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LOGO的升级与演变
作者Sandy在微信公众号“顶尖创意营销”中分享了各大品牌的LOGO进化史。LOGO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具备高度的抽象能力和艺术天赋。随着数字媒体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品牌更换LOGO已经变得很常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大品牌LOGO的变化。
标致(Peugeot)的LOGO经过升级,旧版的“站立的狮子”变成了盾牌内置狮子头,呈现出一种复古的气息。
大众(Volkswagen)的新LOGO采用了平面化的设计,去掉了阴影、渐变、立体等特效,通过简化和调整颜色来实现更新。
吉利(Geely)的LOGO升级保留了六格盾牌的造型设计,并进行了扁平化的调整,新LOGO看起来扁平而宽大。
福特野马(Ford Mustang)的LOGO由一匹酷酷的“铁马”变成了一匹抽象的“线条马”,新LOGO设计简洁而富有创意。
ZARA的新LOGO给人一种强烈的窒息感,仿佛置身于拥挤的早班公交车人群之中。
天猫(Tmall)的新LOGO增加了立体感,通过一根线条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只猫的形象。
优酷(Youku)的新LOGO颜色变动,呈现出金刚芭比变身萝莉少女的感觉,可能是为了迎合女性用户的审美。
宜家(IKEA)的新LOGO在尺寸比例上进行了微调,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但细致对比后可以发现它的变化,宜家的新LOGO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圆润。
OPPO的新LOGO采用了深绿色,增强了视觉感,同时修复了原LOGO中“P”的缺口,使四个“O”完全一致,整个LOGO看起来更加和谐舒适。
立白(Liby)的原LOGO采用了英文和中文的组合字体,呈现出一种上扬的动势,并具有浮雕效果。
以上是各大品牌LOGO的变化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品牌形象的需求,LOGO的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希望这些品牌的新LOGO能够更好地传达品牌的价值和理念。
新LOGO设计虽然摒弃了许多优点,只保留了一个立正的姿势,但却没有取得成功的升级效果。
杰克琼斯品牌表示,他们的新LOGO采用了整体简化的设计,去掉了底色和图案,字体也更加直立。虽然整体感觉缺乏一些灵魂,显得有些呆板和平淡,但这也是新LOGO与旧LOGO的区别。
雅芳品牌在其他品牌都在努力减少元素的情况下,选择了加粗LOGO,并且在粗线条中加入了细节,设计感更强。你更喜欢新LOGO还是旧LOGO呢?
百果园品牌的新LOGO将猴子进行了大变身,从具象的猴子变成了矢量化的猴子,猴子头顶上还有桃子飞舞的图案,成功地升级了幼稚感为设计感。
熊本熊品牌的新LOGO去掉了红爪,删除了日文字体,并调整了字母的排列方式,让熊本熊的腮红成为了主色调,整体感觉更具国际范儿。
中旅粗粮王品牌的新LOGO在字体上做出了改变,将原来的毛笔字体改为了线条硬朗的简笔,整体上更加简单,易于阅读和识别,辨识度更高。
可爱多品牌的新LOGO最大的改变是去掉了巧克力的包边效果,虽然整体感觉更清爽,但也失去了一些可爱的元素。
携程品牌的新LOGO是为了携程收购美国社交旅游网站Trip.com而设计的,原LOGO中的“携程”和海豚都被摒弃,新LOGO更加简化,更适合海外市场的传播。
重庆卫视品牌的新LOGO延续了“C”和“Q”组合的形式,但形状变成了“视窗”的样子,体现了多媒体、多屏多视化的媒介融合理念。新LOGO更加方正,更富有活力。
Discovery探索品牌的新LOGO也进行了简化处理,将原LOGO中具象的地球变得更加抽象化,标语“Explore your world”也不见了。字体在去除了原有特效后变得更加粗细一致,而且还回归了原来字母“i”头顶上的“·”。
香天下品牌的新LOGO进行了彻底的“整容”,摒弃了原有的色调和图文搭配,将“香”字抽象化成了一朵不知所指的祥云图案。
Adobe品牌的新LOGO旨在让设计更加圆润。
Adobe作为设计软件的巨头,更新了他们的LOGO。新LOGO采用了正方形和圆角三角形的组合,相比原LOGO更加圆润和紧凑。字母的设计也更加流畅。这个更新的设计旨在提升品牌形象。
麦肯锡作为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也更新了他们的LOGO。新LOGO在字体细节上有所变化,并添加了一个回车键的图标。这个设计展示了麦肯锡对自己品牌标识的新想法。
万事达为了简化他们的LOGO做了很多努力。他们已经将LOGO简化到了极致,甚至去掉了文字部分。
德邦在更新LOGO时没有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是直接进行了重做。关于哪个更好,这个问题很难说。
宁波机场延续了他们的“阳光服务”口号。新LOGO由五种颜色的光线组成,与原来微笑的花朵相比,更加国际化。这次LOGO的更新设计在保留品牌个性特点的同时,也减少了视觉压力,提高了品牌的识别度。这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和推广品牌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总的来说,这25个品牌更新的LOGO大多遵循了简洁和扁平化的原则,但也有一些独特的设计。这些设计可能会给人一种惊喜或困惑的感觉。最终,消费者的意见将决定这些更新设计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