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直播带货的微妙转折点: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顶流网红直播翻车大赏
在双十一的前夕,直播网红们在带货PK赛的关键时刻集体翻车,这让他们遭受了一场信任危机。此次事件包括李佳琦不粘锅翻车、薇娅的换代言人事件以及明星转型网红的李湘直播卖不出去的商品等。这些事件不仅让网红们的信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也对整个直播带货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顶流网红李佳琦
李佳琦在直播间推荐的不粘锅翻车事件,让用户开始对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产生了怀疑。虽然李佳琦后来做出了相关的说明,但这并没有改变用户对其信任的状况。此外,也有用户对其淘宝店铺“佳琦全球严选”中的商品和客服服务提出了诸多不满。
顶流网红薇娅
薇娅在直播中推荐邓伦代言的九阳产品时,因一句话而引起了用户的不满。薇娅在直播中说要送邓伦手办,但看到了用户留言中想要肖战手办的内容后,便随口说出了“想要你们换代言人是这意思吧”的话,这让用户对她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顶流网红李湘
李湘在直播中推荐的商品未能得到用户的认可,这让其信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虽然其后来承认自己的选品有误,但这并没有改变用户对其的不满。
王祖蓝和李佳琦都曾在直播中推荐商品,但观看量高却卖出的数量不多,这也是其他网红直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直播带货市场正在进入微妙的转折点。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尽管冲动购买的热情并未消失,但用户对于直播带货的说辞变得越来越麻木,对头部网红也极有可能出现审美疲劳。此外,直播商品退货的比例一直并不低,购物经验老道的用户再次购买的难度只会不断增加,网红主播们的销售挑战也将不断增加。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直播翻车的风险不低。如果不能匹配到合适的主播,砸重金获得0销量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同时,投放头部网红直播需要商家在价格上进行巨大让利,如果作为清库存尚且是一个有效渠道,若推广新品则需要商家全盘综合衡量投放效果,如何不影响利润、不影响品牌调性、不冲击经销商价格体系,也将是一个难题。
即使是头部主播也开始触及到自身的带货边界,比如说李湘卖不出去貂毛大衣、李佳琦卖不出去高端男士护肤品。主播带货的失灵是由主播粉丝群体和平台用户特质所共同决定,每个主播都有自身的能力圈,不同的主播会有各自擅长的带货品类,直播带货不是万能药。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带货市场已经引起了广电总局的关注,近期针对“双十一”出台通知,要求主播带货不得夸大其辞,不得欺诈及误导消费者,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直播带货的监管已经走在路上。
在这个市场中,网红直播会有翻车事件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是因为选品错误导致的。李佳琦等头部主播偶尔疏忽也是难免的,这次事故可以看做是跨品类推荐流程上的疏漏。对于李佳琦这个IP而言,影响力已经绝不止于美妆群体,推荐更多的生活用品会是其个人发展的必然路径。
从抖音好物榜的数据上看,200元成为了用户冲动消费的临界线,用户对于200元以下的商品“看上就买”,200元以上的“看看再买”,但这与抖音平台场景特性及粉丝与主播粘性有关。在经历过近一年的淘系直播带货市场教育后,用户、商家、主播三方或许都在反思直播带货的真正价值所在,逐渐去除泡沫回归理性。
快手曾经出现过高价带货交易,如卖拖拉机、卖挖掘机、卖玉石等。这是因为快手主播的粉丝粘性更大、信任纽带更强,所以高价商品商家需要重点寻找强粘性的主播和适当的直播场景。事实上,高价商品并不难被直播种草,关键是要找到适合的主播和场景。
“种草型主播”和“内容型KOL”有所不同。像李佳琦、薇娅这类“种草型主播”通常带货商品性价比较高,但是当商品价格超过受众的阈值时,用户就不会再购买。而“内容型KOL”像黎贝卡更像品牌店,他们与粉丝之间的信任感更强,能够冲击更高的商品溢价。
直播带货和电视购物有着本质的区别。电视购物是一种闲时经济,通常利用空闲时段播放长广告进行转化。观众多是老人、小孩和家庭主妇,利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很容易吸引这些观众。然而,电视购物多年来一直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与此不同,直播带货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最看重的是带货效率。主播背后需要庞大的供应链及运营团队支撑,而且直播带货的主播是人格化的,需要建立自身的信任资产。因此,主播很少会采取故意坑用户的行为。直播带货甚至能通过用户需求倒逼制造供应链,这个在纺织产业已经非常典型,随着柔性供应链的深化,这类C2M的模式应该会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