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共鸣理论进行广告创意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共鸣理论这三大理论进行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在广告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众多广告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引发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实现广告的营销目的。这些广告往往具有独特的创意点,可以是表现手法的独创性、传播方法的独创性或者创意思想的独创性。广告离不开创意,但是获得一个好的创意并非易事。为了帮助广告人找到创作的切入点,经过前人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广告创意理论体系,包括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定位理论、共鸣理论、ROI理论等等。接下来,我将重点分析如何利用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共鸣理论这三大理论进行广告创意。
USP理论即独特的销售主张,是美国著名广告人罗瑟·里夫斯在50年代初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包括明确的概念、独特性的主张和强劲的销售力。明确的概念意味着在广告创意中提炼产品的利益点,即商品的功能或效用,能够给予消费者明确的利益承诺。独特性的主张是指广告所主张的产品利益点是唯一的、独特的,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或者尚未提出的。强劲的销售力则要求该独特的主张能够促进销售,吸引并打动消费者,激发并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玛氏M&M's的经典广告"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就采用了USP理论。该广告利用了M&M's是唯一一种使用糖衣包裹的巧克力豆,具有耐高温而不易溶化的特性,与其他品牌巧克力豆的区别,突出了产品的独特性优势。在USP理论的指导下,广告创意的思路主要有两点:找到产品在功能或效用上的核心诉求点,并通过创意将这个核心功能点延展为有价值的产品概念,明确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功能和好处;在广告中始终强调同一个销售主张,并持续地进行广告曝光,让这个主张深入消费者的内心。
品牌形象理论(Brand Image)是由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为品牌塑造形象是广告的最主要目的,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远投资。在广告中,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性更重要,广告应该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当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很难从产品的具体功能上区分不同品牌,他们更倾向于感性的选择。因此,在创造品牌间的差异化方面,塑造品牌形象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以上两个理论的应用,广告创意可以更好地启发广告人的灵感,找到创作的切入点。同时,在广告创意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共鸣理论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共鸣理论认为,广告应该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相契合,触动他们的内心,并引发共鸣。通过创造出与消费者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广告可以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连接。
综上所述,利用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和共鸣理论进行广告创意,可以更好地启发广告人的灵感,找到创作的切入点,塑造品牌形象,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广告的营销目的。
在品牌形象理论的指导下,广告创意的目标是通过塑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吸引大学毕业生这样的年轻消费者。首先,通过科学的实验、调查和分析,明确品牌的定位、消费者属性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等,然后运用广告来描绘品牌的独特气质,如民族性格和社会性格等精神要素,以创造一个卡通或真实人物的形象,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例如,万宝路香烟通过强调男子汉的气概成功打造出了粗犷豪迈、英雄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品牌形象。
传递品牌形象的方法是邀请与品牌气质和理念相配的明星或名人拍摄品牌形象广告,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大量宣传,以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在设计广告时,必须考虑广告的创意是否与品牌形象相符,是否有利于品牌形象,而不是做出与形象不符甚至有损形象的广告。
共鸣理论是广告制作中常用的创意方法之一。它强调在广告中展示目标消费者珍贵的、难以忘怀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感受,以唤醒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回忆,并赋予品牌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建立目标消费者的移情联想。共鸣理论通过广告引发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与USP理论注重产品具体功能作为广告诉求不同,共鸣理论更偏向于消费者的感性消费。通过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和经历,广告能够真正触碰到消费者的内心。能够轻易引发消费者共鸣的广告诉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以亲情、爱情、友情为主的温馨情感,以及以追忆过去为主的怀旧情结。
亲情、爱情和友情是人们向往的美好情感,它们能让人直接体验到爱和家庭的美好。广告可以选择生活片段进行展示,或者特写某个细节,或描述某个局部,以营造或烘托出其中的氛围和感情。例如,招行的广告《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了无数父母和子女的共鸣。
怀旧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它是对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岁月的缅怀。广告加入怀旧元素能够唤醒并激发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怀旧情绪,勾起他们共同拥有的记忆符号,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促成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例如,百雀羚的长图广告《1931》通过回到1931年的旧上海,引发了消费者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和怀念。
总结起来,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和共鸣理论提供了不同的创意方法和思路。作为广告人,我们应该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广告创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