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崛起:电商+社交的新模式
大多数人认为“从社交到电商是水到渠成,从电商到社交是缘木求鱼”。然而,拼多多的出现证明了电商到社交的转变是可行的。
在互联网产品中,电商和社交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商是变现流量的一种方式,而社交则掌控着流量。因此,从2013年开始,“电商+社交”这种模式开始被探索,并涌现出各种产品。然而,只有拼多多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一亿用户,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多数人认为“从社交到电商是水到渠成,从电商到社交是缘木求鱼”。由于交易过程相对谨慎,电商到社交的可行性较低。然而,拼多多的出现证明了电商到社交的想法是可行的。如果说微信电商、小红书代表了社交+电商模式,那么拼多多则代表了电商+社交模式。
关于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用户可以与朋友、家人、邻居等发起拼团,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优质商品。拼多多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是通过沟通和分享形成的。在上线一年的时间里,拼多多的单日成交额突破了1000万,付费用户数突破了1亿。它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走完了传统电商平台需要三四年才能走完的路程。
拼团的历史
团购的鼻祖是Groupon,它通过多人拼团实现了优惠,将线上和线下购物方式结合起来。早期国内的拉手网等团购平台也借鉴了这种模式,后来美团去掉了多人团,从而摆脱了限制,拓展了消费场景,成为所有团购平台中的佼佼者。到目前为止,C2B电商诞生了两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众筹和团购。众筹更多解决的是金融问题,而拼团更多解决的是买家的优惠和卖家的流量问题。目前的美团等平台已经发展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而拼多多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团购平台。
拼多多解决的行业问题
从2015年10月开始,我开始关注拼多多。当时拼多多刚上线一个月,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用拼多多拼榴莲。当时我觉得拼多多可能不会发展太大,因为它所满足的场景有限。然而到了12月份,听到很多朋友在讨论拼多多和拼好货,拼团模式突然变得火爆起来。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种产品未来可能会很受欢迎。拼多多的模式经过了用户的验证和认可,它确实解决了用户购买优惠商品的问题。起初,拼多多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但随着逐步发展,它逐渐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拼多多解决了用户在购买中遇到的问题:1. 价格便宜;2. 购买和支付便捷;3. 放心购买。有人说拼多多解决了用户的参与问题,其实参与只是行动而不是用户的需求。如果没有因为参与而能够获得便宜的好货,谁愿意费那么多劲去参与呢?拼多多提供的参与感让廉价变得合理。人们普遍认为一分钱一分货,通常认为廉价商品没有好货。小米手机为了教育用户,费了很大的劲头,而一个多品类的综合电商平台更加困难。如果让用户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就需要让廉价变得合理,比如买一赠一、秒杀、折扣、满减等等,都是在解决廉价合理性的问题。购买和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对拼多多的成功至关重要。亚马逊的一键下单功能为其贡献了大量的GMV增长,这表明便捷性的重要性。在四五六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许多用户早期没有接触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他们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很多人没有支付宝,但可能有微信支付,因为他们经常在群里抢红包,所以抢到的钱都可以在拼多多上购买商品。交易的信任转变,从信任平台到信任亲友。通过得到亲友的支持,让用户对购买更加放心。拼多多也解决了商家的问题,即电商流量和销量问题。目前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订单开始集中在头部商家,因此需要新的平台满足新商家的电商获客需求。拼多多的成功更多地是因为解决了这个行业的问题,尤其是在四五六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地区是拼多多的主要用户群体。拼多多的诞生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拼多多快速扩张的基础。
拼多多用户画像分析
根据艾瑞网的数据,拼多多的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达到了72.3%,而男性用户只占27.7%。这与女性用户更偏爱网购有关。同时,女性购物相比男性更细致、更有耐心,因此在选择商品时更愿意在购物平台上精挑细选,希望能够淘到更多的低价好货。女性用户也更愿意与闺蜜和好友分享购物经验,而在拼多多上既可以淘到好货,又可以展示好货。因此,拼多多更受女性用户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
年龄上,最多的用户年龄段是25-30岁,占比达到30.08%,其次是31-35岁用户,占比为27.65%。这表明,80后是目前社会上的主要劳动力,他们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并且对网购持乐观态度。此外,这些用户通常有较多的亲戚朋友,因此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形成传播效应。因此,拼多多的拼团购在这类人群中更容易实现。在使用区域上,中部地区和沿海城市是使用拼多多人数最多的地区,而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使用人数较少。拼多多总部位于上海,因此在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了更多的市场推广,其知名度也更高。同时,这些区域的人们购买力也更强。根据以上的用户特征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出三个用户模型:
-
第一个用户模型特征是:年轻人,女性,未婚,收入中等,生活品质较高;
-
第二个用户模型特征是:中年人,女性,已婚,收入中等偏低,空闲时间较多,喜欢网购;
-
第三个用户模型特征是:学生,女性,无收入,消费能力不高,喜欢网购。
拼多多产品分析
拼多多的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
信息架构
-
特色功能
-
拼团:拼团购物过程中,开团者可以与朋友和熟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商品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商品进行筛选和甄别,另一方面双方都可以获得优惠价格。被分享者如果发现拼团价格确实很优惠,可以和朋友一起购买,还能帮助朋友省钱。
-
海淘:拼多多主打的业务之一是海淘。在拼多多的app菜单中,海淘功能位于中间位置,特点是“正品保障,包税包邮,极速发货”。选择海淘作为核心功能可能与网易考拉、丰趣海淘等多家知名海淘品牌的入驻有关。除了价格上的优势,拼多多海淘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
亮点:拼多多的一个特色是,在app界面左上角会实时显示每次有人开团的通知,比如“xxx 1秒前开团了”。这样实时显示开团信息可以营造团购氛围,增加用户购买的欲望。
-
产品逻辑
-
拼多多的购物逻辑主要围绕拼团模式设计。用户可以选择开团购买或单独购买,但单独购买的优惠力度肯定比不上拼团。为鼓励用户选择拼团模式,拼多多在价格上做了比较。
-
下单成功后,用户可以将拼团信息发布到社交圈子,比如朋友圈、微博等。同时,也可以与app内有相同购买需求的陌生用户组团。一旦达到拼团人数要求,就被认定为拼团成功,每个买家都能获得优惠的拼团价格,并且商品将分别发货。如果无法满足拼团要求,那么拼团将失败,付款金额将返还给用户。
拼多多未来的盈利模式
-
抽成+账期:抽成+账期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模式。从天猫到美团、饿了么再到滴滴,几乎所有O2O创业产品的盈利模式都是佣金+账期。
-
广告(CPC、CPM等):广告是电商的另一种盈利模式。比如阿里妈妈、淘宝直通车、搜索排名、首页广告位展示等。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通过免费吸引商家或用户进入平台,然后通过广告等形式来变现,这是百度和淘宝早期的做法。
-
品牌曝光广告:拼多多与品牌商合作,进行“一元夺宝”类活动。参与者需要完成拼团才能参与抽奖,这样品牌得到了大量曝光。同时,拼多多以低成本获取了大量用户。由于拼多多获得了腾讯的投资,这类链接并没有被微信封杀,这也促使拼多多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
商家保证金:特殊类店铺,比如海淘馆、母婴馆等店铺,将缴纳商家保证金作为未来的盈利模式之一。
关于拼团电商的未来,拼多多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的挑战,由于我本人并非电商行业从业者,目前无法进行深入分析。欢迎各位一起交流讨论以上观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