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运营
最近有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找我咨询职业规划,他们表示:
不想再去小公司了,想去大公司锻炼自己;
运营没有竞争力,容易被取代;
运营能一直做下去吗?每年都在变化,感觉不够安全;
…
甚至有一位女生犹豫地问我:“老师,你有职业规划吗?如果知识付费和互联网运营不再流行,你将靠什么谋生?”她觉得运营是一项虚无的技能。
将虚无的东西变实在,将实在的东西变虚无。在人生的长远视角下,找到在不断变化中立足的基础,这难道不是核心竞争力吗?
我也希望成为一名匠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变化。用匠心去做运营,这是可以持续一辈子的。
其实近年来,有许多野生运营人才崭露头角,比如90后的知识付费裂变操盘手鉴锋同学,虽然没有进入大公司,但凭借自己的摸索,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我并不认为在小公司只能做杂活的运营工作。能否获得成长与心态、选择、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关系。
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运营,我总结了几点个人经验。
经验一: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价值
我第一个经验是: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做杂活,要赋予自己的工作以价值感和荣誉感,对用户和团队怀有敬畏之心。
我在携程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运营,我的理解是通过数据化运营,让销售团队更高效、更精细化。可能在大众眼中,我的工作不是那么有趣,但我会尽力让自己投入其中,乐在其中,这样才能深入研究。
当时,我每周要做全国销售人员的周报,并发送给公司领导。我的主管要求邮件的收件人、抄送人、标题、正文和结尾都要得体、尊重、严谨。附件的Excel表格更是每次的大工程,其中使用了许多函数,数据量巨大,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我还参与销售话术的质检,抽查销售人员与用户的对话录音。我们会提取录音中的关键词,根据详细的打分表进行评分,选出优秀的录音分享给各大区,选出有问题的录音作为警示。还需要根据携程当前的活动和政策,不定期修改销售话术,并在后台监测效果,不断优化。
以上这些事情听起来可能不太有趣,但我意识到这些数据背后是销售员辛辛苦苦努力的结果,所以在处理数据时,我从不懈怠。
每次发送邮件时,我都会考虑我的报表和简短的点评将影响高层对各大区的评估,所以我会字斟句酌,逻辑清晰。
每次思考我们部门制定的话术和质检标准,都会想到这些话术将被上千名销售员用于与上万名客户的沟通,所以我会认真听取每一个细节,体察用户心理,制定出人性化、合理高效的话术,提高他们的成功率和会员转化率。
虽然携程现在已经不使用这套系统了,但这为我奠定了精细化思维的基础。
在初创公司,每一个用户都来之不易,所以我在运营时会尽可能付出心血,怀有敬畏之心。如果用户流失了,我会觉得对不起前线的市场推广。
怀有这样的心态,别人会觉得你是闪闪发光的,很容易得到重视和机会。
经验二:享受在困境中前行的感觉
第二个经验是:运营要享受在困境中前行的感觉。运营充满了各种限制条件,需要有“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不要抱怨没有资源、没有团队、没有预算,如果什么都有了,你还要做什么呢?
马云经常说:“不难要你干嘛!”不要羡慕其他公司有钱有资源,我自己既有钱也在没有钱的公司工作过,实话说,有钱也有自己的难处,你真的能好好利用资源吗?那样你要承受更大的财务考核、期望、风险和压力。
运营本来就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比谁能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如果A的简历上写着一个月拉新10000,B的简历上写着一个月拉新1000。有经验的领导不一定会认为A更优秀,要看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也许从资源使用效率和用户获取成本的角度来看,B同学做得更好。
所以,停止抱怨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现有基础上做得更好一点,这都是进步,都可以成为日后的案例。平常心做非凡事。
经验三:深入行业
第三个经验是:深入行业,不要做泛场景的无差别运营。
拥有月薪一万以上的运营职位往往会考察你的行业背景。你会发现,现在阿里巴巴招人不再只招电商人才,而是要招聘在实体行业中有五年以上经验的专家。
只有真正了解行业、了解用户、了解场景,才能制定出真正有效的运营策略。
所以,请不要再说自己是互联网人,这个说法太笼统了。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找到你在某个垂直行业中拥有话语权、关系网和兴趣的领域,比如医疗、农业、教育、文创、知识付费、社交等,这样你会走得更远。
经验四:分享输出和利他心态,打造个人影响力
拥有个人影响力的运营人才有很多好处,比如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结识牛人、谈成合作、获得资源。这就是你人生的护城河。
举个例子,如果你自己是旅行达人,那你肯定比普通人更适合做马蜂窝的用户运营工作;如果你自己是美妆达人,那你肯定比一般人更擅长小红书的用户运营。
曾经有一个淘宝的招聘启事引起了轰动,他们要招一个60多岁的老人做用户运营专家,年薪达三四十万,要求是广场舞大妈或中老年KOL优先。互联网界大呼,自己可能还没有自己的妈妈挣得多,却要给跳广场舞的妈妈报名。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拥有个人影响力,能够对一小部分人产生影响,成为某个领域的KOL,那么即使到了60岁,你依然会很受欢迎。
经验五:拥有让人倾囊相授的能力
互联网世界变化太快了,有能力的人愿意带你、提携你,这是获取知识最高效的渠道,比阅读书籍或听课都更加有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领导、师兄和其他部门的前辈给了我很多帮助。那么,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呢?
首先,要怀有感恩之心,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
其次,要找到你们之间的联系,也许是同乡,也许有共同的爱好,也许前辈在你身上看到了他当年努力的影子;
然后,要进行价值交换,单方面付出的社交关系是不平等且不持久的,你应该尽量为对方创造价值,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对方;
如果你们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知识付费其实是一条捷径,它能拉近你与大咖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如果你还能成为老师的优秀案例,那么你肯定有机会与他更密切地接触;
最后,做那些别人想做但因某种社会压力而不能做的关键行为领袖(KBL)。对我来说,这一点尤其有用,真的可以说是我的私房心得。KBL意味着你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许多前辈愿意与我交心成为朋友,可能是因为在我身上看不到浮躁、金钱至上和急功近利,而是看到了平衡与诗意,仿佛在为他们开辟一条自由之路,探索互联网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运营的五个私房心得。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运营人员,你最重要的使命是运营好自己的人生。
未来,最有竞争力的生活方式是做自己,在热爱的领域发挥才华,一切将会顺其自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