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行业的商品运营策略解析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生鲜电商行业自去年开始就变得非常热门。
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些主打"30分钟送达"的公司,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还有一些主打"次日送达"的公司,如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和兴盛优选。这些公司都在积极扩大规模,并且商品运营岗位尤为抢手,供不应求。
今天我们将对生鲜电商行业的商品运营策略进行分析。我认为这些策略不仅适用于生鲜电商行业,也可以在直播带货和实体经营领域得到应用。
在生鲜电商行业中,与商品相关的运营角色主要有两种:品类运营和商品运营。品类运营主要关注选品,涉及到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海鲜、粮油调味、酒饮乳品等不同品类的选择。而商品运营则是在品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商品进行营销策划。
因此,商品运营策略涉及到两个方面:商品定位和营销手段。
商品定位
根据作用的不同,商品定位可以分为四种:引流品、爆品、利润品和基础品。
-
引流品:引流品是用来吸引流量的产品。通常选择成本较低、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商品。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如0.99元一盒的鸡蛋、0.99元一斤的圣女果等。引流品往往是亏本销售,利用用户追求便宜的心理来吸引他们进入平台。一旦用户进入平台,平台就有机会向他们推荐更多的商品。生鲜电商平台是以用户的生活场景为核心服务的,当用户需要购买鸡蛋时,他们可能会顺便购买其他食材和零食,这就是引流品的作用。
-
爆品:爆品注重时令和性价比,力求做到独一无二、物美价廉。例如冬季的车厘子、夏季的小龙虾等。生鲜电商平台会努力寻找供应自己的独家货源,比如某品牌的智利车厘子、金枕榴莲和爆料小龙虾等。平台还会结合各种优惠活动来吸引用户购买。
-
利润品:引流品和爆品吸引了用户进入平台。然而,商业活动的目的当然是盈利,这时就需要利润品出场了。商品运营会根据挂单率、毛利润、履约成本、损耗等指标,筛选出一些主推产品作为利润品。然后在引流品和爆品的浏览链路上不断向用户推荐这些商品,确保用户在首页、分类页和活动页上频繁看到这些商品。利润品的销量越高,引流品的投资回报率就越高。许多平台将引流品视为渠道费用,并根据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其价值。
-
基础品:基础品看似普通,但需求量很大,因为基础品覆盖了最广泛的生活场景。理论上讲,一个平台提供的商品种类越丰富,用户的黏性就越高。因为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购买到所需的一切,就没有必要去其他平台寻找。基础品的作用就是解决用户的痛点,为商品运营提供支持。
营销手段
常用的商品营销手段包括满减优惠券、秒杀、限量、拼团和节假日促销等几类。
-
满减优惠券:满减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在商品运营中,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用户都很聪明,任何花哨的运营手段都不如实实在在的优惠来得实在。然而,既然我们提供了优惠,就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我们不应直接将优惠券发放给用户,而是让用户主动领取。我们可以在活动专场设置满减规则,围绕品类设计活动规则,以确保用户愿意使用优惠券,并尽可能多地将商品放入他们的购物车中。
-
秒杀和限量:秒杀和限量是相似的营销手段,都是通过低价或稀缺性商品来吸引用户。例如,以10元一箱的苹果进行10分钟的限时秒杀,或者以原价卖出1000瓶的飞天茅台,通过抢购来增加销量,从而覆盖营销成本。
-
拼团:拼团不再常用,最初的拼团模式是多个用户一起拼团购买某个商品,平台可以提供一定的价格优惠。现在,一个人也可以成功拼团。拼团让用户在心理上感觉自己占了便宜。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占到便宜,因为拼团价可能就是正常的售价。
-
节假日促销:对于了解电商行业的人来说,电商平台在节假日的销量一定高于工作日。在生鲜电商行业,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周末的销量至少比工作日高出30%以上。因为周末人们在家吃饭和做饭的需求远远超过工作日。因此,每个周末都应该进行一些小促销。在法定假日或者电商节日如618和双11时,必须进行大促销,销量很容易翻倍,乘势而为。
无论生鲜电商行业的未来如何发展,这些商品运营策略仍然值得学习,并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行业趋势可能会变化,但产品和运营的基本逻辑是不会改变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