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产品推广与小公司产品推广的区别与挑战
大公司在大型平台上获取流量和用户相对容易。举个例子,一个webapp的推广位每天能够带来8K-12K的新增激活用户,而且还有多个类似的推广位置。因此,这些大公司在拉新工作上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争取这些资源。他们会从推广物料和精准展现上提高转化率,并争取到更多这样的资源。虽然这些资源能够快速扩大用户规模,但也会让运营同学陷入资源争夺战,导致过度关注数字而忽视用户体验和反馈。这样做可能导致产品和运营团队的决策偏离用户需求,形成恶性循环。虽然有留存数据可以监控,但不能真实地反馈问题,因为受影响的因素很多。所以,大公司需要注意避免因为拥有太多资源而导致的问题。
小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压力,他们需要实现符合预期的用户增长或营收,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成果。小公司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扩大用户量级。第一种方式是与大流量平台进行合作,利用大平台的资源为自己导流。这种合作模式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问题可能影响合作效果,如双方的投入程度和沟通成本。一般来说,这种合作对小公司的利益不利,因为大平台通常占据强势地位。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口碑传播,通过影响力较大的意见领袖来引导更多的用户。运营策略是先服务好这些意见领袖,他们会逐渐影响其他用户,从而提升整个产品的用户量级。这种传播方式是由上而下、从里到外的过程。至于怎样才能产生口碑效应,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小公司需要找到并吸引这些意见领袖,并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他们就会逐渐传播产品,从而扩大用户规模。
这个模式的挑战在于冷启动,面临着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境。当产品刚推出时,虽然可以寻找意见领袖来帮助传播口碑,但由于新产品没有围观的用户,意见领袖也无人可领袖。面对这样的情况,产品无法为用户提供价值,也没有继续推进的理由。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产品没有这样的意见领袖,更加难以吸引围观用户。同时,先获得庞大的围观用户,再等待意见领袖入驻的逻辑是不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能从意见领袖入手,先寻找那些非顶尖的人群,逐一建立联系,慢慢积累成功的概率。当集赞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投入一些资源去找到少数顶尖的意见领袖,这样基本上就能够形成规模。然后再考虑如何包装和利用他们,吸引更多的围观用户。要做好这一点,运营人员必须对这个群体非常了解,包括个体的特点和行业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谁是最具影响力的人,他们分属哪几个派系;谁与谁有良好关系,谁与谁不和;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人,他们有什么需求,喜欢什么,厌恶什么等等。我个人认为,对于运营人员来说,这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运营人员从事的工作可能并不是自己最为熟悉的领域;即使是熟悉的领域,如果总是从运营的角度而不是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也会导致问题的扭曲。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后续的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具体的操作方式有很多,比如线上线下活动、社群运营、内容策划、制作爆款视频等等,这些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整体思路都是通过口碑传播。### 方式三:付费投放在渠道上进行付费投放,只是起到助推的作用,前提是产品对用户有价值。这个道理有点像VC投资项目,首先项目必须证明自己的模式是可行的,然后VC才会出现,提供资金和资源,根据这个模式扩大规模。例如,我有一种种树的技术,我希望建立一片树林。那么我会先种植三棵树,以证明这种技术是可行的,只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断复制这种技术,就可以种植出成千上万棵树。因此,首先我必须具备种树的技术,而VC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利用这种技术,这是先后和因果关系的逻辑。你不能先花钱雇佣很多人,然后再去研究种树的技术。付费投放的原理与上述案例类似,都是通过投入资金来扩大规模。只不过前提是先把产品做好,对用户有价值,并且有稳定的用户留存率,然后再通过市场渠道进行付费投放。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