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新认识和实践
距离上一次的分享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我不是一个持续写作的人,但我会尽量克服自己的懒惰,继续分享一些关于增长的案例和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另外,公众号的消息功能有很多问题,尽管我能看到有些关注我的人给我发消息,但因为查看不及时,很多已经不能回复了,甚至有些消息内容也无法查看,我只能统一说一句抱歉了。今后我会尽量每天都打开后台,及时查看消息。
和一年前相比,现在对增长的理解,我增添了很多内容。
这些内容是能够帮助一个增长的实操者更准确地制定策略,更快速地取得效果。
虽然增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快速测试的实践学科,但是如果能全面了解用户并对产品有扎实的理解,制定的策略尝试会大大降低试错率。
一年前我认为增长只需要做两件事:新增和留存。之前的分享基本上涵盖了新增的方式,比如渠道价值判断、新用户转化和留存、促活方式等。
留存是最难的课题,也是在增长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虽然这部分还没开始分享,但那时我认为做好留存就是需要做好push和活动。
现在回想下,觉得这两块也只是手段而已,手段做的再好都无法避免快速到达瓶颈。
Push的点击率、红点的点击率基本是恒定的,通过push带来的用户也是有限的;同样,活动的参与率、分享率、同比和环比差别也都不会太大,何况大部分参与活动的用户已经是活跃用户了。
所以,想要提升留存,一定不止这两种手段。
那接着来聊聊我对增长的新认识。
我将这两三年来对增长的实践和思考绘制成了上面的图谱。
这是我认为包含了增长的全部内容,当然这是目前的认知,通过不断的实践应该还会有新的内容加入。
我认为增长应该包含两种类型和四大块内容。
分别是产品体量的增长,包含增长设计和增长优化两大块内容;另一种是战略型的增长,包含功能场景和赛道场景两大块。
产品体量的增长
先说产品体量上的增长,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实现。一个是增长设计,这是以传播为目的,通过对产品功能的设计达到用户体量上的增长。比如,巧妙的分享功能的设计,用户主页留脚印的设计,会呼吸的朋友圈分享图标的设计,以及类似蚂蚁森林的产品功能,等等。
另一方面是增长优化。这是以提效为目的的策略优化。比如,push的提效,对用户行为的提效,以提升转化率为目的的策略制定,等等。
(这两块的内容在上一篇《对于创业,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中也有详细的描述)
战略型增长
另一种增长是战略型增长,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发新的功能点;另一方面是开辟新赛道——微博当年的二次崛起就是一次很好的战略型增长的案例。
我很希望自己能有这种增长上的实战,但可惜的是这种机遇可遇不可求,而往往遇到的时候职位权限不够根本做不了任何尝试。
所以,这一部分都只是我的学习和理解。
事实上,战略型增长离我们并不远,我们常常听到的某产品遇到了增长的瓶颈,基本都是时候需要去思考战略型增长了。
比如,现在被短视频挤压下的传统泛娱乐型产品。
在残酷的竞争下,面对快速下降的日活量,大部分的产品都会匆忙选择上线短视频功能;并不是说上线短视频功能不对,而是应该花点时间先去调研和分析下,新功能对原产品的主用户群是否是真正需求。
你的用户是真的缺少一个短视频的工具而离开你的吗?你为你的用户运营的短视频内容和抖音快手的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功能是在给你的产品加分,还是在消耗原本来体验你价值主张的用户呢?
在这个图谱中,左边两列是增长包含的两种类型和四大块内容,中间部分是每块内容下的细分落地项;其中每两行可以成为一个体系,分别包含在这块内容下应该去思考、分析和测试的内容,以及产出的功能和策略。
最右边的一列是支持增长所需要的能力,包括将效果好的活动产品化的能力,建立数据模型实时分析的能力,进行快速A/B test的能力,以及用户调研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接下来的分享,我还是会按照日常碰到的课题进行,比如,找到AHA moment就够了吗?
分享对产品来说不仅仅是用户的活跃,更深的价值是用户之间关系链的体现,该如何设计好分享呢?其中会穿插的联系到图谱。
图谱是我近一年的思考和总结,只是一个做增长的思路和能力体系,并不像AARRR模型是一种执行的list;但我认为还是能够起到一定帮助的,所以分享给大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