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广的本质:激发用户自传播
你要努力激发用户自主分享你的产品本身,这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
近年来,我接到了很多人的咨询,有些是想交流经验,有些是想拉拢我加入他们的团队。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我一度的关系,比如我的同学、同事、朋友。还有更多的是二度关系,比如同学的同学、同学的同事、同学的朋友、同事的同学等,大约有九种组合,所以基本上可以涵盖半个中国。虽然免费的饭局、咖啡、茶不愁了,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我根本接不完这些客户。效率也太低了,所以要进行一对多的交流和分享。毫无疑问,大部分找我交流的人都是在创业,让我为他们的品牌、产品提供帮助,尤其是解决推广难题。常见的问题是:对于我的产品来说,哪种推广渠道最有效?怎样打造一个受欢迎的官方微博、微信?如何策划一个引人注目的活动、制作一个受欢迎的H5页面,让它们在一夜之间爆红?如何进行借势营销,如何与老牌品牌杜蕾斯进行竞争?大家都非常焦虑、急切希望找到解决办法,但同时我也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我发现大部分人没有抓住最核心的问题——即,品牌传播和产品推广在当前时代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就会盲目地进行各种推广手段,很难取得成功。对于资金和流量都有限的创业者来说,情况尤为如此。那么,这个时代的传播本质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看看大家花在哪里的时间。人们花时间在哪里,信任哪些渠道的信息,这决定了哪种传播方式成为时代的主导。现在的社会,人人都在玩手机,时刻都在不离手。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看那些网友转发和朋友分享的内容。另一方面,信息泛滥,广告无处不在,人们对商家自己夸夸其谈的广告越来越抵触和警惕,更加相信朋友们推荐的产品和分享的内容。因此,结论很明显,首先你要激发用户自主分享你的推广信息,即进行自媒体传播。其次,由于人们对广告的抵触,这就要求推广内容不要太像广告,因为“不像广告的广告才是好广告,而最好的广告不是广告”。所以,结论是:你要努力激发用户自主分享你的产品本身,这才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对于互联网类产品来说,可以分享图片、截图、链接等,而实物类产品则可以直接拍照分享。还记得曾经在百度魔图PK大咖赢得“拉新千万”奇迹的例子吗?还有全民疯玩的“疯狂猜图”、刷屏的“魔漫相机、PRISMA滤镜”、凭借酒瓶上的青春励志文案在白酒市场取得成功的江小白吗?还有那罐子上印着“吃口shi静静”的奇葩粑粑瓜子,哪个不是通过自传播走红的?即使如今共享单车公司凭借巨额资本进行疯狂扩张,最初也是依靠产品本身的自传播。尤其是迷人的摩拜单车,去年夏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人晒照片。我很好奇,为什么骑自行车要晒照片呢?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也试了一把,发现非常有趣。因为摩拜单车让你第一次体验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最古老的交通工具之间的互动”,无论是扫码开锁,还是在手机上按下“寻车铃”按钮,车子就会在不远处默默地叫唤着,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奇特体验。所以,骑完车后,我自然而然地分享了朋友圈。你看,如果你能激发用户分享你的产品,你离成功就不远了。而且,有了产品自传播的方法,根本不需要羡慕别人手里有多少用户。即使别人有10万个用户,而你只有可怜的1000个用户,但你要记住“让1000个用户欢呼,远胜于10万个用户无动于衷”。来,运用你体育老师教给你的数学技巧,算一笔账。如果你能激发其中一半的人自传播,假设每个用户平均有500个好友,你看,短时间内就能触达25万人。根据裂变效应,日积月累,你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你的产品就会走向成功。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同样,做推广时最容易忽视的是产品本身,以及产品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自传播潜力。我敢说,现在有很多人不服气,说我的产品没有那些高大上的例子那么出色,我的产品太普通、太朴素了,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更谈不上自传播了。当然,自传播的前提是产品体验过关,只有满足这个前提,才能进行传播。在这个前提下,我还没有见过真正一无是处、毫无亮点,无法激发自传播的产品。如果你不服气,那好,我现在就来解决你的疑虑。下面随便举几个最近讨论过的例子,比如咖啡馆、县域电商、线上送礼的产品,你可以感受一下。> 有一个朋友创业开了一家咖啡馆,地理位置、环境和咖啡品质都不错,但发现生意不好,找我请教。我拿起手中的咖啡问她,为什么还在做那些老套的拉花咖啡,怎么没有激发顾客拍照分享的元素呢?我建议她采用“超出预期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策略,要根据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
例如,当咖啡师听到三位顾客在兴奋地讨论“融资和上市”的话题时(现在咖啡馆里基本都在谈论这个),他可以在三杯咖啡上分别做上字母“I”、“P”和“O”。当咖啡端上去后,只要顾客们乖乖地把这三杯咖啡摆在一起,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就能引起别人的关注。还有,记得在杯子上的logo要大一些。
她受到了我的启发,说还可以引入“参与感”,让顾客亲自参与华夫饼的制作,这样会更有趣。你看,她顿时开窍了。我还建议她继续玩“个性化”的策略,继续使用字母元素。例如,准备26个字母的模具,顾客们可以在自己的华夫饼上烙上字母。这样,不管他们自己做的华夫饼好不好看、好不好吃,只要他们乖乖地开心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就能引起别人的关注。
有朋友打算进军县级市场,销售知名品牌家电,找到了我进行咨询。他们告诉我他们正在使用一些传统的推广手段,比如横幅广告、气球拱门、喇叭车巡游和优惠券降价等。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除了这些手段外,他们还应该注重激发自传播效应。我建议他们采用一种叫做“参与感”策略,即通过让群众一起参与来推广产品。例如,如果他们要销售冰箱,可以让当地居民集齐家里几张旧冰箱的照片,购买时可以现场抵扣几百元。这样一来,品牌就能迅速传播给更多人,成为大家口中的热门话题。
有朋友在做手机一键送礼,即将实体礼品卡转化为线上电子形式,并通过链接让收礼人自选礼品。他们找到我寻求建议。我建议他们采用一种叫做“植入彩蛋”的方法来激发自传播效应。例如,当收礼人打开链接后,页面上会出现一个模糊的效果,需要轻轻擦除才能逐渐显示出送礼人的头像或赠语。这种有惊喜、期待感和高逼格的送礼体验,如果收礼人不为之惊叫的话,那真是见鬼了。
让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公益项目,一个是性服务行业的。它们都利用了一种被称为“可视化”的自传播手段,即通过让业务变得可见,从而实现自传播效应。第一个例子是国外的一个男性健康基金会,名为Movember。为了呼吁更多人关注男性健康并筹集公益资金,他们每年在11月份发起一个活动,要求参与者一个月内不刮胡子。一般来说,公益活动的自传播性并不强。捐款只能得到证书、纪念品和收据等证明,而这些东西并不能随身携带,与人分享。但是Movember基金会找到了独特的方法,通过让人们留胡子,既让人们感到新奇和酷,愿意尝试,又实现了活动的可视化,引起了亲朋好友的关注。假设你的朋友参加了Movember活动,某天你见到他满脸大胡子,你肯定会问他为什么留胡子。这样,你就会了解到这个基金会。看似不相关的胡子,使得参与活动的人变得可见,从而实现了自传播效应。很快,数万人参与了该活动,募集的资金也迅速超过了亿。可见,效果非常好。再来说第二个例子。HBO推出的葡语剧集《营销伎巧》,讲述了三位漂亮的应召女郎如何运用各种营销方法提升业务。这部电视剧既寓教于乐,又没有任何尴尬的情节,让你在兴奋的状态下学到实用的市场营销知识,真是值得拥有。在剧中,几位女郎想要将业务拓展到中高阶层男士群体,于是想到了一个点子,给享用完服务的男士赠送一枚蓝色的专属袖扣。由于喜欢去娱乐场所的男士们通常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会互相分享优质资源。在聚会时,这枚漂亮的袖扣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如此一来,这枚小小的袖扣既体现了VIP待遇,又实现了业务的可视化,最终促成了口碑传播,提升了业务量。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一天你在某个人体面的衬衣上看到了这枚熟悉的蓝色袖扣,最好不要轻易询问,除非你们的关系非常亲密,或者有仇。看看,这些女郎们都利用了产品自传播的先进理念来推广业务,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老旧的推广方式上,那真是太可惜了。其实,上面只是介绍了其中一小部分,如果能够全面挖掘产品潜力,运用“主流程、可视化、加文案、个性化、植彩蛋、超预期、参与感、抓热点”等自传播战术,将自传播机制融入产品的全链条,以及用户接触点的每一个环节,那么产品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好了,现在你服了吗?""服!请问我可以继续提问吗?""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