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客户打标签
为什么给客户打标签很重要
给客户打标签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进行精细化的客户管理。通过给客户打上标签,我们能够区分他们的特点和偏好,从而更好地进行营销和转化。
了解你的用户是谁
普通人通常只能准确记住100个人的信息,超过300个就变得困难。如果你不进行标记,你很难知道你的用户是谁,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为什么添加的好友,是否有互动过。如果你想做私域运营,却不清楚你的用户是谁,那么营销就变得困难。给用户打标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你的用户,方便管理和营销。
把你的用户进行归类
如果你只是记住了几个用户的身份和喜好,但无法准确地建立一个全是某个特定群体的微信群,或者找出购买过某个产品或与你互动的用户,那么你的标签管理就不够严谨。你需要在添加好友的时候就开始打标签,这样后续的管理和营销就会更加容易。
更方便地找到你的客户
有时候我们在和朋友聊天时突然需要某个资源,就会迅速在好友通讯录里查找对应的人。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给他们打上了标签,但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他是谁,却一时间找不到他的微信。这是因为我们只在心中打了标签,而没有在微信里进行标记。通过给客户打标签,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找到他们,尤其是某类特定的客户。只要给客户打上精准的标签,就可以根据标签来筛选客户。否则,即使他们在你的微信通讯录里,实际上他们还是陌生人,陌生人的转化率永远低于熟人。给用户打标签的核心原因就是为了精准的营销和转化,让合适的用户看到他们想看的内容、参加活动和购买商品。
如何给客户打标签
既然给客户打标签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客户打标签呢?
客户标签不止一个
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维度组成的。所以在微信的好友标签里,用户也不是只有一个标签,而是有多个标签。打上多个标签是最为严谨的做法,这样才能保证后续营销的精准性。当然,并不是标签越多越好,而是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来设定用户的身份属性。
注意内外标签的运用
微信有两种标签,一种是内标签,一种是外标签。内标签是在微信通讯录里的分类标签,用来集合归类。通过内标签,我们可以查询到符合特定标签的用户。外标签是用户的昵称,无需点击用户头像即可辨认。无论是朋友圈、微信群还是私聊,我们都可以快速识别用户。我们可以给一个用户打上多个内标签,使用户的画像更加清晰,但外标签必须抓住核心信息,以免超过微信昵称的字数限制。
什么时候给用户打标签
给用户打标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从用户添加你开始,你可能就会了解一些信息,比如添加渠道、添加方式等。通过与用户聊天、观察用户的朋友圈等,你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后续的互动、消费以及线下见面等都会影响用户标签。用户的标签不是唯一不变的,会随着用户行为和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从哪些维度给用户打标签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给用户打标签:
a. 渠道:用户是通过什么方式添加你微信的,是线下大会、微信群,还是公众号、抖音、快手等。
b. 身份:用户的性别、职业、年龄等具体信息。为什么要打性别标签?因为对于很多业务来说,女性的基数更大,潜在消费意向更强,也更容易配合沟通。
打标签的意义
在运营中,打标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方便和利用标签的机会。通过给用户打上标签,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互动和社群营销转化。这不仅提高了运营的效率,还增加了营销的精准性。
针对性互动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标签的使用场景主要有三种:
-
@某某可见:通过通讯录的标签,我们可以提醒一些潜在用户关注我们的活动,比如领奖、特殊商品上架等等。
-
指定用户可见:为了让不需要或不符合广告的用户不看到你的内容,我们可以发布更多的朋友圈,并保证内容不被限流。这被称为朋友圈的定向推送。
-
回复互动:在浏览朋友圈时,根据用户的昵称标签,进行适当的回复,比如对于SVIP用户、零互动用户、经常互动用户等。通过在朋友圈出现的恰当机会越多,可以深化用户对你的印象,同时减少排斥的心理。
社群营销转化
拥有用户标签后,我们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朋友圈和微信群的福利活动。例如,可以邀请特定标签的用户参与村长一直向大家普及的快闪团玩法,或者在有特殊福利时定向邀请用户参与。当需要进行产品内测评审或免费试用时,也可以根据标签找到适合的微信好友。因此,微信标签不仅提高了社群运营的效率,还提升了营销的精准性。
当然,微信标签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场景,待以后有机会再进行分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