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好友可见数量突破限制,对谁有利?
微信8.0版本已经发布,更新了许多新功能,吸引了众多从业者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动是微信朋友圈好友可见数量突破了5000人的限制,甚至有些个人大号的朋友圈可见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0人。这对于个人IP、微商和企业分享营销的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改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大多数人的微信好友数量不超过500。因此,这次改动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对于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提升上。
为什么微信应该开放好友权限呢?首先,微信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了聊天、支付、阅读、游戏等多种功能。作为一个社交工具,微信应该扩大用户的社交圈子,方便用户进行交流和联系。限制好友数量与社交的初衷相悖,因此微信应该开放好友权限,让用户自行决定是否添加好友。
其次,微信是一个重要的个人品牌塑造工具。个人品牌的发展和影响力不应受到工具的限制。如果我们的个人影响力仅限于5000人,甚至更少,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因此,微信的开放应该满足人们对于树立品牌和提高影响力的需求。
为什么微信敢在这个时候开放好友权限呢?首先,通过微信好友请求,用户可以设置好友关系权限,这意味着被划分为仅聊天的概率是50%。如果被归类为仅聊天,后续的营销行为可能会被对方拉黑或删除。其次,微信测试了朋友圈折叠的功能,将多条动态折叠成一条信息,减少了广告霸屏的情况。此外,微信的动态推荐系统也会根据用户的互动情况来展示朋友圈动态,不会因为好友数量增多而导致信息过于频繁。
总的来说,微信好友权限的突破对于个人做私域流量的沉淀和运营有着极大的帮助和商业价值。
村长在《是时候,把客户添加到微信里》一文中提出了重视个人粉丝和用户积累的呼吁。现在我们再次强调其中的两点,希望引起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视。
信任关系是微信商业化的核心要素
微信作为一个集支付和交流于一体的平台,在商业化方面的成功除了方便的支付和交流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了信任关系。微信不仅是你的名片,还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实时交易场景,消除了双方的顾虑。在线上和线下的交易行为中,信任是核心的决策因素。
微信号的商业价值
你把微信当成了什么?很多人一直没有搞明白,在微信中能够成交的底层逻辑。如果将微信号脱离出来,当作一个面向公众的账号,假设这个账号和微博、快手号、淘宝号、公众号一样,积累了上万的粉丝,那它也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公众号、快手号之所以能够接广告、产生交易,不就是因为它们通过内容建立了链接,然后通过信任关系实现了交易转化吗?那么,为什么微信号不能呢?为什么你不把自己的微信号发展到5000人、1万人?为什么你不把自己的微信号发展到5个、10个?因此,很多人一直在纠结通过微信能够卖什么,却没有明确过,我应该先把微信号发展到1万人再说!需要注意的是,在普通人的眼里,使用抖音/快手是为了娱乐>营销>社交,而使用微信是为了社交>娱乐>营销。而在营销人的眼里,无论是什么账号,营销都是第一位的,才会产生交易。
用户的精准性很重要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呼吁大家多加人到微信,但并不鼓励随意添加好友。因为这些人只是你好友列表的一个数字,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并不会因为你的朋友圈人多,就会为你带来人气和信任,这与线下业务不同。线下开店时,如果有50个人围观你的店铺,哪怕他们不买,也能够制造氛围。但朋友圈的好友彼此之间几乎是孤立的。因此,我建议大家要进行精准的用户引流,因为转化非精准用户的成本太高了。
标签化管理是关键
无论你的微信好友数量是50个还是5000个,在每次添加和管理好友时,请进行标签化的管理。标签化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微信自动的标签功能进行分类,方便查找人和在朋友圈发布特定的动态;另一种是建议大家使用备注功能进行标签管理,不论是一对一私聊还是朋友圈互动,通过备注可以直观地看出更高效的方式。无论人数多少,都要运营标签化管理的方法。
保护个人数字资产的重要性
虽然微信好友权限的开放意味着你可以自由运营,但并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不受限制。相反,你应该更加注重对个人微信号的经营,否则一个微信账号的永久封禁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进行有温度的运营
微信好友权限的开放之后,对个人微信号运营来说是最大的考验。因为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会有意识地将用户引导到个人微信中。如果一个客户被添加为微信好友后,大家都在发广告,反而会让她更加反感。只有有价值、有内容、有温度的个人号才能保留下来,才会产生交易。因此,减少那些霸屏且机械化的朋友圈行为,谁愿意每天看广告呢?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运营方式并不适合普通人。
不要使用违规设备
企业微信的开发是为了打击市面上那些山寨的、不合规的微信营销管理工具。因此,不要使用群控系统,因为风险太大了,除非你有极强的抗压能力。但对于个人来说,辛辛苦苦积累的三四个微信号无法承受微信风控系统的考验。无论何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客户资产和数字资产,不要从事违规行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