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表达中的留白与修辞
我一直认为,作为营销人员,对日常见闻保持敏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我们的工作场所实际上是用户的生活。品牌通过表达来传达其价值观,因此品牌的表达成为我们最关注的对象。这种表达不仅仅是功能的陈述,还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感性设计,并且需要对不同场景下用户心态的细致洞察。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最近的观察和感悟。
SLOGAN的表达场景
在国内,网易严选是一个与无印良品相似的品牌,强调设计感,并且不牺牲品质。他们的品牌口号“好的生活,没那么贵”传达了这样的价值主张。然而,在将这个口号应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产品包装上时,可能并不明智。例如,在挑选礼物时,我认为严选产品的简约设计会让对方满意,但当我看到产品包装上巨大的“好的生活,没那么贵”时,我感到不悦。这种口号可能让朋友觉得礼物太“廉价”,怀疑我的“诚意”。品牌过于强调产品的“性价比”,而忽视了对“送礼人”心态的洞察,同时直白而又巨大的口号也破坏了产品美学体验。
设计中的感官遮蔽
在杭州的一家酒店,我看到了一个装置,通过适度的遮挡,让观者对景致进行选择,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美学体验。这让我想起设计师深泽直人的一个例子,他提到给人一只黑碗喝汤,由于无法分辨汤的颜色,会调动更多的味觉参与。通过局部的感官遮蔽,可以达到让汤更鲜的效果。这表明,如果品牌表达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学会在感官维度上“留白”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奥妙的“污渍”
在品牌的表达中,视觉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一类元素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是LOGO,但具有突出的符号属性,体现了对顾客意识形态需求的理解。比如,在奥妙洗衣粉的包装设计中,有一个像“吧嗒”一下滴到地面上的“污渍”,它传达了污渍并不讨厌的信息,与生活中的乐趣相伴随。通过赋予“污渍”积极的生活意义,传递了“不要因为怕脏怕累,就不去体会生活乐趣”的主张。这表明,一个设计如果没有背后的生活观点,或者与品牌的价值主张不相契合,就无法成为视觉超体。
GL8的修辞
在世界杯期间,一系列简单粗暴的洗脑广告引发了观众的反感。这是受到某些“营销思维”的影响,认为如果广告重复了产品重要的功能特性,即使观众讨厌广告,他们仍然会更容易记住并选择该产品。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消费者的“广告抗性”和负面情绪的影响,还忽略了品牌认知的丰富性、清晰度和一致性对于品牌竞争的重要性。因此,一个品牌应该在“功能”、“形象”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构建认知,并使用不同类型的广告来达到这些目标。
以上是我最近的观察和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