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网络分享现象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个热门话题,说有个大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一段名为《要脸别赞,xxxxx作业》的视频上传到了B站,结果没想到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视频竟然成了热门,播放量达到了几百万。我很好奇,于是搜索了一下“别赞,要脸”的关键词,发现有很多视频的播放量也很高,点赞和评论等数据也很可观。难道这是一种新型的标题党手法吗?除此之外,我还在公众号或者视频评论区看到,只要有人在评论里加上一句“别赞,要脸”,最后的点赞数都不低,甚至能排在前面,成为热评。我对这一代年轻人感到很好奇,为什么他们既害羞又喜欢分享?作为一个00后,我有很多观察和感悟,本文将从内容创作者、评论区互动、年轻人心态三个方面出发,介绍当代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的内容创作、观看和表达的现状。
内容创作者:以尴尬为乐,年轻人的创作现状
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中,无论是社交恐惧还是社交达人,都可能经历过尴尬的场面,并且这种尴尬会反复出现。当你好不容易淡忘了一段尴尬经历,然后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类似的场景,那些尴尬的回忆又会涌上心头,让你不由得回想起那些让人难堪的时刻。然而,这些尴尬、有趣的经历,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却是有趣内容的来源,他们经过精心创作,并且将其呈现为优质的作品,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
1. 大学生作业的新玩法:助力每一个梦想
最近引起轰动的“冤种选修课”事件,甚至连央视网都发文标题为“今天,你帮浙传学子冲KPI了吗”,讲述了当代大学生为了不挂科而踏上卑微的求粉路。现在的大学生们面临的作业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局限于论文和PPT,而是有更多新的形式。其中,制作视频成为常见的“新招”,大学生们会将自己的作业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见。主流的作业类型包括才艺展示、模仿秀和自制剧情。
-
才艺类:这类视频包括翻唱、舞蹈、乐器等表演形式,通常是艺术类专业或相关课程的作业或期末考试。前面提到的那个上传到B站的视频就是几个大学生的舞蹈选修课作业,播放量高达298.1万,弹幕中满是助力每个梦想的评论。
-
模仿秀类:作业都是熟悉的作业,只是形式不同。有一些同学以“翻拍”而出名,例如模仿经典影视剧片段、配音、二次创作等内容,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上吸引了很多观众围观。
-
剧情类:剧情类视频常见于新媒体、广告、数字媒体艺术、编导等专业,不论是小组作业还是期末结课,都有可能需要通过视频来呈现。这类作品的质量较高。
除了上述常见类型的作业视频,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我修过的一门课程要求根据某个心理疾病的成因、表现状态及治疗方法,自制一个视频短剧。没想到,我的第一次荧幕演出就这样成为了大学作业,并且需要在教室里和两百多个同学一起观看,还要相互评价。那十分钟的播放时间,对我来说是大学四年中最漫长的十分钟。当我看到屏幕上的自己情绪激动地说台词时,我在座位上几乎用脚趾头都能挖出一幢别墅,那种五层楼、二十多个房间的超豪华独立别墅。这个例子,我就不放图片了,因为我真的很想要面子。
2. “纯尴风”博主:搞笑且引人共鸣
目前,尴尬和社交死亡等题材已经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有一位名叫@甜蜜老张 的博主绝对是搞笑剧情类的佼佼者,他用独特的普通话演绎搞笑剧情,并以“喜仔”IP出名。由此引申出来的周边产品“喜仔彩铃”也非常受欢迎。目前,他在抖音平台拥有479.5万粉丝,并被众多网友戏称为“蹲厕必备”喜剧人。
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吃饭和上厕所是两个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个时候他们喜欢观看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比如精品电影、综艺节目等。他们经常在评论区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刚蹲下就刷到了,谁能拒绝在这个时候来一集甜蜜老张呢”,这反映了网友们对这些视频形式和风格的喜爱。
除了抖音上的甜蜜老张,还有许多优质的“尬”类博主在抖音上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系列短视频。举个例子,叮叮喵dxy的“当时觉得有装到,现在想起来很丢撵的事”系列,剧情围绕着当代年轻人在青春时期所经历的困惑行为展开,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派小轩则专注于恋爱类型的尴尬场景,他的视频尴尬到网友们都忍不住在评论区说“实在太尴尬了,接个广告缓解一下气氛吧”。凉斤斤则更侧重于职场系列,记录了打工人生活中的努力和各种状况。
除了视频内容本身,各大评论区也是人才辈出,充满了各种梗。很多人在感兴趣的图文或视频下分享自己或朋友的糗事,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如果把短视频评论区的热评整理成一本书,可能可以绕地球三圈。最近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些有趣的笔记,许多即将毕业的同学通过聊天记录、工位照片、精致VLOG、职场穿搭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实习经历。如果其中有关于工作抱怨、加班吐槽、反向PUA老板、拒绝加班、摸鱼日常等内容,通常会有很多人关注,并且文案或评论会出现一句“别赞了,熟人刷到了”。
一方面,个人圈子并不大,但是大数据却可以精准地将身边的同事推送给你,听上去很离谱,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吸引流量的评论方式。比如在小红书上,我可能会先发布一条关于某个事情的细节,并向网友们提问,比如“怎么办,我的mentor老是在快下班的时候给我布置工作?”,然后在该笔记下评论“别赞了,感觉mentor刷到了”,这样可以引起网友们的好奇心,形成一种“蹲后续”的内容,为后面的笔记带来一波流量。在小红书上,网友们会在想看后续的笔记中评论“更新了踢踢我”、“蹲”等话语。当你更新了后续笔记,并且挨个在先前的笔记中回复别人“更新了,踢”,又可以增加一些笔记数据。
年轻人对待生活的心态是一边丢脸,一边分享,一边点赞。在看剧方面,根据Mob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52.3%的Z世代小姐姐喜欢喜剧,其次是悬疑、爱情、生活和职场。在短视频方面,根据巨量算数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抖音等平台上的相声、即兴喜剧和传统戏曲的视频发布数量、播放量和分享次数都大幅增长,尤其是即兴喜剧表现最为出色。虽然人们常说搞笑男/女没有爱情,但是搞笑男/女却有受众和流量,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活力、有朝气。他们用幽默乐观的语调讲述生活琐事,展现了Z时代不同寻常的魅力。普通女孩追更的博主和搞笑女追更的博主系列视频也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高学历、高素质的博主也加入了“沙雕、搞笑”这一大阵营,比如北大搞笑男羊毛月和浙大搞笑女陈闲闲闲,他们都拥有众多粉丝等待更新。
年轻人是互联网的重度用户,他们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体验新奇玩法。他们擅长打破束缚,展现真实的自我。这不仅让生活变得积极而舒适,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网络热梗之所以能够被传播和复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搞笑的特点。刷视频一整天后,人们脑海里会不断回荡着那些魔性的BGM、某些博主直播间的搞笑片段、难以忘怀的明星黑料、让人忍不住笑出声的鬼畜影视剪辑,以及那些明明是废话但还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提起的流行语。事实上,社交平台和用户的分享欲在互联网的海风中相互交织,这就是为什么UGC和PGC都在一边丢脸、一边分享、一边点赞,甚至一边复盘的原因。内容生产者们提供了丰富的激励政策和多样的活动形式,而内容消费者们则愿意跟随内容、博主和平台一起共建良好的社区氛围。
有人发布信息,有人浏览信息,这就是心动模式。在社交产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随时随地分享和展示个人特点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第一批00后正式从大学毕业并进入职场,年轻的团队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因此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色彩。这一代年轻人非常努力,他们害怕被工作压垮,更害怕失去工作。一天他们可能在网络上抱怨公司、抱怨加班,但第二天早上又会全力以赴、充满活力地工作。他们使用“别赞,要脸”作为一种自嘲的方式,这可能带有消极的无奈、抱怨和尴尬,也可能是积极的分享、传递和求扩散。归根结底,我们仍然要在事情发生之后积极向上地生活,因为人生变幻无常,我们必须适应变化。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