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推广思路及运作模式
智能投顾可能是未来互金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市场上巨头垄断了流量,要想在市场中突围并不容易。
智能投顾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半场的领军者。作为一个冷静的互金行业从业者,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这个势头。
当然,智能投顾是大势所趋,道叔本想写一篇长文详细阐述,但近期一直比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最近有人问及这个话题,所以我借此机会先写一部分,其他的部分以后再补充。
问题
道叔:
你好!
关于智能投顾的推广,我们有一些想法想请教你。
因为智能投顾短期内用户接受度可能不高,我们想借鉴电商的思路,先打造某品类基金的流量品类来吸引新用户,主要的想法是借鉴电商的流量获取方法。
回答
1、问题定义
你想问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目前你们的理财APP想要发展智能投顾这个项目,并扩大其规模。
你关心的问题不仅是推广方式,因为如果只考虑推广,那只需要找到好的渠道即可。实际上,我认为你们关心的应该是这个项目的全方位运作,包括产品包装模式、渠道策略、用户运营策略、盈利策略等综合体,最终实现从这个项目中赚钱的目标,无论是通过扩大用户规模赚取风投资金,还是通过提高费率赚取投资者的钱。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们考虑了两种方案,但似乎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想跟我一起讨论一下。
2、目标定义
在这里,需要进一步定义“扩大智能投顾规模”的概念。扩大规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方向:
-
扩大已认识的用户规模,着重培育市场?
-
扩大交易用户数?
-
扩大交易规模?
-
提高智能投顾模块的盈利规模?
不同的目标会有不同的手段。最好团队内部要有共识,这样可以根据目标准确制定策略,并为各个团队设定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
3、市场格局
目前公募基金市场的格局基本如下:
-
头部流量被巨头垄断:天天基金、蚂蚁聚宝等巨头垄断了头部流量。
-
旧产品趋于老化:货币基金同质化严重,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收益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用户对此类产品也已经产生了疲劳感。如果强行追求高收益,吸引来的用户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这些用户可能并非智能投顾的目标用户。货币基金大家都懂得。
-
新产品尚未成熟:国内智能投顾市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目前规模最大的摩羯智投也只有约400亿,这还是在招商银行这样优质渠道的带动下实现的。
4、运作模式
在思考运作模式之前,更重要的是基于市场格局的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利基市场。
前段时间,美团的前COO干嘉伟在复盘美团的运营策略时,使用了“SABCD”市场分层方法,可以参考一下。对于你们目前的策略和公司结构,我不太了解,不能轻易给出整体策略,但你们可以在团队内部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结论。
这里我可以推荐一些运作模式供参考:
1)找到用户聚集地,精准引流
比如股票类社区或财经网站。这些用户对现金管理有很强的需求,也对权益类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有一定的认知,同样是千万级别的用户数量。从股票投资者中转化用户,比从互金投资者中转化效果要好得多。当年东方财富从中获利颇丰,打造了今天的天天基金,为什么不尝试再次获得成功呢?
除了东方财富之外,和讯、金融界、中金在线、证券之星等都可以尝试一下。
2)发展B端客户,扩大交易规模,同时等待市场机会的出现
美国淘金热时,赚得盆满钵满的是加州那些卖水、开饭馆和开旅店的人,因为无论你挖没挖到金子,终究还是需要吃喝拉撒睡的。
尽管国内智能投顾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有40多家公司和产品在争夺C端客户,可以说是红海一片。目前,盈米的打法最为聪明。在获得基金代销牌照之前,他们独立开发系统,一头接入大多数基金公司,另一头输出给没有牌照或技术薄弱的互金公司,这才是真正赚钱的方法。
其他公司也可以采取类似的策略。可以考虑避开红海,开拓机构或企业客户,通过货币基金满足他们的现金管理需求,通过权益类产品满足他们的资金增值需求。可以寻找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在三四线城市找这样的企业,扩大管理资产的规模,然后再进军个人市场,一点也不迟。当年91金融超市就是这样的策略,简单而有效。
5、最后,用一个小故事结束
有一家在细分行业中排名前三的金融服务公司,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原有的业务体系中发展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服务公司,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他们的产品负责人是我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前段时间问我现在投入智能投顾是否有前景。
在一个小时的电话交流后,我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先不要着急。在当前阶段,选择什么不做可能比选择做什么更加重要。
祝好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