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抢占用户的时间,实现品牌营销
每天我们在各种场景中都会接触到商业信息,不论是在手机上还是在电视上,甚至是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广告。时间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资源,每天只有24个小时,我们所花费的时间决定了财富的流向。如果我们花时间打游戏,就会为游戏开发商和游戏平台创造财富;如果我们花时间在淘宝上,就会给各种店铺带来销售额;如果我们花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就会给平台带来流量和收益。可以说,谁能够抢占用户的时间,谁就能够获得财富。
各大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是为了抢占用户的时间。广告投放策略中,抢占用户的时间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在品牌的营销活动中,如何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抢占用户的时间呢?以下内容可能会给你一些启示。
从电梯广告、路边传单,到各种app的广告插入和各种网站的植入和弹窗,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商品推销和各种信息。现在,品牌想要唤起本来没有需求的消费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无论是线下的小摊贩还是在网络上发广告、发营销文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唯一的目的。然而,很多时候,这些信息都被用户选择性地忽略了。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不爱玩游戏的女性在浏览网页时,收到关于游戏的体验邀请,上面写着送金币、送装备,她肯定会立刻关闭。对于这样的用户,广告就是“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如果我们想要通过内容转化这批女性用户,就需要在内容中制造反差,打破她们对游戏的判断,比如用“会玩游戏的女生比你和他多一点话题”这样的信息激发她们的兴趣,颠覆她们对“玩游戏无聊无用”的认知。这样会比“送金币、送装备”更有效。
利用人们的情绪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利用恐惧、贪婪、好奇、愤怒等情绪,来吸引用户的目光。广告诱发的情绪唤醒水平正向影响其广告观看时间,最终能否成功让用户买单,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价值。
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商品往往是为了追求情感上的满足或展示自我形象。当某种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或展现他们的自我形象时,它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商品本身。因此,情感广告是通过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价值或情感满足,从而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
抓住消费者的“薅羊毛”心理,精准提升营销的粘性
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只是一个开始,品牌还需要通过内容和活动来留住这些用户,将他们转化为品牌用户。资本家们通常会将优惠活动设计得复杂一些,以此来留住用户的注意力。
每年的购物狂欢活动都会有各种复杂的优惠规则,这些规则让很多人感到头痛。为什么不直接打折呢?这里面就涉及到时间成本的问题。就像《小王子》里说的那样,正是我们花费在某个事物上的时间,使得它变得珍贵。对于商品来说也是一样,为了得到优惠,我们需要付出一系列时间成本。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吸引用户,让他们更活跃地停留在平台上。通过持续创造话题热度,多次刺激唤醒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当我们已经在这个平台上领取了优惠券,通过各种活动抢了红包,计算好了各类满减下的最优价格,即使其他平台出现了价格更低的产品,我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得到的优惠。毕竟,这些优惠是经过千辛万苦得来的。
建立趣味互动,让营销更具吸引力
在消费者主导的时代,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新势力。他们的核心需求是“懂我”。要抢占年轻用户的时间,品牌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不断交互,读懂他们的心声。
对于一些品类来说,消费的频率较低,如手机、家电、无人机和珠宝。如何抢占用户的时间呢?那就是利用娱乐手段,与用户一起玩乐。
比如,组织一些活动,如游戏比赛、手机摄影比赛、跑步、K歌、明星演唱会等。还有一些特定场景,如朝阳大悦城的悦界场景和上海大悦城的爱情摩天轮场景,都是通过与用户一起玩乐来占据他们的时间。
这些体验活动不仅是品牌和产品的展示,也是用户之间社交的平台。用户之间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扩大交际圈,积累人脉。熟人越多,平台就越能抢占用户的时间。品牌要顺应这个趋势,结合品牌和行业,邀请用户一起玩乐,抢占用户碎片化的时间,培养用户忠诚度。
最后,流量竞争就是看谁能够抢占用户的时间,谁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收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