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价格歧视
跨期价格歧视(intertemporal price discrimination)
什么是跨期价格歧视[1]
跨期价格歧视是指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制定不同的价格,将需求不同的消费者分组。
跨期价格歧视举例[1]
跨期价格歧视的目的是将消费者分为高需求群体和低需求群体两部分,其方式是首先,定高价,之后定低价。为什么这种策略可以奏效?
以电子产品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可能要为诸如DVD播放机这种高技术产品定价,近期需要定价的产品包括高性能数码相机、LCD显示器等。在图1中,D1表示一小部分消费者的(低弹性)需求曲线,他们对产品的评价很高,并且急于购买(比如音响发烧友们,他们特别喜欢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希望购买最新的设备)。D2表示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如果产品价格过高,他们不会购买。实行跨期价格歧视,可以在最初的时候制定高价P1,主要向需求曲线为D1的消费者出售产品。在第一组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企业将价格降至P2,主要向需求曲线为D2的消费者出售产品。新出电子产品价格随时间下降,部分原因也在于生产者开始实现其规模经济,学习曲线下移。但是,即使成本没有下降,首先制定高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定低价,区别消费者并攫取其剩余,生产者也可以赚更多的利润。
还有其他跨期价格歧视的例子。一个是电影放映,第一轮定价较高,公映一年之后再降低价格。另一个例子是几乎所有出版社都会采用的手段,即对一本书的定价,精装本卖高价,约一年之后出平装本,定价相对低很多。许多人认为后者的低价是因为其生产成本较低,事实上不是这样。一旦一本书编辑好并且排版完毕,无论是精装本还是平装本,多印一本的成本都非常低,大约在一美元左右。平装本售价较低不是因为印刷成本低,而是因为高端消费者已经购买了精装本。剩下的消费者——平装本购买者——一般来说需求更具弹性。
相关条目
- 价格歧视
- 一级价格歧视
- 二级价格歧视
- 三级价格歧视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