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引流实操技巧详解
如今,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和获客成本的攀升,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店,都迫切希望改变被动等待客户的状况。为了从公域中获取精准流量并引导到企业的私域,是企业能否挺过寒冬、迎来春天的关键。在众多公域平台中,小红书是许多消费品牌争夺的重要平台之一,尤其是美妆、母婴等贴合小红书用户群体属性的行业(70%一二线城市、80%女性用户)。
尽管小红书拥有巨大的流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挖掘。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品牌,都需要遵循平台的规则,尤其是在引流私域这件事上,一个操作失误可能让你苦心经营毁于一旦。
那么,我们辛辛苦苦经营的用户,应该如何安全地引流到自家流量池呢?下面总结了7种小红书引流私域的方法,并与大家分享。
账号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账号的信息进行一些设置。可以将小红书号修改成微信号,虽然小红书号是数字和字母的组合,但即使和微信号相同也没有关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只能修改一次,所以要慎重考虑。这种方法是最安全的,不用担心被平台屏蔽或清除。
另外,在个人简介中很多人都会放置微博、公众号、抖音、邮箱等信息。但实际上只能放置邮箱,通过放置邮箱,用户可以通过邮箱联系到你。你可以设置邮箱自动回复,内容可以是你的微信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小红书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不要直接写VX、加微信等,因为你能想到的词几乎都会被检测出来,更不要说网址和二维码了。
小号评论法
小号评论法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方法,也是最推荐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
准备一个小号,将名字改为与大号相似的昵称,将专辑名改为自己需要引流的联系方式。
-
在大号下面评论,将评论排在前面的热门评论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每个评论都回复,否则会被当作垃圾信息处理。只回复热门的评论就能起到引导用户引流的目的。此外,小号上还可以发布一些带联系方式的笔记,用大号进行收藏,这样别人在看大号的信息时就能看到联系方式。
置顶笔记引导
因为用户私信太多会容易出现限制账号的情况,所以可以专门发布一篇笔记,并将笔记置顶,从而可以更好地引流私域。
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笔记很快就会收到系统通知,并因为有联系方式而不被推荐。但是,当用户访问你的主页时,首先会看到的是这条置顶笔记,从而可以将精准的目标用户引导加微信。
这条置顶的笔记可以写上加了你的微信能获得什么价值,或者写得比较走心,让粉丝知道你能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是什么,从而让他们有动力去添加你的私域。
"打卡"功能
这个方法非常高明和奇特,借助的是小红书的"打卡"功能,在你的个人主页上"光明正大"地展示你的广告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进入首页左上角的小黄圈;
-
进入"打卡"功能;
-
选择自定义打卡;
-
发布你要引导的信息和图片;
-
每个作品发布最好要有时间间隔,不要一口气发布。
私信引流
小红书的私信需要注意一些误区。比如重复发送相同的内容3次,很容易被判定为营销推广信息;遇到咨询联系方式就马上给的,先点开这个用户的主页,判断下他是不是同行和营销号,免得被人恶意举报都不知道。
在进行私信时,可以采取以下正确操作:
-
不能连续集中回复,否则会被禁言。回复不同的用户,间隔3分钟再回复。
-
提前准备好带联系方式的图片,使用图片代替文字进行回复,最好一个用户对应一张图。
此外,不要在评论区直接回复联系方式,哪怕有人咨询也不行,因为评论区的人多,容易被举报。最好是多聊几句,确定有意向之后再私信。
如果担心私信容易被忽略,对方看不到,可以提示下,不能说"私"之类的话,建议可以说"我单独发你"或用聊天框符号代替。
直播
小红书的直播功能已经上线1年多,相比快手、抖音、淘宝直播,小红书更适合打造品牌。通常需要先完成内容的铺垫,进行种草,而不是像其他平台直接卖货。
品牌可以选择自播或与达人合作,最好是先进行种草,沉淀一部分高质量内容之后,直播的转化率和ROI会有显著提升。
在引流方式上,可以让主播通过口播的方式引导添加私域,或在私信中进行引导。最好利用一些福利诱饵,提升用户的积极度。小红书上的粉丝本身就较为精准,所以不太需要考虑粉丝是否精准的问题。
每次开播前,最好在私域社群里做好直播预告,最大化提升直播间人气,形成双向引流。
企业号
企业号是官方一直在推广的商家和用户建立链接的产品。企业号中的私信提到联系方式和站外信息都不受限制,可以合法进行引流。
首先,最重要的功能是支持绑定地址和电话,这可以有效地通过微信进行引流转化。如果有门店,还可以直接引导顾客到店。
其次,企业号还具有私信自动回复和群发功能。一方面可以设置关键词回复,引导顾客添加微信;另一方面,如果是关注账号的粉丝,可以通过私信功能进行群发图文、优惠活动信息、优惠券等,促进用户转化,并进行更好的互动引流。
总结
做私域是一个长期工程,做好引流只是第一步。千万不要抱着割韭菜、打广告、收割用户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我们应该做的是创造价值,只有提供了别人无法提供的价值,用户才会心甘情愿地来到你这里。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