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万千宠爱于一身奖”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
“万千宠爱于一身奖”让人们更加热衷于参与,这种方式和传统的“阳光普照奖”不同。最近,微博上的“锦鲤小姐姐”因着“三百万分之一”的无敌欧气在国庆大奖中独揽所有大奖,获得了大量关注。这次抽奖活动的浏览量高达2.9亿,转发量达221万,评论量达85万,截至2018.10.23,百度指数更是达到了峰值62,863。与其他抽奖活动不同,主办方采用了“万千宠爱于一身奖”的方式,这是因为这种方式抓住了大众的心理弱点。
人们都热衷于大新闻,这是媒介奇观存在的原因。媒介奇观是指企业、个人和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耸人听闻事件,被媒体放大的事件被称作“奇观”,这些奇观在大众传媒的放大之下吸引着普罗大众的广泛关注并且二次传播。在这次事件中,主办方首先联合所有品牌陆续公布各家奖品,用覆盖全品类、多项目的超级大奖制造媒介奇观并初步传播信息;然后,众多意见领袖和网民参与,事件发酵;最终,锦鲤诞生,领取奖品,大家开始关注锦鲤本人并且转发求好运,而奇观也趋于结束。其中的媒介奇观体现在足够的媒体声量和戏剧性的传播方式。活动联合各大品牌官微的巨大粉丝量进行广泛传播,利用覆盖全品类、多项目的超级大奖本来就足够吸引人的特征,通过随机方式赠予一个人,人为制造了一场“彩票奇观”,给人一种“下半辈子都不用工作”的错觉。
主办方还将所有奖品项目整理制作成的一副非常长的红色横幅,并且拍摄视频展示。这里,长条幅加强了奇观的直观性,展现了“奖品多”的特点,将对虚拟奖品的渴望实体化刺激参与者讨论;其次,红色所具有的天然的节庆感增加了事件的戏剧色彩,吸引眼球;而视频的展现形式则同时增强了微博网友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至此,所有品牌的奖品到底花落谁家?这让人们产生“直播彩票开奖”的效果,同时借助国庆假期的空闲在微博上激起大量围绕抽奖话题的实际讨论。主办方和合作伙伴利用50万左右的营销成本换来了一次2.3亿的曝光,导致大量效仿者蜂拥而入。一时间,“寻找XX锦鲤”的活动遍布大江南北,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随机抽一人获得联合品牌超大奖”+“戏剧性散布消息”的模式。
人们都热衷于不确定的事情,这是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人感到神秘和刺激。随机的大奖能够引来如此多人的关注,是因为这种方式给人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的感觉。如果采用“阳光普照”式的派发奖品,可能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斯金纳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持续的奖励下,我们能够建立某种行为。然而,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的记忆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快速下降。如果奖励停止、奖励间隔时间太长或者在奖励发放间隔时间内不加入合适的提醒机制,也会导致行为无法建立或者建立的行为消失。因此,要维持行为需要不断保证奖励机制的运行,并对奖励机制进行实时维护,更换奖励内容和方式,以避免受试者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对奖励麻木。
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当小白鼠处于不确定概率下获得奖励时,能够长时间、活跃地维持行为,并且在奖励消失之后保持较长时间的延续性行为。这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老虎机。虽然老虎机原理简单,但获得奖励的时机是完全随机的。无数的赌博者会不断地乞求着中“Jackpot”,将自己的血汗钱交给一个完全随机的冰冷机器。
本次“中国锦鲤”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几十家品牌将自家奖励集合起来,堆积成一份超级大礼。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发放给一位幸运的微博网友。参与的条件非常简单,转发推文即可参与。用户相当于是不花钱参加彩票抽奖,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也应该踊跃地参与“中国锦鲤”的活动。微博网友广泛并活跃地参与了这个话题,将关注甚至延续到抽奖结果公布之后,还有不少网友产生了斯金纳的其他实验提到的“迷信”行为,开始转发“信小呆”并且开始了围绕获奖者的微博狂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