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市场推广心得和技巧
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那些对流量驾轻就熟的经验丰富的人或是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事情最初源自我们某个月末的一次平台流水统计,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现实:平台本月的流水不但没有稳步提升,反而下降了10%。产品方面保持沉默,而运营方面则流下了泪水。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用户留存率和付费转化率与上个月相比没有太大变化。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后来我们仔细观察才发现,本月新增用户数竟然只有上月的1/2多一点,在之前已有渠道新增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尝试在之前没有怎么维护的应用市场上做些动作,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户。因为涉及到渠道ASO,我搜索过woshipm、鸟哥笔记以及知乎的大多数文章和回答,但这些资料有两个比较要命的缺点:其一,信息更新不及时,很多文章都还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举个例子,比如像专题推荐这块,目前大多数主流应用市场已经基本放弃了,没有放弃的基本也是编辑人工手选(比如应用宝、小米),无法由开发者主动申请。其二,只有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比如首发、福利专区是应用市场免费渠道的基本标配,但大大小小几十个应用市场,该重点维护哪些应用市场,哪些应用市场的免费推广方式下载量高、效果较好,这些都是没有提及到的。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那些对流量驾轻就熟的老司机或是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上线应用市场,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应用市场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身份证照,这几乎是必备的,有些应用市场可能还需要公司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照片或者法人(运营者)手持身份证等资料。另外,还需要软件著作权,这个非常重要!首先它能让在各大应用市场给自己的产品加上【官方】标签,显得更为权威。最重要的是,像华为、VIVO和OPPO等一些应用市场,没有软件著作权是不能发布应用的!因此,如果还没有软著的话,赶紧提前去申请吧!还有其他一些资料,比如官网ICP备案截图、商标著作权(主要是防止冒牌应用,可投诉下线)、签名空包(可联系开发,用于认领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市场对企业开发者更为友好,比如360应用市场的福利专区只限企业开发者申请;此外,360的个人开发者是无法申请社交类应用的,有应用下架的风险。
目前应用市场免费推广方式有哪些?在接手渠道之前,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我感到有些茫然。只能先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等网站搜索了大量关于安卓ASO(我们的产品主打安卓)的资料和文章,然后自己通过脑图慢慢整理,最后结合应用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做。通过5个月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重点应用渠道和免费推广方式。首发/联合首发,重点渠道包括百度、360、应用宝、PP(以下统称为阿里应用)、小米、华为等。先说百度,百度的首发要求比较严格,包括SDK接入开发者中心、应用下载量在百度市场超过20W、申请官方正版等各种规则,后来一看太复杂了,包括有些条件无法达标,我干脆选择放弃。360应用市场反而会有些宽松,基本上申请都能过并且给推荐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感觉像是“全民首发”。首发专区每天更新2、30个应用推广位来瓜分流量,实际下载量并不大可观。应用宝有首发,但现在表示已经变成首发升级2.0版,叫做【优秀新应用】,也是有不少限制要求的。适合全新应用(上线6个月内)和成熟应用完全新版本。根据应用评级,S/A级应用可申请24/48小时,B/C级应用只可申请24小时。小米需要下载官方表格,通过邮件申请。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我们申请了PP和360的首发,后来发现两家的效果差不多。从数据看,联合首发和首发的效果并没有太大差别,个人建议多家应用市场联合首发。福利专区,重点渠道包括阿里应用、360、应用宝、百度、小米等。阿里应用的福利专区申请相对较容易通过,只是最好提前申请,因为有时候可能排期满了,上线时间可能要推迟一周甚至更久;如果有微博和公众号帮忙宣传,那就是加分项了。
关于360应用市场,企业开发者可以申请福利专区。福利的申请范围是14-60天,没有下载量等要求。应用宝的活动时间不限,可以是长期活动。百度的福利专区需要在本市场下载量达到20万以上才能申请。但我们没有达到要求,所以没有申请成功。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的福利专区称为小米卡包,但并没有在小米的应用商店进行推广,而是在系统自带的小米钱包-优惠券中进行推广。我们申请了,但没有通过。对于数据情况的反馈,我们在360和阿里的福利专区进行了尝试,从效果来看,阿里的效果比360好。
优秀应用可以选择的渠道有360应用市场、百度、应用宝、华为、阿里等。其中,360蒲公英奖是通过新品自荐,然后优质产品有计划入选蒲公英计划,官方称是不低于50万广告价值的专属推广资源。申请规则是新上线6个月以内的软件类应用。百度金熊掌是针对创业者的扶持计划,官方称为60万流量资源位。华为有两个优秀应用推荐的活动,分别是启蒙计划和周一见专题。启蒙计划要求开通华为应用者联盟3个月内,并且提交的应用3个月以内在华为应用市场未参加过任何专题活动。周一见专题每周精选优质应用,不特别限制主题,给予首页四叶草位置展示推荐。一般情况下入选名单为4个。应用宝的优秀新应用申请首发的优秀应用可以获得首发优质新品位的推荐。要求是周下载量必须达到7000,否则无法通过初审。小米的金米奖评选的应用都是近两周内最佳的应用和游戏。阿里应用的青藤计划是在收购PP、豌豆荚后推出的,号称10亿流量共享。仅限企业开发者,每个月15号前提交申请。
对于专题推荐,魅族的官方论坛的工作人员表示专题自荐暂时取消了,没有表示具体何时恢复。阿里的专题自荐论坛有,但最近一次申请还是去年9月底。不知道阿里应用分发平台整合了PP、豌豆荚后,是否会加强这一块。搜狗、机锋、联想等每周都有专题推荐,但我们产品在这几个应用市场每天下载量不多,所以没有考虑申请。应用宝、小米商店等专题都是编辑人工手选,连开发者申请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产品亮点不多,就不要太奢望这块了。
除了以上渠道,我们还尝试了安卓市场的刷量和评论,但效果甚微。自家主播给应用好评也没有明显效果。关于应用市场的推广经验和感悟,我认为不需要去维护所有渠道,重点维护有量的渠道即可。可以先覆盖一批筛选,维护主流和有量的渠道。一方面考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与回报的正比关系,另一方面实践中发现,一些小应用市场会自动抓取主流市场的安装包,并在大市场更新后自动更新。所以维护与不维护其实区别不大。对于我们的产品来说,最初只有4-5个渠道没有怎么维护,接手后,前期选择了20+比较有名气的渠道,通过不断反馈筛选出7、8个重点维护的渠道。比如版本更新时首发或联合首发,申请了几大市场的福利专区等。个人认为必须覆盖的重点渠道是360、小米、应用宝、百度和阿里。
有量的应用市场一定要多维护。曾经产品经理找到我,说最近几个大的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减少了,我感到委屈。因为在接手渠道之前,大半年都没有怎么维护过(只是有版本更新时更新安装包和版本说明),加上没有做付费推广,所以下载量一直在下降。
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你可以选择付费渠道来推广你的产品。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你可以尝试一些免费渠道,比如首发、活动、福利专区等。此外,你还可以在各个应用市场中寻找一些新的推广方式,比如百度应用秀、搜索词优化、腾讯优秀新应用、PP集分宝计划等。通过这些动作,可以为你的产品增加曝光度和下载量。
活动推广位对于产品的推广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以阿里应用为例来说明。在活动上线的第一天,我们的产品排名只有第6位,但在活动结束的前两天,我们获得了非常好的推广位置(星期天排名第2位,星期一排名第1位),从而带来了大量的下载量。这一天的下载量甚至是在另一个应用市场首发效果的10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群里积极参与讨论,并在活动上线的当天通过微博@PP助手官方进行了宣传,从而得到了好的推广位置。
优秀的产品可以事半功倍地进行推广。比如以ZERO为例,他们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4个月的时间,花费5000元,注册用户83W”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由于他们在最美应用和少数派等平台上的推广,他们可以继续向各大安卓市场争取推荐位,并进行自我宣传,各大应用推荐平台也会再次推荐他们。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本身足够优秀的基础上的,否则为什么会有人免费帮你宣传,为你提供推荐位呢?以AppStore推荐为例,每年只有10个名额,而App Store上的应用数量早已超过100万。所以如果你的产品不够好,很难得到这些免费流量的机会。我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申请了一个二流应用市场的优秀应用,结果却因为“产品亮点较少”被拒绝了,当时我感到非常失望。现在想想,我想这大概是市场上90%产品推广的现状吧。
考虑到应用市场的免费流量越来越少,我们需要考虑其他的推广方式。虽然目前还有一些免费的渠道,比如首发、福利、好应用推荐等,但这些渠道的效果已经不如以前好了,比如专题推荐已经开始缩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移动市场的人口红利不再存在,比如根据艾瑞网的研究报告,2016年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的增速低于10%。再加上用户自身的下载热情在减少,应用市场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繁荣。在我看来,阿里收购了PP、豌豆荚,并整合了原来的淘宝手机助手、神马搜索、UC,统一为阿里应用市场,使得主流应用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稳定,新的阿里应用市场、应用宝、360等已经成为应用商店中的一流品牌。由于大市场已经基本确定,应用市场开始更多地考虑盈利,更多的资源倾向于付费推广,而不是免费推荐资源。以前一次首发能带来几十万用户的情况可能不再存在。因此,加强产品的品质以获得更好的用户留存是必须的。此外,还可以考虑向创业媒体投稿宣传自己的产品,产品内置分享链接或邀请奖励机制来引导老用户带来新用户,通过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来分发内容,并获得有效的转化率,还可以考虑与BD合作进行流量互换等方式。最后,附上一张我总结的主流渠道的免费推广方式和常用工具的图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安卓渠道推广工具:
-
酷传:http://www.kuchuan.com/,用于安卓渠道市场的一键打包分发,提高工作效率。
-
鸟哥ASO:http://aso.niaogebiji.com/,提供ASO工具,可以查看竞品ASO关键词数量及其排名。
-
ASO100:https://aso100.com/,提供应用收录比较全面的服务,可估算总下载量,并查看各大应用市场的新增数和总用户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