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目标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矛盾
瑞幸咖啡,一个成立时间不到一年的咖啡品牌,在全国已经开设了超过500家直营门店。这个品牌以超越星巴克为目标,并通过广告宣传和自称大师咖啡来展示自己相对于其他品牌的优势。然而,许多人对瑞幸咖啡持负面评价,认为它无法超越星巴克。但是,大部分人对瑞幸咖啡的思考方向是错误的。
有人认为瑞幸咖啡要通过优质的咖啡品质来超越星巴克,但在中国市场,星巴克教育了许多人对好咖啡的定义,因此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竞争优势。还有人认为瑞幸咖啡的外卖业务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但其他咖啡馆和平台也可以提供外卖服务,这个优势并不突出。另外,虽然瑞幸的广告宣传和免费策略能够吸引新客户,但并没有解决消费者忠诚度的问题。当然,也有人从价格、门店密度、新零售数据和互联网属性等角度看好瑞幸咖啡。
然而,片面的特征无法直接说明问题。关键是要关注瑞幸咖啡的行为和特征,看是否形成了相互协同和扬长避短的逻辑关系。一开始,我也认为瑞幸咖啡存在很多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
例如,瑞幸咖啡以新鲜现磨的咖啡为卖点,同时又主打外卖服务。然而,咖啡豆磨成粉后的15分钟内,芳香醛就会挥发掉60%。即使是星巴克等品牌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送达,所以从新鲜度的角度来看,星巴克和Costa等更具优势。
通过以上改写,文章使用更加正式的语气和严肃的措辞,同时根据标题/段落结构进行了改写,并删除了链接内容。
所以,为什么一个外卖咖啡品牌要强调新鲜呢?难道它能比咖啡馆里的现磨、即喝的咖啡更加新鲜吗?高品质和低价之间的矛盾为什么存在?为什么瑞幸要定一个比星巴克、Costa、太平洋更低的价位?它的广覆盖和专业程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瑞幸选择使用APP下单?它凭什么能说服消费者使用它的APP?瑞幸的CEO钱治亚为什么会决定投资10亿来开展瑞幸咖啡的业务?做瑞幸和之前她在神州专车的资源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大部分人对瑞幸咖啡商业逻辑的认识是错误的。目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瑞幸的目标客户是白领,但这个回答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瑞幸真正的目标客户是企业用户,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白领。企业用户指的是在工作场景中使用咖啡的白领,而不仅仅是任何一家公司的员工。瑞幸咖啡要走的是与其他咖啡馆不同的路线,更像是面向企业用户的咖啡品牌。瑞幸对企业用户的重视可以从他们的官网和APP首页上的“企业用户”标识中看出。明白了瑞幸的目标客户后,之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就解决了。瑞幸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不是星巴克,而是以雀巢为代表的速溶咖啡和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这些品牌在抢占企业用户咖啡市场方面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星巴克。
它们是瑞幸的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星巴克。为什么瑞幸要一再强调超过星巴克呢?原因很简单,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和王小虎同时追求一个女生,为了赢得她的青睐,我对她说:“我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爱因斯坦!”请问,我的真正竞争对手是爱因斯坦还是王小虎?当然是王小虎!爱因斯坦只是用来标榜我的能力或智慧的道具罢了。(毕竟她不可能嫁给爱因斯坦)同理,瑞幸说自己要超过星巴克,实际上主要是用星巴克来标榜自己,表现自己相对于雀巢和711等的优势。听一个人说话,不能只听他说了什么,更要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说。文章至此,前面提到的矛盾和问题也都变得明朗了:(1)新鲜式与外卖的矛盾。为什么一个外卖咖啡品牌要主打新鲜?因为相对于袋装速溶咖啡和便利店瓶装咖啡,它的新鲜程度还是很高的,这是它的优势。(2)高品质与低价的矛盾。为什么品质如此高的咖啡要卖低价?实际上它并不是低价,而是高价。速溶咖啡和便利店里的现磨咖啡都比瑞幸便宜。喝一杯更方便、更专业、更新鲜的咖啡,对企业用户来说,是合乎情理的消费升级,而不是消费降级。(3)广覆盖与专业的矛盾。所谓的专业咖啡,主要是相对于便利店里的现磨咖啡而言的。另外,针对办公楼外卖,它可以多开一些小型门店。瑞幸咖啡的定位逻辑(4)为什么要用APP?瑞幸如何才能让用户持续使用它的APP?一部分答案是:不想用就不用。虽然瑞幸要求每位消费者下载APP,但如果之后要购买,可以直接让企业平台里的管理员帮忙点餐甚至付款。前提是要注册企业用户,并填写相关信息。瑞幸如何激励人们去注册企业用户呢?主要是通过优惠,注册企业用户后会更加便宜。另外,还可以查询订单、管理账户和管理发票,对企业用户来说也提供了便利。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说“办公室才是瑞幸的主打场景,而家里不是”了。(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条,还包括前面提到的)(5)为什么要做瑞幸?神州专车出身的钱治亚为什么要转行做咖啡?其实刚才已经说了:瑞幸咖啡做的是2B的生意,拿的是B端的数据,对于用户群体同样是企业用户的神州专车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总之,一旦将注意力聚焦在“企业用户”这四个字上,瑞幸咖啡的大部分行为和特征都具有了逻辑性和关联性,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关键点。(小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说明瑞幸咖啡的模式有多么好,更不是为了说明它一定能成功。因为逻辑上的成立不能代表成功。只是觉得大部分人没有真正理解它,就急于评判和下结论。(还真以为它要和星巴克对抗呢)分析一个项目,不是简单地罗列优点和缺点,而是找到其与众不同或有违常理的地方,然后思考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洞察。最后,瑞幸咖啡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本文没有重点讨论的两个基本点:产品和服务。(因为目前它还在拉新和初步验证阶段,很多东西都看不出来或者不稳定,所以没怎么提)产品方面:既然主打专业咖啡新鲜式,肯定要把好关。如何保证咖啡的新鲜度?也许需要采用某种特殊技术,或者加强杯子的保温和防漏性能。当然,口感的接受度也很重要。如果大多数人觉得难喝,就不可能成功。服务方面:针对企业用户,瑞幸能从咖啡的角度解决哪些问题?目前主要是提供外卖服务、更多优惠和管理发票等,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为部分企业定制专用咖啡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专属感;开通订阅功能,让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人不必每天下单,提供更多便利。
毕竟,即使商业逻辑再合理,推广手段再出色,如果不能为客户创造足够的价值,最终也必然会失败。题图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