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打法与非常规打法的对比
当我们进行竞品分析时,我们需要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去理解竞品的策略和玩法。通过查询公开信息,我们可以揣摩竞品的运营策略,并将其借鉴到我们自己的产品中。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尽管别人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当我们亲自尝试时,效果往往不如预期。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多年的产品运营推广经验,我发现,产品运营推广的策略可以分为常规打法和非常规打法。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常规打法带来的效果,而非常规打法的效果往往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常规打法是指众所周知、每个人都在使用的策略,比如制作一个口碑好的标语,并在所有渠道上进行推广。而非常规打法则是每家公司独有的,是在产品运营推广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特别有效的策略,但并不为外人所知。一个小公司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大公司,往往依靠的是非常规打法,而大公司成长为巨型公司则主要依赖常规打法。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多款产品中所采用的常规打法和非常规打法的例子,希望能给那些每天忙于运营推广却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同学一些启发。
常规打法
常规打法的好处
常规打法类似于普世的价值观,是大家都知道的。当一个新人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时,往往会从常规打法开始。在我做产品运营时,我首先从用户、数据、活动和内容这几个模块入手。这几个模块是常规打法的一部分,对于产品运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后来,当我开始做产品推广时,我也按照常规打法的路径,做公众号、微博、抖音以及其他能够获得曝光的平台。这些都是常规打法,绝对不会错,因为大众的选择通常是最正确的。
常规打法的坏处
由于常规打法是大家都熟知的,很难突出个人能力。在职场中,作为普通员工最危险,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恶劣变化,往往首先被裁掉的就是那些可以被替代的员工。会常规打法的人那么多,不缺少你一个。
常规打法的例子
这里举一些常规打法的例子,看看你是否熟悉。如果连这些常规打法都不熟悉,那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每天忙于工作的究竟是什么。以下是以产品开发、产品上线、产品推广和产品优化的时间轴为基础的例子:
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的目的是解决用户最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常规的打法是找出市面上最畅销、用户最喜欢的产品,进行分析对方的设计、包装、团队、用户群体、价格等等。然后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常规的打法,一种是做出一个和对方一模一样的复刻版,通过我们更出色的运营推广实力超过对方;另一种是做一个差异化的产品。这些都是常规的打法,大家在开发新产品时经常使用。
产品上线: 这个阶段不言而喻,只要有渠道可用,我们就要上。只要地球不爆炸,渠道就会存在。无论是什么渠道,总会有一点点曝光量,虽然可能很小,但也有一定的效果。
产品推广: 在产品推广中,有很多常规的玩法,比如制作广告素材并在大型媒体上投放,或者邀请KOL来推广产品。以目前最火的直播带货为例,我们看到一些直播节目带来了数百万的成交额,似乎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利润。然而,当我们尝试类似的常规玩法时,却发现自己亏损了许多。不要被这些常规玩法蒙蔽双眼,你不知道别人投放资金的目的是什么。就像上次有一家自热火锅亏损了一万份出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线下销量,这种非常规打法可能并不为人所知。
产品优化: 这一部分不言而喻,根据后台数据和用户反馈来进行产品优化调整,这是大家都在做的。
非常规打法
非常规打法的好处
从这里开始,就变得更有趣了。大家对喜闻乐见的事物往往没有太大兴趣,而对一些小道消息和内幕八卦则特别感兴趣。非常规打法是不为常人所知的独门秘籍,一旦掌握,必将成为公司的引领者,带领公司走上企业巅峰。非常规打法虽然耗时耗力不大,但却能带来几倍于常规打法的效果,因此是小公司和有KPI压力的大公司最喜欢的。
非常规打法的坏处
由于非常规打法必须保密,不能为人所知。而且,有些非常规打法甚至涉及到违反规则的边界,稍有不慎可能会付出极高的代价。正如那句话所说,赚大钱的业务都写在刑法里。
非常规打法的例子
由于时间久远,我可以分享一些我以前在运营推广产品时采用的非常规打法,这些不算是公司机密。如果问我现在公司的非常规打法,我会回避并告诉大家:不存在的,我们都是合规运营的。以下是以产品开发、产品上线、产品推广和产品优化的时间轴为基础的例子:
产品开发: 我们在网上搜索到的信息都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检索到。如果一个公司将信息公开,说明这个信息没有隐藏的必要。我们在推广时对外宣传的通常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说辞,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会被对外泄露的。在产品开发阶段,我们曾经采用过一种非常规的打法,即与竞品的开发团队建立友好关系。需要声明的是,这种关系纯粹是工作上的友好关系,没有涉及到金钱往来。为了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我们专程拜访了竞品公司,并真诚地向他们请教经验。互联网人通常都比较坦诚,不会藏着掖着。那次拜访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内幕,并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
后来,在我转行做产品的时候,老板问我,要怎么才能知道竞争对手是如何运作的呢?我的回答是,去对方公司调查一下就能知道了。其他人听了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太缺乏冒险精神了。
产品上线阶段,我转行做了快消品。在了解竞品的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只要上了天猫,把天猫做好,流量就会涌入。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否则天下就不会有小公司了,都会变成大公司了。我们之前产品上线后,按照常规方式跑渠道,做客户关系,但发现总会有其他公司比我们更勤奋地跑渠道,更擅长做客户关系。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寻找新的方法,专注于开发中小渠道,追求长尾流量,而不是和大公司硬碰硬。结果发现,每个月通过自然增长和依靠中小渠道带来的新增用户数据差不多。这可以算是一种非常规的成功案例。而且一旦在中小渠道上取得了成功,再去争取大渠道的资源时,我们还能获得额外的加分,这是多么好啊。
在产品推广阶段,有很多非常规的方法可以使用。公司老板经常喊着,要用零预算来获取几万个新增用户。在非常规的推广方式中,这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常规的推广方式无非是投放信息流广告、做关键词排名,花费几十上百元来买用户。而我在非常规的推广方式中,有一次通过批量加QQ群,群发广告,两天时间就把500人的QQ群拉满了,而且这些人都是潜在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广告的文案要求非常高,我先写了一版广告发到了三四个群,发现没有人反应,于是我调整了文案,最终找到了一个版本,只要群发一次,就能吸引10到20个人进群,效果非常好。然后我在这个500人的群里活跃起来,促成了交易,实现了零成本获取客户的非常规方式。还有一个例子是我之前运营的一款APP,每天自然增长了4000多个用户,这简直难以置信。要知道,通过付费推广来吸引4000个用户,成本起码是10万元起步,而我们却是通过自然增长实现的,靠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非常规推广方式。例如,我们做了关键词排名,在某个关键词搜索中排名第一,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关键词排名的价值,我们抢先一步就实现了这个目标。现在如果想做这个,可能有点晚了,因为非常规推广有时就是利用信息差。再举一个最近做的小红书种草的例子,大家以为在小红书上种草都是要花钱的吗?实际上不是的,我们在做小红书种草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花,产品在小红书上迅速走红了。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找到了300多个可以免费交换资源的小红书达人,让她们体验我们的产品,然后发表日记。至于我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可以免费交换发日记的达人,那是我们的非常规推广方式,正如佛所说,不能言说。
在产品优化阶段,想要采用非常规的方式,就必须想办法获取同行的数据。只有了解到其他公司的数据,才能知道自己的表现好还是不好。我们当时做淘宝客转化率只有2%,我一直想弄清楚这个数据到底算是好还是坏。因为没有参考,所以不好判断。后来了解到同行的数据大约在10%左右,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进行了优化调整。
综上所述,一个公司的产品运营和推广一定要结合常规和非常规的方法。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有的公司资源广泛,有的公司设计出众,有的公司套路深。这些都是非常规的推广方式,外人无法得知。要了解一个公司的非常规推广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到别人的公司内部。加上周知的常规推广方式,就能轻松地推动公司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