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四个价值层次和社会化营销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个性。品牌不仅仅代表产品本身,还代表消费者的喜好、品味、观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认同。因此,产品的价值可以从四个层次来考量: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和精神价值。这些层次可能是递进关系,也可能同时存在。当产品具备更高级的价值属性时,其附加值就会增加,竞争对手就会减少,传播和销售也会更容易。然而,许多人在设计产品时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价值实现上,导致被动和陷入价格战的局面。
在社会化营销时代,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是社会化的存在,人是周围事物的具体表达。品牌要与用户互动,但不能过于讨好。互动的关键是趣味、有价值和有利益。然而,要注意吸引的社交地位。低社交地位的互动很难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就像训练的马戏团猴子一样,它能逗人笑,但人们并不会因此爱上它。这种表演只在特定时刻产生价值,一旦失去逗笑的能力,喜欢也会消失。这种讨好式的社交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吸引,反而使品牌处于低社交地位,变得被动。因此,品牌要互动,但不能成为“舔狗”。
在社会化营销时代,真正的品牌发展路径是什么?逸十五提出了以下路径:品牌是个人→人设→人设匹配→用户互动→小众流行→IP→宗教般的精神文化信仰。只要成为一种文化信仰,品牌就像宗教一样传遍整个地球,跨越时间和空间。要实现这一点,产品必须代表一种文化,成为一种信仰,从而构建起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品牌是消费者与品牌接触过程中留下的印象,并且这种印象很难改变。品牌的形成基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判断,包括产品品质、外观包装、店铺形象、销售员形象和专业素质、客服话术、前台接待、公司对外输出的文档格式等。一旦形成品牌,犯错的成本就会很高。因此,在信息泛滥和快节奏的时代,要进行品牌传播和塑造,抓住头部媒体已经不再是最佳选择。媒介越来越分散,渠道和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户周围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可替代的产品。因此,实现突破的最好方式是追求小众市场。小众市场可能赚不到大钱,但是能够实现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群体,为特定群体设计产品,从而实现市场定位。
综上所述,品牌的发展需要考虑消费者需求和个性,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并在小众市场中寻找突破口。品牌的形成基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这需要从产品品质、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抓住小众市场是实现品牌传播和塑造的最佳方式。
找到目标群体聚焦的渠道,选择小众渠道
选择一个适合目标群体聚集的渠道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常常在目标群体聚集的地方建立销售渠道。现在,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小众渠道,先在这个渠道上发力。例如,假设你开发了一款能明显促进头发生长的洗发水,你应该首先在深圳南山科技园的某个写字楼园区进行市场引爆。这个园区既不是科技园,也不是南山。
聚焦最小渠道,小范围传播,引爆小众市场
为了验证产品、优化传播路径并快速积累种子用户,我们需要通过最小的市场渠道来进行传播。在种子用户的基础上进行运营和裂变,从而引爆小众市场。
小众流行,形成小众品牌
无论是打造小众品牌还是形成大众流行,都需要逐步塑造品牌和影响力。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基本的路径:只有先有认知度,才能有知名度,最后才会形成品牌影响力。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调性匹配:产品设计、包装、传播基调、海报、文案和活动风格都应与品牌调性相匹配。
-
广泛传达价值:通过广泛的曝光来重复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重点关注体验价值、传播价值和精神价值,围绕小众市场的核心人设,在不同维度、不同渠道上进行曝光,重复影响潜在受众。
-
蹭知名度:保持品牌调性,与知名艺术家、明星合作,与知名品牌联合推广,利用热点事件和活动等,只做能够强化品牌形象的事情。例如,LV只与最知名的艺术家和明星合作,只在城市最高档的商场开店,而不是去做地推、发传单广告,即使是高档小区也不去开店。真正的吸引力不是讨好,而是让人以你为傲。品牌要将聚光灯打在用户身上,关注用户在意的事情,让用户觉得自己在品牌心中真正重要。这是品牌与用户之间建立粘性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品牌才能真正成为用户的一部分。
-
成为一种文化信仰:每一种亚文化都值得关注。只要能将你的产品与某种亚文化联系在一起,你的产品就会成为神坛上的存在。但是一旦成为神坛上的存在,就不能随便下凡,不要做那种花上十几万就能买辆宝马的事情。神仙不吃肉,佛祖要有庙,宗教是用来瞻仰的。
祝好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