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意,要在蓝海做品牌、红海只能拼夕夕
如果只是卖货,渠道和流量就足够了。然而,在卖货的同时,还要将品牌建立起来。这样的生意既有趣又具有吸引力。但是,要在市场中建立品牌,就需要在蓝海中寻找机会,而不是在红海中与竞争对手激烈竞争。
什么是生意:占据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生意中,拥有自己的位置比拥有一件商品更重要。因为只有在认知空白的情况下,我们才有机会去占据一个位置。生意就等于位置。商机存在于消费者的主观认知中。我们需要从外部角度看市场,从外部定义业务,从外部塑造产品价值,甚至传播信息。洞察、发现和占据位置的过程就是做生意的过程。当消费者对某个品类有认知但没有品牌认知时,占据品类空位让品牌代表品类是最明显的空位。如果在这个时期放弃抢先进入代言品类的机会,而与所谓的竞争对手过多纠缠,实际上就犯了一个大错误——赢得了战场却输掉了战局,错过了战略机会。因此,不仅要关注竞争对手,还要密切关注顾客,并抓住建立认知优势的机会窗口。一个决策的质量既取决于果断决策,也取决于持续有效的决策。因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所谓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是在这里指的。正如德鲁克所说:“在规划过程中,时间决策本身就是一项承担风险的决策,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和努力的分配,决定着承担的风险。推迟一个决策本身就是承担风险,而且往往是无法弥补的。”——时间窗口(占据空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竞争对手一定和我们一样,都希望赢得胜利。
什么是好生意:品牌等于品类
如果只是卖货,渠道和流量就足够了。然而,在卖货的同时,还要将品牌建立起来。这样的生意既有趣又具有吸引力。要在蓝海中建立品牌,要在红海中拼供应链。在这个世界上,T恤的数量既不多也不少;货架上的T恤也是如此。事实上,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从货架上看都是红海,真正的蓝海在消费者的认知中。
- 品类是基础
从品类的角度思考是生意的第一步。品类是生意的基础和大局。只有一个丰富的品类基础,才能孕育出强大的品牌生命力。因此,产品背后的品类才是生意的原动力。常言道,依靠大树才能乘凉,站在风口上的猪才能飞。大树和风口,实际上就是新的品类,就是新的机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大于管理决策。仅靠高效的管理无法解决经营问题。作为创业者,最重要的决策是洞察、发现开创新品类的机会。即,在市场上存在品类基础认知的情况下,却尚未被强势品牌占领。
- 机会是主动分化,抢先占位
分化带来机会,开创新品类就是抢占机会。领先一步是先烈,领先半步是榜样。如何判断是走了一步还是半步呢?关键在于对分化和新品类的思考。
-
发现和选择品类机会是创业者的首要经营决策。
-
品类分化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分化是商业发展的动力。
-
在竞争激烈的认知中展开战争是不明智且需要更多资源的。
-
新的媒介产生新的内容,新的内容吸引新的人群,新的人群催生新的品牌机会。
因此,有品类而没有品牌是好生意的基础,拥有一个干净的“大脑”是必要条件。当提到羽绒服时,有大鹅和波司登;提到男裤时,有九牧王;提到夹克时,有劲霸。但是,提到T恤时,能够直达消费者心智的品牌是什么呢?好像真的没有。这才是生意的好机会。在一个2000亿的T恤品类市场中,一直缺乏一个专家品牌(这确实是个好生意)。因此,我们希望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市场上的T恤只有白小T和其他T恤。因此,我们希望首先成为唯一的品牌,然后成为第一品牌。即使在一个小众的品类中先占据第一位置,也不能做第二的事情。白小T创始人张勇如此说。
如何抓住好生意:以产品为核心,攻击品牌
要占领消费者心智,品牌需要依靠优质的产品。创业者的情怀、理念和价值观都应该落实到产品上。你的产品就是你的情怀,你的产品就是你的理念,你的产品就是你的价值观。那些脱离产品谈论情怀、理念和价值观的只能感动少数人,无法激发大众的共鸣。消费者通过购买来表达自己的选择。只会说而不会实践的是假把式,只会实践而不会说的也是假把式。
产品力的本质是找到并聚焦于卖点的差异化竞争。这要通过消费者端形成差异化的认知,并通过认知引导事实,借助事实强化认知。一方面,需要在产品层面提供事实差异化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在消费者端实现差异化的认知区隔。具体的方法是,通过聚焦在特定品类上,打造出超级品相,创造超级爆品,从而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形成强势的认知。如果产品过多,认知无法聚焦,就很难赚钱。正如《毛泽东选集》中所提到的,集中兵力是首要且主要的,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形势。在企业中,集中兵力就是指专注于消尖产品。
消尖产品的关键在于挖掘痛点,并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细节。品牌是产品的精髓,产品则是品牌的具体体现。在品牌刚开始建立时,消费者是通过产品来理解和传递品牌的价值观的。即使企业理念和品牌价值观再好,如果没有消尖的产品来展示,那么就只是空中楼阁。在还不是品牌的阶段,消费者会根据产品来评价品牌;而成为品牌后,消费者则会根据品牌来评价产品。因此,产品主义是品牌的基础,产品也是进入品牌领域的敲门砖。我从未见过产品做得很好但不是品牌的情况,相反,我见过很多只想建立品牌却在产品上失败的案例。特别是在早期市场中,几乎所有的购买决策都由技术狂热者和有远见的人来做出,而最重要的价值领域就是技术和产品。《跨越鸿沟》中提到,新品牌上市初期,应该集中精力进行单点突围,而不需要追求各种卖点和特色。要集中力量在产品力上实现突围,通过产品力(功能-利益)上的差异化点(单点)来找到差异化。从工艺、配料、成分到功能,要做减法,将产品满足消费者利益的点削尖,以满足需求为基础。
需求可以分为15个颗粒度。乔布斯曾说过,不要试图问消费者想要什么,而是要感受他们的欲望、厌恶、困惑、懒惰和疑虑。需求可以通过情绪、情感和态度来表达,而这些表面的情绪、情感和态度通常都是由底层的需求驱动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每一种情绪和不满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恐惧会导致焦虑,而焦虑则会引发行为。痛点可以从五个层面进行分析:怨、恨、恼、怒、烦。情绪的根源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贪、嗔、痴、慢、疑。需求的表现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理解:想知道、贪便宜、怕麻烦、爱面子、要证明。
例如,白小T在面料上采用了长绒棉,并经过零下180度液氨处理,使得衣服的手感十分细腻光滑。为了解决领口脱线和洗过几次后变形的问题,白小T在领口圈加了两根氨纶丝,并采用了日本三针工艺来处理领口和袖口,从而使得衣服更加牢固,不易脱线,领口也不容易变形。另外,整件T恤看不到一根线头,真正做到了“0”线头。此外,白小T还采用了与其他T恤不同的“重”包装,通过包装的视觉效果进一步传递出与众不同的品牌调性。
产品是一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组合,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价值。它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理解产品的关键在于对其所属品类、特性和分化的认识和占据。产品力的核心是对品类和特性的深刻理解,最终体现在产品功能和利益的极致表现上。作为创始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对产品追求极致的信仰者,表现并传达对产品极致的追求。
定价是根据你占据的市场位置来决定的,你可以理所当然地使用相应的价格。相反,如果你没有占据那个市场位置,你就无法定下那个价格,因为消费者不会接受和认可,这是因为你没有相应的市场势能。事实上,与成本相比,消费者更关注购买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包括使用价值、功能价值、形象价值和社会价值。定价的逻辑不在于成本,而是在于创造优势认知和价格锚定。以白小T为例,它的逻辑是高科技(使用价值)、高颜值(形象价值)、高品质(功能价值)和高社交货币(社会价值)。
在白小T之前,T恤这个品类有两种不同的定价策略。一种是低价销售文化T恤(29元),另一种是高价销售科技T恤(99-299元)。白小T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定价策略,他们将便宜的产品卖得更便宜,而将昂贵的产品定价较低。他们销售的是高科技T恤,而不是普通的文化T恤。他们的定价策略是站在与产品相匹配的市场位置上。就像请人吃饭,如果上茅台酒,红酒的选择就应该是既不贵又有面子的奔富407,这样一来,贵的价值就能得到认可。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过去的价格(或其他可比价格)可能是当前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锚定过去的价格来确定当前的价格。白小T锚定的对象是国际大牌T恤,以十分之一的价格购买同样质量的产品,这是他们的逻辑。
定价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与场景和周边价格锚定有关。举个例子,一个地摊上的马克杯只卖5块钱,但在星巴克配上环境和咖啡的氛围,价格可以增加5-10倍。实际上,任何一家咖啡店卖的杯子都可以卖出5-8倍的价格。溢价空间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场景和周边价格锚定。同样,牛奶是一种大众产品,如果只卖给大众,定价就只能是大众定价。要想将一杯牛奶卖出3-5倍的价格,关键不在于增加功能,而在于发现和创造心智场景,重新定义目标消费者。特仑苏和简爱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将酸奶的定价提高了一倍,卖给了时尚宝妈,现在又推出了父爱配方,再次卖出了一波。
对于白小T来说,触达和私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私域营销系统,通过IP人设、生活和正能量来解决私域的信任问题。通过IP公司、品牌和产品来解决销售问题。他们通过私域运营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解决用户的需求和问题。目前,白小T拥有70万私域用户和200人的私域运营团队。通过私域运营,他们可以获得真实用户的反馈,这些反馈将成为未来产品迭代的重要技术来源。通过私域,服装品牌公司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自己的用户是什么样子的。
私域用户数据在产品研发中的重要性在于对反馈、收集、归类、总结、提炼和迭代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下一代产品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通过记录私域中所有正面和负面的反馈信息,可以确保在产品迭代过程中关注到关键问题。此外,私域数据对于公域投放也具有更大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拓展人群、更有效的传达信息、降低成本并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