟的颜色,但是李奥贝纳通过调研发现,鲜肉的红色代表了新鲜、食欲和品质。因此,李奥贝纳公司坚持采用鲜肉的红色作为广告的主色调。广告的标题是《你能不能听到它们在锅里滋滋的响声?》这个标题具有戏剧性,抓住了煎肉时的滋滋响声,让人们联想到味觉,用文字刺激了味觉。这就是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抓住这个产品本身就有的戏剧性,就能刺激消费者。这个方法被总结提炼,成为李奥贝纳公司的创意方法,流传几十年,延续至今。
解剖这个广告方法作为流传几十年的广告方法,仍然能存在到今天,必然有其合理性。按照这个方法的步骤逐一捋清楚,为我们的广告营销方法的武器库再添一件兵器。这个方法的观点是挖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这里面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产品本身就存在,不需要再去创造添加,只需要从产品自身去寻找;第二个是戏剧性,产品自带的特点可能有很多,但那个真正带有戏剧性的特点在哪里?那个特点能让消费者感兴趣,能刺激消费者的特点在哪里?因此,这个方法的操作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
充分研究自身产品,寻找并提炼产品特点;
-
对提炼的产品特点进行筛选,选出那个戏剧化的特点,选出这个特点时,大创意也就产生了;
-
对这个特点进行广告加工,用广告生动的表现出来。
到底如何应用这个方法呢?通过案例来看:李奥贝纳公司针对肉类产品煎炒时的滋滋声,进行了广告创意,这就是产品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这个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产品,例如日本某个品牌的软糖广告,描述了撕软糖的过程,利用撕软糖产品本身的戏剧性,广告里这个糖能撕扯很长,非常有趣。这些案例都是利用这个方法,充分研究产品,找出产品自带的戏剧性特点,通过广告表现出来,引起目标消费者的兴趣,刺激他们购买。
如何评价“与生俱来的戏剧性”这个方法呢?这个方法能始终与产品本身相关联,所以几乎跑不偏,创意与产品本身贴得很近,那些掌握不好创意尺度的创意人,可以先用这个方法进行练习。这是一种实效广告方法,能有效地促进产品销售,对很多新品牌来说很适用。这个方法本身很简单,易于掌握,也好操作,是一个能够全民普及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个方法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左右,是产品至上的年代,所以非常适合产品竞争,但因为过于专注产品,以产品为中心,就假定了产品中一定有戏剧性的特点,必然包含了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商品都具备戏剧性的特点。其次,重视产品而忽视品牌,广告的中心都围绕产品在走,品牌策略和传播其实是不足的。最后,找到产品特点比较容易,难的是准确地选中一个特点,并将它戏剧化,这一点是这个方法的关键,往往很多人难以把握。
在营销领域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和「USP」这两个概念。虽然它们都关注产品的特点,但它们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更强调创意和戏剧性,而USP则更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点,这些差异点不一定是戏剧性,戏剧性也不一定是差异点。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注重产品而忽视品牌。
总的来说,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与产品的距离很近,效果和方法都非常实在。比起市面上许多空洞的创意,这种方法更加切实可行。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方法,就能在广告营销中拥有一件强有力的武器。遇到不同的敌人,我们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自然而然地应对变化。本文资料来源于李奥贝纳的著作《摘星的人》以及芝加哥各大学派的掌门人李奥贝纳和薛研,还有广告人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