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简模型,看广告出路
电商、游戏和广告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任何一家企业或平台的核心,决定了他们如何盈利和运作。电商、游戏和广告作为三个主要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其底层架构都十分牢固,互相依存关系为强关系。尽管这些商业模式存在一些表层的问题,例如假货泛滥和防沉迷,但这些问题不会影响底层架构的牢固性。
激励广告
激励广告是为了解决广告变现模式的不足而产生的。由于用户不喜欢接受广告,广告变现模式存在弱关系的劣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许多产品和团队通过引入激励广告来提升用户对广告(主)的接受度,从而将弱关系转变为强关系。虽然激励广告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离“好不好”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激励广告还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底层架构不自洽的问题
广告变现模式的底层架构存在用户不接受广告的劣势,这影响了产品的发展和健康成长。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广告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感,对产品方搜集自身数据用于牟利的担忧和不信任。产品方通过广告变现的遮遮掩掩,商业化变得艰难。此外,内容创作者和产品方的依存关系也不断起伏。尽管底层架构存在这些问题,但这也是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之伤,同时也蕴含了商业模式发展的机遇。
要想在激励广告领域达到并稳固在8及以上的效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
用户身份:目前的激励广告大多针对个体网友进行激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从广告主那里得到好处。因此,需要为用户加上一层源于自身需求的、有持久关注动力的集体身份,让用户从广告主获取好处的原生动力更强。
-
广告主直接给予:对于用户来说,只关心和自身有直接关系的是谁。因此,广告主应直接把好处交给用户,而不是通过产品方进行转发。这样可以增强用户与广告主之间的关系。
-
标准化的好处:在目前的激励广告中,广告主给予用户的好处类型多种多样,使得用户得到好处后的使用途径变得固定,阻碍了规模的扩大、范围的扩散。因此,需要将好处标准化,让用户得到的好处更加规范化,方便用户使用。
-
好处与产品的契合:用户和广告主之间的关系变化,需要与产品的核心体验相匹配。因此,在激励广告中需要考虑好处与产品的契合度,让用户得到的好处与产品的核心体验相匹配,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在兴趣圈子方面,加入激励广告可以产生一个可带来质变的新玩法,同时,加上圈子,能够从四要素上取得突破,使用户和广告主之间达到并稳固在强关系8及以上。用户在圈子产品中的主要体验是“兴趣”,得到广告主给予的好处是“钱”(自己得到钱的同时,兴趣圈子作为集体也得到钱),这些钱可以用于购买兴趣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通过这些改进,可以实现激励广告的真正价值。
用户在本平台上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将资金捐赠给集体以经营兴趣圈子、对优质内容进行赞赏以激励作者持续创作、提现以满足个人需求。这种将资金与产品(即圈子)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在完美程度上或许不尽如人意,但至少达到了及格线。综合以上四要素,用户和广告主可以实现强关系8及以上的目标。从底层架构更自洽的角度来看,这种商业模式为圈子玩法提供了一个可带来质变的新思路。广告主在平台投放的费用大头给了圈子用户,平台则获得小头。但这是否会使得平台产生另一种形式的“商业化艰难”“市场有限”“天花板明显”?这是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果类似贴吧这样的平台在底层架构足够自洽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或许会有小团队尝试采用“圈子+激励”的商业模式,从而开辟一条新路。总的来说,这种商业模式似乎才刚刚开始,又好像早已结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