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引流,你用对方法了吗?
你的引流效果不佳,可能并非方法不对,而是你没有正确运用方法。
很多人都在讨论如何引爆、疯传,希望能够迅速吸引用户。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效果并不如预期。你可能遇到过以下情况:
-
引流来的当天大家互相打声招呼,但三五天后就没人说话了。
-
引流的人中有不少是占了便宜就没消息的。
-
引流之后推广广告或产品,但却没有转化。
-
用户数量不多,大部分都是乱发广告的。
-
策划了很久的活动,发布出去之后却没动静。
-
群里很活跃,但大家讨论的话题与你的社群无关。
你可能尝试过以下方法:
-
找名师分享。
-
折扣推广。
-
有趣、无节操的活动策划。
-
花大量资金进行渠道推广和奖品引流。
-
精心准备的文案。
实际上,你尝试过的方法都可能带来良好的效果,但问题在于你没有将它们用在合适的地方。在介绍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上述情况,思考以下问题:
(1)关于名师分享:
-
名师分享的内容是否与你的用户匹配?
-
这是用户需要的内容吗?
-
你是否对内容的质量进行了把关?
-
分享之后如何迅速留住用户?
-
下一步如何操作才能迅速吸引用户?
-
你是否收集了用户的反馈?
-
本次分享的各个环节做得好吗?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
-
本次活动还能产生什么延伸价值?比如将内容整理成干货供成员复盘,或作为下一次引流的备用文案。
(2)关于折扣推广:
-
引流之后,你是否不断地进行广告推广?效果如何?
-
引流的用户是否有二次变现的可能?
-
你是否了解引流用户的年龄、消费水平、偏好、加入目的以及更迫切的需求?
-
引流之后是否进行持续运营,并逐渐加强与用户的关系?
-
引流之后的群是否变成了客服群?
-
你是否与至少一两个用户建立了良好的私交?
-
用户是否自愿推广你的内容,而不是因为活动要求?
(3)关于有趣、无节操的活动策划:
-
本次活动是为了引流还是变现?是否同时考虑了这两个目标?
-
你的趣味策划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口味?比如,在宝妈社群中蹭《王者荣耀》的热点是否有效?
-
活动发布的时间是否合适?
-
整个活动流程是否流畅?用户参与是否繁琐?
-
活动之前是否进行了调研或测试?
-
活动创意是凭感觉还是基于数据和用户反馈?
-
活动的传播是否完全依赖投入资金?
-
在策划之前,是否对其他成功案例进行了对比研究?
-
员工是否自愿参与活动推广?他们参与的原因是什么?
任何无效的尝试都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引流并非一蹴而就,每个社群的情况都不同,分析他人是前提,分析自身才是根本。至少要确保你的尝试能够有所收获。
社群引流有以下几个要点:
明确引流目的
清楚引流的目的,是为了聚集粉丝、宣传社群还是产品变现。如果是初期引流,最好不要急着变现。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是未知的,先培养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再进行变现。否则,用户会认为你只是在卖东西。如果是为了宣传社群,就要确保正常活动有多个值得用户转发分享的亮点。包括话题讨论、合影拍照、文字分享、转发积分报名等,都要让用户分享有理有据、易于操作。你的目标是让更多的用户转发,提供有趣的文案、话题和红包雨,以及实时高质量的活动照片,激发用户转发的欲望,并提供便捷的分享途径。但要注意,最多只能强制转发一两次。
如果是为了变现,首先要考虑自身的用户基础是否稳定,所提供的变现条件是否具有吸引力,变现产品是否经过测试,以及针对哪些用户进行了测试。
踩准引流时机
社群引流有一部分是运气成分,我们需要分析这些规律,提高快速传播的几率。其中,把握时机至关重要。常规的时间把控需要了解用户的时间安排规律。具体到公众号的推送时间,不同时段推送不同的内容。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深入调查和多次尝试进行总结。此外,还要考虑特定时间的特殊效果。例如,360浏览器在大规模宣传时选择了过年前的时间,因为有亿人要定火车票,他们以更有效地抢票为宣传点,迅速打开市场。选择时机时还要有备选方案,因为预期的时间可能受到其他场景和话题的冲击而不适合发布。
找准引流人群
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最能引起他们注意和戳中痛点的内容。你需要制作相关的内容,以吸引感兴趣的人群。在宝妈社群中发布"XXX剃须刀打折了"可能很难引起关注,但如果你发布"快告诉你老公!这样的剃须刀有XXX风险!",然后将剃须刀广告放到最后,或者仅仅进行一次剃须刀的讨论,大家就会记住剃须刀的事情。之后再做几次相关的分享,就可以推广剃须刀了。因此,你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标签,并制作相关内容。
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引流的目标人群进行合理分流,以确保聚集在一起的人具有高度的共性。如果粉丝没有精准定位,大家就无法形成共同频率,即使聚在一起,也无法建立共同语言,很难形成真正的社群,更难以实现后续的转化和社群运营效果。实际上,社群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定规模的粉丝基础,更重要的是粉丝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社群运营的关键在于将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同一个频率上共振。因此,引流的方法实在是多种多样。然而,很多人一开始就走入了歧途,甚至采取买粉丝、骗粉丝的方式来引流,虽然看起来流量很大,但却是得不偿失的。
明确传播法则,即撬动中心节点和引起读者共鸣是两个关键点。撬动中心节点的重要性在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一书中有详细介绍。他认为,在每个阶层中,都存在一些特别擅长交际的人,他们是社会的连接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自媒体的爆发更加证实了这一点。社群本质上是人的集合,因此在人群中找到中心节点至关重要。在考虑传播信息时,我们要考虑如何通过这些中心节点进行有效传播。无论是微博大号、公众号大V,还是有一定资源的人,抑或是社群中的KOL,都值得我们重视。除了邀请他们参与社群活动,还可以利用他们在社群中的活跃作用。通常情况下,他们说的话更容易吸引社群成员的关注。如果与他们合作愉快,他们的主动分享和推荐通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合作资源。对于在社群中具有话语权的用户,我们应该主动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及时沟通并给予一定的权限和奖励,让他们协助活跃社群。这样一来,我们不仅牢牢抓住了这个核心用户,还抓住了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人。
引起读者共鸣的例子很多,大部分疯传的内容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例如,咪蒙的《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暗含的道理是:读书有用吗?不读书的人也能有用啊。之前刷爆朋友圈的《2000万人假装生活在北京》也是如此。虽然对北京生活不易的吐槽早就有了,但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再次强调了这个痛点。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也是类似的例子。我们需要了解用户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痛点。比如孩子选择学校困难吗?我老板有点愚蠢算不算问题?减肥没有效果算不算问题?像思乡、情感话题、职场生存等都是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我们需要与用户多沟通,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大降价”、“跳楼价”来刷屏。正如锤子手机罗永浩所说:“我不是为了输赢,只是为了认真。”锤子手机虽然有很多缺陷,但这句话却引起了许多有相同气质的人的共鸣。能够引起共鸣的内容都是真挚感情的体现。传统的品牌就像德高望重的长者,而现在的品牌则像无话不谈的知己,需要投入真实的情感才能有真正的交流。你还有什么好的社群引流方法?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