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运营模型解析
近年来,营销模式不断变化,其中一种名为「种草」的营销形式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和受欢迎,小红书成为了这种模式的领军者。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小红书拥有超过2亿的活跃用户,分享数量超过4300万,成为年轻用户决策消费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都开始在小红书上开展运营,但要成功运营小红书,必须了解规则和技巧。本文将分享10个关于小红书运营的模型,帮助你拓展运营思路。
当你发布笔记后,首先会经过审核以确保没有违规内容,然后笔记会根据标签进行分类,并向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推荐。接下来,笔记会投放到一个初级流量池中进行曝光,是否能进入下一个流量池主要取决于笔记的评分。小红书内部有一个CES评分标准:CES评分=点赞数×1分+收藏数×1分+评论数×4分+转发数×4分+关注数×8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粉丝积极进行关注、转发、评分、收藏和点赞等动作。
爆文测试漏斗模型
对于品牌和商家来说,如何投放笔记、如何分配渠道呢?可以参考「531」模型,核心思想是持续筛选和投放优质笔记。初期的目标是丰富笔记类型,筛选自然流量下的多种类型的优质笔记(建议至少5种),进行信息流测试。下一个阶段是在信息流测试笔记中筛选出更优质的笔记(前30%),并使用适合的加热工具进行放量。优先选择互动水平较高且评论区对商品提及率高的笔记上搜索,匹配创意素材和相关搜索词,同时抓住重要促销节点以集中销售。冲刺阶段是持续筛选优质笔记,灵活调整爆文目标,并通过多样化的广告工具加大推广力度,将潜力爆文笔记(前10%)打造成极致爆文。
IDEA方法论
IDEA方法论是小红书在2021年提出的营销工具,通过系统性解析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为品牌提供实用的营销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关键性的营销链路节点:Insight(洞察产品机会)、Define(定义产品策略)、Expand(击穿品类赛道)和Advocate(沉淀品牌资产)。
产品矩阵模型
当品牌初次进入小红书时,应该推什么产品?应该投入多少预算?建议先充分了解品牌和产品现状,参考产品矩阵模型,对「爆品」、「潜力产品」和「长尾产品」进行分类。综合考虑品牌产品的阶段和品牌自身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营销规划。对于没有爆品的品牌,建议初期将预算集中投入某一款爆款产品;对于已经有爆品和多个SKU的品牌,根据产品现状建立营销矩阵,并进行预算匹配。
KFS模型
KFS内容营销组合策略由小红书官方提出,帮助品牌在新品营销中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和能力。K(Kol):通过数据洞察,先选择产品,然后确定营销场景,最后找到合适的合作人,让种草行动深入人心。F(Feeds):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扩大规模,提高经营效率,帮助品牌节约成本。S(Search):把握用户的搜索需求,以用户行为为引导,指导内容策略和投放策略,引导用户产生购买意愿。
选品逻辑模型
如何快速推广品牌产品?可以通过品类趋势、产品和SEM(搜索引擎营销)等多个维度建立选品逻辑模型,通过逐层打分,初步筛选出总分更高的品类/产品。通过数据分析逐步选择潜力产品,并从下至上提升全品牌/产品的知名度,为品牌打造可视化且可追溯的爆品模式。
10-3-1红书选题模型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的定位和选题方向,可以参考吕白老师提出的3-10-1模型来帮助你确定。这个模型通过发散-聚焦-再发散-再聚焦的方式,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定位。
首先,你需要挖掘出你最擅长的3个领域。在这3个领域中,分别选择10个热门选题进行尝试,总共尝试30篇日更内容。
接下来,对比数据,分析哪个领域的选题在市场上表现较好。从这30篇笔记中筛选出最受欢迎的3篇,聚焦于这3个领域,深入挖掘细分关键词,并进一步尝试。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受欢迎的那一篇笔记的选题内容。不断挖掘细分关键词,聚焦于这个领域的选题,专注创作相关内容,模仿成功案例,做出受欢迎的作品。
另外,在对KOC(粉丝1-5k的素人博主)进行商业价值评估时,可以使用KOC价值评估模型,从超额互动、种草效果和转化效果三个角度综合评估。超额互动主要考虑性价比和品牌投放原因,种草效果可以通过选择KOC主要创作的领域进行投放来提高真实性和专业性,转化效果可以通过评论区用户的意向来评估。
对于选人模型,可以通过对达人基础数据、商业质量和种草质量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帮助品牌选择合适的达人。基础数据包括粉丝平均赞藏比、点赞中位数、粉丝活跃度和水粉丝占比等;商业质量考虑调性契合度、粉丝画像、推广品牌和CPE等;种草质量可以通过爆文率、封面和正文质量、KOL舆情和长尾流量等指标来评估。
最后,金字塔投放模型是小红书最经典且最有效的投放策略之一。通过多层级金字塔式投放,利用KOL的价值进行高效分层引流,充分利用小红书的长尾流量,阶梯式推动品效转化。
以上就是关于定位选题、评估KOC价值和达人选择方案以及金字塔投放模型的介绍。希望对大学毕业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在实践中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