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一起听,陌生人社交新体验
网易云音乐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颜色的「主导色」分享,五彩斑斓。这再次证明了网易云音乐的火爆程度。此外,网易云音乐还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式胜利。这个平台在激烈竞争的音乐市场中脱颖而出,靠着产品创新、产品体验和产品口碑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
今天我们不谈「主导色」刷屏和上市,而是聊聊网易云音乐的陌生人社交功能——「一起听」。这个功能在去年就上线了,当你在听歌时,可以和陌生人一起听。系统会匹配一个和你音乐偏好相似的陌生人,然后根据你们的共同偏好生成一份歌单,让你们可以一起听歌。你们可以一起切换歌曲,实现同步,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进行聊天。这不就是兴趣社交吗?这不就是基于音乐偏好推荐的「Soul」吗?通过体验「一起听」功能,我们可以窥见网易云音乐在产品方面的态度和思路。
在黑胶播放器界面,会提示「一起听」功能。点击进入后,你可以开启「开始隐身一起听」。成功匹配到听友后,对方的头像和性别是隐藏的,你无法查看对方主页或进行互动,这激发了你的好奇心。听歌满5分钟后,你可以解锁聊天功能,但只能通过文字进行聊天,不支持发送图片或视频等。这让人有点小兴奋。进一步一起听音乐后,你可以解锁对方的头像,但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这让人有点小紧张。随着听歌时间的增加,你们可以有更多的互动。此时,你们可以互访主页,添加关注,成为听友。同时,你也可以重新匹配听友、退出一起听、查看匹配记录等。这个机制很像摇一摇。
此外,你还可以进行自动匹配的设置,但进入设置后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无法根据性别或距离等维度进行筛选。总的来说,通过体验这个功能,我们发现这其实就是陌生人交友中经常使用的随机匹配和随机聊天模式在音乐场景下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一起听」功能,我们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是如何抓住用户需求,借助已有的模式进行微创新,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深入研究用户,满足人性的需要
人类天生孤独,充满好奇心和对未知的想象,随机匹配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在社交应用中,漂流瓶、摇一摇等功能在微信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tinder、探探等应用通过基于兴趣和位置的随机推荐功能,让用户通过左滑和右滑来确认是否进行聊天,每天产生数亿次的滑动。而soul的语音匹配、灵魂匹配和恋爱铃等功能,则在社交领域中崭露头角,即将上市。与以上社交应用不同的是,「一起听」是一个纯粹以音乐偏好为基础的随机匹配应用。它开辟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景,让交友变得毫无压力。
让陌生人自然而然的认识起来
陌生人交流中最困难的是破冰阶段。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开始交流,感到社交压力。而有些人在开始时只会进行干聊或尬聊,这样的交流很尴尬,难以促进进一步沟通和深入了解。与此不同的是,「一起听」不仅基于相同的音乐偏好来匹配用户,还通过让用户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对方,慢慢打破冰。在这里,外貌、声音和社会地位都不重要,只有两个陌生灵魂在音乐中相遇、碰撞。这是我见过的最优雅的陌生人聊天方式。
定位清晰,核心功能突出
虽然「一起听」具备社交功能,但其本质仍然是一个音乐应用。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场景,让陌生人能够一起欣赏音乐,边听边聊,从而缓解焦虑和压力。这与网易云音乐的音乐定位是一致的。值得庆幸的是,在「一起听」的「自动匹配设置」中,没有性别筛选和距离筛选。如果有这些筛选条件,产品的定位就会偏离。优秀的产品不仅是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要明确自己不做什么。
站在前人肩膀上创新
正如前面所述,「一起听」通过随机匹配陌生人一起听歌的方式,借鉴了社交应用常见的玩法。然而,「一起听」在具体场景上有所不同,并且定位非常明确,与音乐紧密结合。这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模式来创新的例子。当「一起听」的功能上线后,因为某狗音乐对其进行像素级抄袭,网易云音乐公开批评了某狗音乐。
这是一个做「留存」的产品
网易云音乐在激烈的音乐市场中艰难地取得了一席之地,虽然即将上市,但日子并不好过。持续亏损、音乐版权库有限,面临着腾讯音乐和酷狗音乐的激烈竞争,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时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网易云音乐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留住现有用户。「一起听」作为一种留存产品,通过陌生人、随机匹配、解锁头像、解锁更多互动以及一起听歌聊天等一系列操作,对用户非常具有吸引力,让用户花费大量时间在应用上。对于那些孤独、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甚至有一些上瘾的倾向。留存的关键在于抢占用户的时间。
综上所述,「一起听」通过挖掘用户对陌生人交流的需求,结合自身的音乐定位,借鉴随机匹配的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陌生人交流中破冰难的问题,通过逐步解锁和缓慢深入,实现了留存用户和提高用户粘性的目标。
总结
这个模式可以总结为:挖掘人性背后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产品定位,借鉴已有的模式进行创新,解决用户问题,从而实现商业目标。这正是「一起听」产品的思路,对我们从事产品开发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