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用户维护的四个常见错误
种子用户的维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产品的发展来说。如果种子用户能够对产品有良好的体验和感受,那么产品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错误,以下是需要注意避免的4个错误。
错误1:筛选种子用户过于简单
筛选种子用户时,很多团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仅仅根据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地区、收入等进行筛选。然而,这些只是种子用户的基本信息,我们应该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目的,有针对性地增加筛选条件。例如,如果我们的产品是面向都市中产人群的中高端美食电商平台,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筛选条件:
-
年龄在28-35岁,工作在北上广的女性;
-
在不同电商平台购买美食的频率;
-
月购买食物消费在一定金额以上,占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
-
是否经常购买或有购买意愿的某几类品牌;
-
家庭婚姻情况。
错误2:种子用户要做什么,能得到什么不明确
一旦我们筛选到符合要求的种子用户,我们却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以及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种子用户会感到迷茫,没有得到明确的尊重,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制定一个大纲,明确种子用户进入或接触产品后要做什么,如何做,做完后如何反馈,以及反馈后会得到什么。可以进行简单的访谈,了解用户的基本情况,并告诉他们产品的使用方式和反馈方式。种子用户完成阶段任务后,可以给予一些小福利或口头感谢。
错误3:盲目社群化
近几年,社群成为一个火爆的概念,大家喜欢建立微信群或QQ群。虽然这些群可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但是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边界。盲目建立大量的用户群会导致管理上的困难和投入产出比低下。我们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群规模,考虑高效合适的管理方式,并确定活动激励机制。
错误4: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在与种子用户沟通的过程中,用户往往会提出很多意见和要求。然而,我们不能被用户牵着鼻子走。用户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用户说的不一定是心中所想,用户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用户意见不一定合理。为了避免被用户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从使用场景、用户目标、产品定位和实际资源的角度考虑问题。
以上4个错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常见。我们希望通过总结这些错误,不仅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反思,也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