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命名的重要性和原则
品牌名称对企业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的第一印象表达,也是传播的关键。品牌名称在市场细分中直接传达信息,并对营销传播产生心智输出。取名不仅是一种心智占位,也是人设构建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本文的内容概要:1. 品牌名称的作用;2. 品牌命名原则;3. 品牌命名技巧。
品牌名称的作用
品牌名称虽然不一定能决定企业的生死,但却对传播表达产生重要影响。市场定位专家里斯和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指出:“在定位时代,为产品起一个好名字是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营销决策。”品牌名称遵循"编码&解码"理论,它是信息的编码,编码的质量影响消费者的解码过程。好的品牌名称可以降低传播阻碍,而不好的品牌名称则需要巨大的营销预算来扭转局面。因此,品牌名称的作用不是为了避免失败,而是为了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品牌主来说,是时效性和成本量;对消费者来说,是记忆度和传唱度。时效性方面,好的品牌能够更高效地传播,不需要通过强加式和洗脑式的手段占用消费者的时间。例如,恒源祥这个品牌需要念一遍十二生肖才能记住,但并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成本量方面,好的品牌名称不需要过多解释,可以节省大量传播费用。好的品牌名称一次就能让消费者记住,而不好的品牌名称可能需要三次才能记住。记忆度方面,好的品牌名称能够让消费者轻易记住。传唱度方面,好的品牌名称能够让消费者口口相传。
品牌名称在法律上属于企业,在市场上属于消费者。作为定位体系的一部分,品牌名称既可以保护品牌,也可以与用户进行对话。在法律上,品牌名称用于区分竞争对手,引导消费者进行"认牌消费"。另一方面,品牌名称本身具有投资价值,是一种财产。2020年全国商标注册申请接近1000万件,对企业来说,拥有优质品牌名称可以成为变现的手段,例如品牌授权、品牌侵权和品牌转让等。在市场上,所有与消费者接触和沟通的营销行为最终都会回归到品牌名称上。因此,品牌名称一方面给消费者提供了记忆焦点,另一方面也对营销行为和方式产生影响。例如,一提到"如丝般顺滑",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德芙。
品牌命名原则
品牌命名已有很多理论,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方式虽然仍然有效,但也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时代的变革下,品牌命名的原则也需要与时俱进。经典原则是指易懂、易记、朗朗上口。这是品牌命名的基本功,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传播效率,降低传播成本。根据这个原则创造的品牌名称通常具有几个特点:字数有限,2-5个字最佳。在品牌发展史上,有所成就的品牌通常只有2-4个字,例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元气森林、麦当劳、肯德基、博士伦、耐克、格力和乐事等。个别只有一个字的品牌也会加上关联词语,组成两个字的名称,例如雕牌和柒牌。望文生义是指使用常见的词汇,便于产生品牌联想,消费者不需要猜测。例如,农夫山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美肤宝让人联想到保护肌肤,帮宝适让人联想到宝宝的舒适,宝马让人联想到尊贵的座驾。有独特性是指品牌名称要看起来像个品牌名,而不是通用名词。如果一个品牌叫做"黄牛",在消费者眼中可能是一种牛,也可能是票贩子。因此,"红牛"这个名称之所以被消费者记住,是因为它的独特性。避免歧义是指品牌名称不能与品牌相反,更不能犯忌。例如,可口可乐在取中文名的时候翻译成"蝌蚪啃蜡",这样就很难取得今天的辉煌。锤子手机的命名也引起了争议,因为在方言中"锤子"有脏话的使用习惯,罗永浩在搬至成都后也考虑过改名。切勿跟风是指品牌名称不能同质化,否则会加剧品类同质化,后来者容易被贴上"山寨"的标签。黄金饰品市场就是一个同质化严重的案例,周大福、周六福、周大生、周大金、金大福等品牌的跟风行为让消费者天生不信任。当然,跟风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时机。如果跟风者较多,就很难获得跟风的红利。容易搜索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通常会通过主动搜索的方式了解品牌。因此,在选择词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
品牌命名技巧
品牌命名技巧可以分为三个原则:经典原则、品类原则和社交原则。经典原则是指易懂、易记、朗朗上口。品类原则是指将品类特性融入品牌命名中,让一个名字能够与战略意图匹配。社交原则是指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具有自带的社交货币属性。
人群的更新迭代是推动各行各业进行重塑的主要动力。这为新兴品牌提供了机会,它们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争夺年轻人的心智。品牌名称成为准确表达心智榜单的重要因素,年轻人对品牌的认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牌理解我,二是品牌与我有共鸣。通过将品牌人性化命名,如江小白,使品牌更具有血肉之躯。再结合强大的社交和温暖的营销策略,塑造了立体的品牌形象。以“三顿为温饱,还有半顿为精神食粮”为情感沟通方式的三顿半,通过产品推动迅速成为热门商品,其品牌名称也成为社交圈中最热门的标志。
品牌命名技巧
在品牌命名的基本原则上,我们总结了七种命名技巧,供大家参考。
1. 行业风格法
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做法,尽量符合所在行业的风格特点。比如,美妆行业的文字通常具有美感且修饰性较强,常用字眼有堂、泉、自然、植、草、雅、黛、美、泥等。而家电行业则更加严肃,体现专业和严谨的形象,如美的、格力、海尔、西门子、创维、格兰仕等。此外,老字号品牌通常寓意美好,包含瑞、恒、局、达、德、仁、隆、顺等字眼,比如瑞蚨祥、全聚德、柳泉居、同仁堂、东来顺等。
2. 意向法
在确定品牌的定位、价值和主张后,可以通过与动植物等意向相关联来命名。比如飞猪、途牛、卫龙、美柚、植观等。也可以采用数量和意向的组合,比如三只松鼠、认养一头牛、六个核桃等。
3. 情绪法
这种命名方式带有情绪色彩,将消费者的情绪投射到品牌上,以情绪共鸣为目的。比如喜茶、茶颜悦色、简爱、本宫欢喜、乐乐茶、宝宝馋了等。情绪本身具有社交属性,这种命名方式通常能够促进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更好的情绪互动。
4. 人设法
通过将品牌名称赋予人物特征,可以使品牌更加立体,充满人性化的特点,丰富品牌的温度和情感。比如老干妈、莫小仙、江小白、王饱饱、李子柒、小仙炖、七格格等。这种命名方式需要与品牌建设完美结合,使品牌像是一个能够交流、会搭讪、懂心思的人。
5. 叠词法
叠词具有韵律感,消费者接受门槛低,且自带情绪,能够更好地传播和推广品牌。比如陌陌、探探、滴滴、钉钉、哇哈哈、拼多多、步步高、PMPM等。叠词的形式有AA、ABB、ABB、AABB、ABAB等,可以根据品类的特性选择使用。
6. 词性法
通过使用形容词、动词、量词、语气词等词性组合来命名,可以使品牌更具灵气。比如形容词类的品牌有红牛、红地球、绿源、香奈儿、护舒宝、高露洁等;动词类的品牌有小熊快跑、拉面说、小鸡收腹、吃个彩虹等;量词类的品牌有百雀羚、润百颜、7-11、三谷、七度空间、两三事等。
7. 场景法
这种命名方式通常用于特定场景,可以唤起用户的需求。比如去哪儿、什么值得买、饿了么、饭后一小时等。这种命名技巧便于与需求场景相连接,更容易融入用户心智。
以上技巧都是在考虑品类特点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实际应用时需要灵活运用。例如,可以将人设和动词相结合,叠词和情绪相结合,意向和动词相结合等。
总结来说,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只是起点,还需要一系列巩固品牌定位的营销配套措施。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