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传播中的多重作用
本文发现了两份广泛传播的文档,其中一份是名为《互联网公司一线领导黑名单(别接offer)》的表格,由一些所谓的大厂员工自发组织编辑,但没有对外开放编辑权限。另一份是名为《大厂er相亲文档》的文档,实现了阶段性开放编辑权限,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链接打开并填写。这两份文档通过在线文档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传播。
今年双十一期间,在线文档作为一种商业工具,达到了巅峰状态。李佳琦和薇娅等知名主播,以及各大平台和品牌,都以Excel的形式发布了相关优惠信息,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这些文档呈现了一份购物攻略,并用一些敏感词语如“绝密”、“内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相比之下,李佳琦的文档讨论度和传播度更高,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这份购物攻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打破了不同圈层之间的沟通障碍。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这些文档清晰展示了消费者想要知道的信息,有利于促成最终的交易。在这些Excel文档中,不同品类的产品被分成了多个栏目,标注了售卖产品和优惠信息等内容,并且链接序号会根据直播间的实际情况实时更新,以全面、直接的方式呈现有价值的内容,帮助消费者提高筛选效率。
另一个例子是今年7月份河南暴雨灾情中出现的一份救命文档《待救援人员信息》。这份自发的在线文档被更新了近300版,访问量超过了650多万次。这份文档汇总了比较全面的救援信息,从最初只包含简单的求救人员信息,到后来信息类别逐渐细化。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这份表格在多个渠道传播,成为了大众可以交流的信息汇总。这些文档在不同的时刻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尽管页面设计简单,但却能够聚合和沉淀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总结了Excel受到广泛关注的几个原因。
1. 引人入胜的互动性
Excel经过几十年的更新迭代,被广大用户广泛应用于工作场景,具有较低的使用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Excel提供了许多功能,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用户可以在文档中自由创作内容,产生了野生效果,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这种互动性让用户记忆深刻并持续关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紧密。
2. 实用价值的体现
实际的价值是影响用户分享的原因之一,文档在大众心中具有实用性,呈现的是信息而不是广告。同时,上传和下载的动作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理。在线文档可以实时更新和同步内容,具有社交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让用户获得全面的信息和资源,自然会点击、转发并分享,产生二次传播的效果。
3. 情感共鸣的附加效应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在线文档通常会在社交媒体或朋友圈中出现。这种文档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参与,是因为它们能够触动用户的情感需求,满足他们的痛点。在线文档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
Excel营销,品牌如何与之结合?
Excel已成为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流量的工具,从成熟的功能到产品形态,种种迹象表明它已经成为流量的“秘密武器”。那么在营销领域,如何将Excel应用到品牌推广中,并且有效地结合起来呢?
1. 利用猎奇、吐槽、攻略等标签进行社交裂变
以《互联网公司一线领导黑名单(别接offer)》为例,Excel在这个文档中充当了一个话题的载体,讨论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员工宣泄情绪,同时吸引了许多围观群众。类似于社交平台的热搜话题,内容的吸引力和用户生成内容的能力是实现病毒式传播的关键。因此,品牌需要设置有吸引力的主题,并降低参与的门槛。在线文档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参与和互动。传统的品牌广告是向大众传递信息,而在线文档可以让大众自由获取、编辑和传播内容,增强内容的扩散性。
2. 将在线文档打造成品牌内容的形式
以双十一Excel为例,除了推广形式外,这种在线文档还利用了其强大的功能性。可以看到,李佳琦的Excel表格非常详尽,因此引发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品牌的角度来看,通过下载这种形式让消费者接触到与品牌相关的内容,获取更多实用信息,有利于吸引眼球。通过制造反差效果,让大众在视野中看到品牌的属性,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品牌在传递密集的信息时,需要考虑如何方便搜索、细分分类和易于理解,这是Excel传播的基础。
3. 找到能引起共鸣的点
无论是新冠疫情的武汉救援还是河南水灾的救援,“救命文档”都承载了人性和故事。对于品牌来说,传递情感价值需要在特定的传播需求下,让内容表达出品牌的诚意,这是增强用户好感的有效方式。某公司团队的高级副总裁表示,Excel只是一种创意,它的核心是营销目的。这种形式更适合电商平台或代言人营销,但对于大多数新兴消费品牌来说,缺乏广泛的受众基础,很难引起共鸣。综上所述,Excel的创新性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营销手段,但仍然需要基于传播突破的逻辑基础。品牌想要在这种形式上立足,必须创造与之相匹配的基调。然而,开放式文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品牌需要有效把握如何运用它。
资料参考:盒饭财经《大厂HR的新对手是Excel》、腾讯《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