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下的知识服务与认知建立
AI的发展迅猛,ChatGPT等大型模型的兴起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AI热潮。在这个新时代下,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兴奋不已,急于抓住亿万机会。同时,人们也开始担心AI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翻译、编剧、设计师、客服等。因此,大家迫切需要进行学习和补充认知。然而,这个AI热潮下,售卖各种培训课程的人却变得比ChatGPT还要先赚钱。他们打着专家旗号,开设各种变现课程和赚钱课程,但这些课程内容东拼西凑,充斥着错误,对学习者并没有真正的帮助。这种知识付费的方式一直存在,通过迎合热点、利用信息差和人们对未知领域的焦虑来赚钱。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矛盾,因为要么提供优质信息成本高,要么没有短期效果无法吸引用户,导致知识付费变得不受欢迎。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解决方法,既能满足人们对新科技的求知需求,又能给知识提供者带来明确的利益。
在建立AI的系统认知方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学习的经历。以生物学为例,生物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人们对它的兴趣点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动物,有人对基因突变感兴趣,有人喜欢植物,有人想知道猪笼草为什么能吃虫子。不管是什么出发点,我们首先对这个领域感到好奇,希望通过学习找到答案。带着学习目标,我们进一步探索,但随着深入探索,我们发现问题的答案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支撑。如果想了解猪笼草为什么能吃虫子,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食肉植物的特点以及消化酶的来源等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并不会因为找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而停止。我们会逐渐发现关于食肉植物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即使之后看到相关解释,我们也会格外关注。对于AI和ChatGPT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对AI的好奇已经产生了:AI如何替代我的工作?ChatGPT到底是什么?如何通过几行字生成一幅画?AI如何写出有创意的小说?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是以好奇心为起点,逐步深入了解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演进过程,积累讨论应用问题的知识储备,然后进一步探索问题的答案。
举个例子,一位投资人朋友告诉我她快要失业了。她参加了一个关于大型语言模型的闭门会议,第一位分享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实现大型语言模型的可控发展需要找到解释ChatGPT背后的底层逻辑。接着,其他的创业者也分享了自己的项目,有一些很容易理解的,如AI改简历、AI设计,也有一些比较高深的,如AI数据资产管理、AI+人体健康。她感到无助,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AI领域的知识,所以对真正的机会和骗局都无法辨别,只能全程录音,但是记录完后也不知道从何开始学习。因此,当她看到「得到」推出AI主题月活动时,她感到如释重负。这个活动提供了6门线上课程和20+场主题直播,以系统化的方式建立了对AI的基本认知框架。尽管这些课程不能立即帮助人们赚到钱,也不能像心灵鸡汤一样给人以安慰,但它们遵循了人们形成对一个领域系统认知的基本逻辑。万维钢的AI前沿课从认知到运作逻辑再到主流应用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掌握了基本逻辑之后,学习者可以进一步理解应用,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快刀青衣的AI写作、刘飞的AI绘画、卓克的AI高效学习、马馺的AI做PPT这四门课程从不同的应用角度拆解具体实践场景。此外,还有吴军老师的前沿课,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博士、计算机科学家和硅谷投资人,通过12个话题深入解析ChatGPT,回答人们对ChatGPT能力边界、缺陷以及替代对象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对GPT的认知,并带来启发。
「得到」这套知识服务思路,不是为了设计一门爆款课程,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除此之外,还有20多场直播,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AI、GPT等话题。比如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关于ChatGPT的六个观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解答了GPT问世后为什么Web3.0和元宇宙不再热门,GPT到底突破了什么,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以及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的风险有多大。360正在加速推进大模型的应用,周鸿祎作为这场浪潮中的一员,分享的内容无疑是最前沿、准确且有参考价值的。然而,这样体系化的内容很难在市场上迅速走红。目前市面上最赚钱的课程要么是能立即见效的“Excel方法大全”,要么是针对焦虑的“如何管住老公的钱”或是“30岁如何赚到100万”。对于像「得到」这样的系统化课程来说,如果没有一点情怀的支撑,恐怕很难坚持下去。AI行业门槛较高,受众范围有限,普通人离AI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距离。虽然大家热衷于讨论GPT是否会让我们失业,但客观来说,那一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近。与烹饪或园艺等易于上手且实践性强的领域相比,AI技术并不容易掌握。因此,相对于《199让你马上用GPT赚钱》,在AI领域,对认知建立和体系思考更为重要。
知识服务的两难
或许你还记得“我们不培养你,就培养你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卖课宣传语。老实说,与市面上那些ChatGPT速成课相比,「得到」的AI内容并不那么吸引眼球。既不是速成课程,也没有放大焦虑的效果。这可能是知识服务企业面临的两难境地:是追求高收益高曝光,还是踏实做事但低调。直面收益和用户价值之间的这种两难,也是「得到」自己的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得到」已经成为一个平台生态。虽然销售爆款课程很诱人,但是作为时间的朋友,「得到」注重的是长期健康的发展。十多年前,罗振宇创办罗辑思维的故事已经不再赘述。当时,他利用微信平台和视频的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但他也只能算是一个“个体户”、“KOL”,和其他博主一样,追求的是内容的传播量。最大的成本是罗振宇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而他的知识储备也是有限的。后来,网通公司创始人田溯宁用“知识运营商”这个词唤醒了罗振宇,「得到」APP上线后,越来越多拥有知识的人聚集在罗振宇周围,一个公众号发展成为一家企业。当时的「得到」更多地采用电商的思路来经营知识——课程越来越多,知识产品也越来越多。截至2018年7月,「得到」平台已经孵化出82种专栏和课程,拥有2180万知识消费者。就像电商的SKU一样,知识货架上的产品种类多样、丰富细分,几乎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学习的各种需求。这样一来,用户不再只对单个课程感兴趣,学完就走。当平台能够持续生产优质内容,不时回馈用户,形成连续性,用户的忠诚度就会从项目转移到平台上,对项目的喜爱也转移到对平台的喜爱。当这种转变完成后,平台在内容品质、口碑和可信赖度上的地位就会确立起来。据罗振宇回忆,「得到」的第一阶段是知识整理,推出了很多经济和金融课程。这些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听我们的课比单纯看书更实用”。然而,这个过程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短视频迅速崛起,打破了知识单向传播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另一方面,「得到」也需要在人力和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哪些知识对用户来说最重要?哪些项目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用户价值?这些问题成为知识服务提供者不可避免的考虑。罗振宇也深知这一点:“我们很清晰地知道哪些收入是靠流量来的,哪些是靠声望来的。声望和流量不能划等号,甚至有时候流量大了,会损害声望。”知识产品依靠的是声望,而不是流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得到」APP中,除了实用内容如职场、经济学、管理学、产品思维、营养学、医药健康、情绪心理等,还有《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给孩子的博物学》、《吴军·硅谷来信》、《杨立新·民法典200讲》等更偏理论分析的知识内容。从讲师的选择到知识内容的规划,处处都体现了「得到」的声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GPT热潮下,「得到」的课程不是教你如何利用GPT赚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而是回归到技术领域的本质,思考如何构建知识体系以使用户最好地学习、获得持续收益。有趣的是,就在周一(5.1),美国一家专注于提供作业答案的知名在线教育公司Chegg的CEO在电话会议上坦言,ChatGPT正在损害该公司的业务增长,用户不再需要通过Chegg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随后,该公司的股价暴跌49%,欧美其他教育公司也大幅下跌。可见,如果只停留在信息差本身,AI已经对教育业造成了冲击。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焦虑和零散的知识点,更需要建立体系、思考问题并持续提升。这或许也是「得到」在知识服务过程中想要传达的要点,也是让「得到」真正成为“时间的朋友”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