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田川咖啡品牌升级与视觉设计案例分析
品牌背景
隅田川咖啡在早期发展阶段,选择了一个相对小众的挂耳咖啡市场进行深耕。借助日本供应链优势,他们成功降低了专业挂耳咖啡的价格,迅速成为该品类的领导者。
项目背景
项目痛点
根据小马宋在案例复盘中所述,隅田川咖啡在进行品牌视觉升级项目时发现了以下问题:
-
Logo和品牌色的使用不规范。品牌存在多个不同版本的Logo,品牌色彩也各不相同。调研发现用户对品牌色彩几乎没有认知,而产品包装设计虽然个别款式出彩,但整体看起来并不像是来自同一个品牌。
-
产品外包装的转化效率不高。部分进口产品的包装缺乏中文介绍、卖点和信任背书,导致顾客拿起产品后无法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
IP形象难以应用。过去的IP形象是羊角和鱼的结合,名为"新鲜君",寓意新鲜。虽然外形独特,但整体形象缺乏亲和力,与品类和品牌之间缺乏关联,对品牌建设没有带来增益。
项目结果
在取得了销量保证之后,隅田川咖啡于2021年10月19日宣布全面升级品牌视觉,具体改动如下:
-
重新设计了品牌LOGO。
-
调整了字体设计。
-
调整了品牌色彩。从过去的黑色为主调,调整为采用大胆明亮的红色作为主色调,并搭配经典的黑色和白色作为辅助色。
-
更新了品牌包装设计,强化了"三个圈"的品牌联想。内包装袋升级为"隅田川锁鲜小红袋",外包装盒整体更新为红色。
-
优化了终端店面设计,在线上和线下均进行了升级。
线上店铺:
线下店铺:
项目目标拆解
品牌资产提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立品牌的视觉符号体系,形成品牌资产,并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触点上进行更新,通过频繁的传播来最大化品牌资产。
转化效率提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购物旅程,分别提升从注意到拿起物品的转化效率,以及从拿起物品到购买的转化效率。
目标达成策略
品牌DNA的分析
根据隅田川咖啡官网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将隅田川咖啡的品牌DNA拆解如下:
-
"我是谁":隅田川咖啡是挂耳咖啡品类的开创者。
-
"我为何存在":隅田川咖啡的愿景和使命是让每个中国人都喝上健康好咖啡,表达了在美好与希望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
"我的过去":隅田川咖啡成立于2015年,填补了中国平价健康咖啡的空白。品牌故事发生在黄昏时分的隅田川河畔,创始人和夫人在那里一起分享咖啡,欣赏落日,度过了美好的时光。隅田川的名字翻译成日语是“美丽的黄昏”。
-
"我的未来":隅田川咖啡致力于连接鲜咖啡和潮流文化,打造与众不同的宇宙潮咖。
-
"我的个性":隅田川咖啡的个性特征是新生、活力、勇敢和热情。
-
"品牌属性":隅田川咖啡希望被视为人类,而不是动物。品牌的标志性LOGO是三个圆环,中间是咖啡杯,代表分享一杯咖啡的愿望。
-
"品牌人格":根据品牌人格原型分类,隅田川咖啡属于情人型,强调分享带来的归属感。
-
"我的语气":隅田川咖啡的语气是愉悦的、温情的。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与品牌DNA的关系
品牌的LOGO经过升级后更加圆润厚实,符合温馨的情人型品牌人格。中文名字加粗,英文名字弱化,更有利于在中国市场传播和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
来源:《隅田川|挂耳咖啡王者,离国民“口粮咖啡”还远吗?【汤臣杰逊品牌研究院】》
从品牌识别符号来看:根据隅田川咖啡的品牌特点,他们使用了符号来传达产品的理性利益——鲜。他们设计了一个代表鲜的符号,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包装上,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鲜的感知。
从品牌标准色来看:根据隅田川咖啡的品牌特点,他们选择了与鲜相关的颜色作为品牌标准色。与咖啡行业常用的棕褐色不同,隅田川咖啡采用了新鲜咖啡豆的红色作为品牌色,这与他们对鲜的追求密切相关。
从品牌包装来看:根据隅田川咖啡的品牌特点,他们推出了一种新的包装——锁鲜小红袋,将残氧量降低到0.8%,达到行业的锁鲜水准。
为提升转化效率,需要进行以下视觉设计规范:
2.1)如何缩短决策路径:通过颜色、符号和材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引起兴趣并刺激感受,从而缩短从注意到拿起的决策路径。
【颜色方面】:使用吸引人的颜色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
【符号方面】:使用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符号,统一品牌符号在包装上形成优势。
【材质方面】:通过调研和校对颜色和工艺,确保产品包装在视觉和触觉上给消费者良好的反馈。
2.2)如何缩短从拿起到购买的决策路径:通过信息层级梳理、突出购买理由和规划视觉动线来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2.2.1)信息层级梳理:根据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对包装的信息进行排序,以便消费者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2.2.2)突出购买理由:通过视觉元素如麦穗、金咖啡豆、金牌和地图,强化消费者对品质、背书和购买理由的信任感。
规划视觉动线
执行亮点
-
品牌色方面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特征,咖啡行业内的差异化颜色是红色。
-
品牌标识方面
-
通过三个圈的形状联想,表达了咖啡杯和“挂耳咖啡”的品类属性。
-
三个圈的分布形态代表了与家人、爱人、朋友的分享场景,具有温馨情感的美好联想。
-
通过加粗设计,增加了品牌logo的可识别度。
打法总结
从品牌资产角度来看,首先要提炼品牌DNA,核心是品类的理性利益属性“鲜”和感性利益“分享、亲近”。具体措施包括:
-
基于品类的理性利益,确立视觉识别符号、品牌标准色,并升级品牌包装工艺。
-
基于感性利益,确立品牌logo的形状和分布形态。
从转化效率的角度来看,需要思考如何通过颜色、符号、材质、排版布局等方面提升线下商超和产品包装的转化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
使用醒目的颜色。
-
将符号融入包装设计,形成货架陈列优势。
-
在线下提供良好的视觉和触觉反馈的包装材质。
-
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层级排序,在排版布局中重新梳理信息点,突出购买理由。
如果品牌方想要升级品牌视觉设计,在与设计工作室对接时,可以从以下4个层面输出Brief:
-
将品类优势属性形成“视觉符号”,融入包装设计图案和工艺上。
-
注重排版布局,展现目标用户的优先关注点。
-
提炼品牌感性利益,并体现在logo设计和字体设计等方面。
-
在所有涉及线下包装的部分,要求颜色和材质足够醒目,形成货架优势。
参考资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