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社交网络
私密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Service)
什么是私密社交网络[1]
私密社交网络又称私密型社交网络服务( 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私密社交网络是指能帮助人们建立“朋友圈”的私密性社交网络服务。
私密社交网络的模式[1]
当前流行的私密社交网络模式主要包括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模式、熟人间的实名社交网络模式、熟人间的匿名社交网络模式、陌生人社交网络模式等。每一种模式的基本原理介绍如下:
(一)阅后即焚社交网络应用模式
阅后即焚社交网络应用模式是一种“分享+定时自毁”的社交网络应用模式,其允许用户与好友分享自己更为隐私的内容而不用担心被传播出去。阅后即焚社交网络应用的基本服务功能为图片、视频内容的分享服务和“阅后即焚”服务:用户不仅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可以在线与好友分享,同时有权设定好友查看的时间,范围在1-10秒之间;时间一过图片中的精彩内容会自动销毁,保证隐私不会泄露。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分享的内容会被及时销毁。
(二)熟人间的实名社交网络模式
熟人间的实名社交网络模式是一种在亲密的好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社交网络应用模式。熟人间的实名社交网络模式能让用户限制好友数量,能让用户拒绝一些不那么亲密的人;能让人们在“亲友圈”中分享自己非常私密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用户的隐私范畴。熟人社交网络模式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交活动发生在亲密的好友间;二是分享的内容具有私密性,不宜公开。
(三)熟人间的匿名社交网络模式
熟人间的匿名社交网络模式,也可称其为“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网络模式”。该模式的服务功能主要是以匿名的方式向朋友圈爆料自己的个人私密信息。其代表性的应用产品是“秘密”( Secret),其能提供“一个匿名的私密倾诉社区,不能和家人朋友说的秘密,不能在微博上说的秘密,都可以在这里倾诉;还能在这里获得他人的帮助,真正释放埋藏内心的压抑”。熟人间的匿名社交网络的社交活动也发生在熟人之间,分享的内容也是私密信息,其不同特征在于用户之间具有不可见性,大家都不知道内容的发布者是谁。
(四)陌生人社交网络模式
陌生人社交模式是一种帮助陌生人建立私密型联系的社交网络应用模式。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社交活动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能不断扩展用户的社交圈。陌生人社交模式的用户之间可能是透明的,也可能是不可见的。据此,陌生人社交模式也可划分陌生人实名社交模式和陌生人匿名社交模式。
私密社交网络对人类传播的革命性影响分析[1]
(一)私密社交网络能形成私密、安全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模式
私密社交网络能实现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私密性。私密性是人类进行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活动一直追求的基本属性,私密社交网络应用就是旨在满足人类交流的这一基本需求。私密社交网络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安全性。较难敞开心扉、吐露真言是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最大障碍。因此,安全性是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基本需求之一。社交网络应用主要是帮助用户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然后就是让用户能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图片,视频等个人数据。
(二)私密社交网络逐步成为主流的组织内部传播平台
组织中的信息共享能使组织成员在解决问题时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能促使决策科学化”。但大多数复杂的组织信息不透明是很普遍的现象,组织成员只能借助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渠道获得有限的信息。但社交网络能打破组织层级的限制,让组织成员建立广泛的交流渠道,逐步成为主流的组织内部传播平台。
(三)私密社交网络会对大众传播和政治传播产生深刻影响
一些大众媒体机构和政府机构也正在积极运营“公众账户”等平台,试图与私密社交网络建立链接,能让私密社交网络账户便捷地转发其发布的信息,从而让私密社交网络成为大众传播网络和政治传播网络的“末梢神经网络”。这能有效提高大众传播和政治传播的效果。私密社交网络能形成多元的政治矛盾、冲突的宣泄模式和扩散机制,是传统政治传播渠道的有益补充,能让公众无障碍地参与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活动,能有效提高政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能让政治传播系统更加透明、开放。
私密社交网络的治理挑战[1]
(一)私密社交网络自身“隐蔽性”带来治理盲区
首先,私密社交网络中容易形成“群体性心因性疾病”效应。人们对私密社交网络中传播的信息一般都会选择相信;特别是,人们出于对朋友的关心,会积极转发一些事关朋友切身利益的信息,以便让更多的朋友获悉该信息。即私密社交网络中存在“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现象:“朋友圈”中某个人的情绪,不仅会传播给“朋友圈”中的朋友,也会传播给朋友的朋友,会蔓延到其他“朋友圈”,甚至会传遍整个私密社交网络。
其次,私密社交网络中不良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较难评测。表面上,私密社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传播范围有限,看似能避免不良信息的“持续发酵”和“广泛传播”。这将对私密社交网络的治理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即使对非“阅后即焚”的私密社交网络也没有系统的监测体系:一则缺乏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二则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最后,私密社交网络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阅后即焚和私密性等承诺会诱惑用户无顾遨地上传和分享更私密的照片和视频,但私密社交网络能否确保其“阅后即焚”和私密保障机制真正有效,还存在较大的疑问。
(二)私密社交网络中不良信息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国家安全
首先,私密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私密社交网络的私密性和隐蔽性能为色情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渠道。
其次,私密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安全。私密社交网络看似能促进亲成朋友的情感交流。但随着私密社交网络的流行,这样的场景也所处可见:难得一聚的朋友在餐桌前埋着头看手机。
三是私密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土.会威胁价值观安全。私密社交网络中常常疯传一些颠覆传统价值观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传统的“把关人”模式下,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也可能会给一些极端思想和自由思潮提供传播空间,冲击传统的社会价值观。
四是私密社交网络将改变现有的政治传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私密社交网络也可能形成多元的政治矛盾、冲突的宣泄模式和扩散机制:政府官员腐败的丑闻,公众的抱怨﹑谩骂和指责等负面信息容易迅速扩散和放大,流言和谣言等虚假信息会“爆炸式”传播。公民在私密社交网络中表达政治观点常常“无所顾忌”,这些看似调侃和闲聊式的表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朋友圈”的政治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威胁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
最后,私密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社会安全。私密社交网络对社会安全的威胁源主要包括“虚假恐怖信息”和“诈骗信息”。
相关条目
- 社交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