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不自私-电商类品牌私域新玩法
"如果你不成长,那么你就在衰落",这是来自《增长黑客》的一句名言,也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不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无不面临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企业经营策略由从流量中获得增量变为从留量中获得增量,已有用户的触达与维护成为线上实体企业的重点。因此,私域运营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私域已经成为了所有品牌的标配。有很多成功的私域案例,比如瑞幸咖啡、熊猫不走、泡泡玛特等等。但是最近和几个品牌商朋友聊了关于私域的话题,发现大家在借鉴别人的成功案例时做的很好,但到了自己身上却会遇到各种问题。
对于很多企业,做私域是因为公域流量太贵。然而,实际运营下来发现ROI比公域更低,还要分走一部分公域流量,让人迷茫不解。此外,部门间冲突和渠道商冲突也让私域成为了一块被嫌弃的孤岛,难以获得更多资源的配合。
很多企业对于私域存在误解,认为私域是ROI高的销售渠道,还是停留在把用户进一步收割的粗放式经营思维阶段。还有一部分企业只是看其他品牌用什么工具就也用什么工具,缺乏对于工具与业务结合度的深层思考。然而,思维不对或者用错工具,对于最终结果都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用户而言,国内用户的购物习惯已经非常成熟。用户线上消费习惯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商品,因为平台提供了非常充分的购物保障,而私域购物与用户习惯本身有巨大的冲突,除非有极大的优惠,否则私域卖货难免给予用户收割韭菜之嫌。因此,私域不应该自私,而是应该辅助于销售,顺应用户主流购买习惯。给予用户需要的且实际的优惠及服务,这是私域成功的关键。
如何在电商企业中合理运用私域?私域并不仅仅是一个卖货场,而是一个可以快速连接自有用户的场域。企业需要转变思维,将私域视为留存、转化和活跃用户的有效场域,为品牌用户的生命价值负责。因此,企业需要具有较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由部门或角色负责制定团队目标(KPI)和策略规划。
为了提供符合用户喜好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私域必须给用户充分的理由去加入,以及停留在私域。因此,需要提供符合用户喜好,与公域/其他平台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针对不同的场域规划不同类型的产品,提供区别于公域平台的优惠券等。另外,私域与积分体系、会员体系相结合,根据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为优质会员提供更优的产品和服务。
私域与公域之间不应该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是相互侧重,相辅相成。私域为公域提供卖货服务,公域为私域提供用户引流服务。合适的场域应该做合适的事情,不应该执着于微商城卖货。最重要的是,链接用户才应该是私域的核心,企业需要将私域看作是用户活跃、留存、转化的场域,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售卖场域。
让企业确保有效地与用户建立联系,增加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同时让不同领域的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通过保留现有用户来获取新用户”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