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的发展与未来
最近微信视频号终于开始内测,我也去体验了一下,并想谈谈我对微信视频号的想法。接下来我会从视频号的定义、微信选择开发视频号的原因、微信视频号与抖音快手的区别、如何运营一个视频号、微信视频号的未来发展以及视频号运营的要点这几个方面来谈。
微信视频号是什么?
微信视频号与公众号和个人微信号类似,具有独立的色彩,创作内容以视频和文字为主,也可以包含图片和文字。目前,视频长度最长为1分钟,图片最多可以上传9张,文字最多可以达到1000字。同时,视频号还可以附带公众号文章链接,并支持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等操作。
为什么微信选择开发视频号?
微信在开发视频号时考虑了信息多样性的延申。张小龙提到,公众平台曾经的一个小失误是长时间只提供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更严重的是,公众平台最初的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用户的群发工具,并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然而,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形式的内容,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不过不小心将文章作为主要内容的载体,导致其他短内容没有得到展示,甚至出现了一种缺失。此外,公众号本身并不是为媒体而准备。因此,微信意识到缺少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的载体,而短内容一直是微信要发力的方向之一。
微信视频号与抖音快手的区别在哪里?
1. 定位不同:视频号是微信熟人社交圈层的进一步扩大,主要围绕着朋友的朋友展开。你可以看到你朋友的朋友发布的内容,并进行评论、转发、点赞等操作。当然,也会有一些大V、KOL等用户以更简易的内容发布形式加入到微信社交生态中来,弥补了微信在明星入驻方面的不足。
2. 体验差异:由于视频号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功能的完善度、用户规模、内容丰富度以及数据都还不及抖音和快手。比如,视频号还没有像抖音和快手那样的视频播放进度条和暂停功能。此外,抖音和快手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可以说是信息爆炸,但更偏向娱乐化。而视频号目前的内容还比较公众化,信息量还不够丰富。
3. 发展进程不同:抖音和快手已基本实现了从视频内容产出到变现的闭环,而视频号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仅能满足基本功能,比如创作内容和进行兴趣操作。相信随着视频号的进一步开放,功能和流程会更加完善,并且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变现方式。同时,视频号还会与微信公众号、个人号和小程序形成社交矩阵。
如何做好一个视频号?
什么样的人可以来创作内容?
我将人群分为三类:个人号、营销号和官方号。对于个人号来说,我首先想到的是网红。很多有一定关注度的网红期待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而视频号作为一个全新的渠道,可以更高效地留存用户。对于其他个人号类型,比如订阅号的KOL、名人和明星,由于微信公众号的火爆,视频号对于他们来说更加适合,因为自媒体KOL需要更多形式的内容来触达更多用户,而视频号短期内需要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公众范内容。
营销号是一种专注于宣传、销售和吸引粉丝的账号,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有很强的商业目的。而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种草等操作已经成为常规,也容易被大众接受。而官方号则更注重品牌建设,具有政府公信度、口碑建设以及品牌曝光度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在线上流量泛滥,因此需要增加有效的触点,微信视频号正是欢迎这样的用户。
视频号的未来走向如何?谈及变现方式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一旦流量增加、用户增加、内容增加,如何实现商业目标呢?我想到的几种方式是:接受广告合作,提供视频教育服务、付费引流服务和电商销售等。
产品矩阵闭环思想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思想。视频号后续肯定会与公众号、个人号直接打通,只是打通深度可能不同。比如通过视频号加好友,关注公众号,购买推荐商品或一键加入群聊等。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一些视频号的操作要点:
-
视频时长:时长范围是3秒至60秒,不支持超过1分钟的视频,文件大小需小于30MB。因此,短内容仍然是核心,一个视频要能够清晰地表达一个观点或讲述一个故事。
-
视频尺寸:视频的最大尺寸为1230 x 1080像素,最小为608 x 1080像素。高宽比最大为11:10,小于这个比例的视频将会在上下填充黑色背景;大于这个比例的视频则会被裁剪掉上下部分。
-
视频内容:视频号可以上传最多9张图片,文字描述最多1000字,视频长度最长为60秒。当前视频封面不支持自定义,将直接截取视频的第一秒作为封面,因此第一秒的设计非常重要。在内测期间,如果3天内没有发布内容、认证情况不符、发布内容与申请资料不符或搬运他人内容等,可能会被取消发布资格。视频号的名称一年内只能修改两次,并且不能与已注册成功的账号名称重复,头像和简介暂时没有修改次数限制。每个微信号只能申请一个视频号,如果是企业账号,建议使用适合的微信号进行开通。
以上就是我对于视频号目前阶段的个人想法和总结。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地方,欢迎指正,谢谢。我将会经常分享一些关于市场营销、产品运营和销售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基于我日常实践的总结和从业经验。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